哇叽文学 > 虐心甜宠 > 太平记物语

第六十九章御恩奉公者一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太平记物语》第六十九章御恩奉公者一(第1/2页)

    角南隼人一撩僧袍,拱手奉承道:“和泉守所言极是,深合我净土佛法里面,本愿净土之意。天下百姓之所以怨声载道,罪魁祸首正在豪武强宗。和泉守杀富济贫,夺其粮秣,取得钱帛,周危济困,正是应慈悲普度之举。若有穷庶归来,妥善安置,民心自然可得,净土自然可成!”

    宇喜多直家只是因循旧例,组织倭寇扬帆劫掠罢了,却是没想到跟净土真宗的佛法联系到了一起。

    杀人劫掠,就是杀人劫掠,哪怕打着护卫佛法的旗号也不可能改变其本质,但师出有名的“僧兵众”,总比单纯的倭寇行径更占据道义。

    宇喜多直家赞许道:“禅师所说甚是。”

    军需粮草这一块儿,他考虑已久,他又补充了一个辅助的办法:“龟山、豪溪等地沿海多有渔场,飞驒守可多组织丁壮,下海捕鱼。”不仅江岛沿海地方可以捕鱼,经山、福山、高松等城,也都挨近川河,一样如此。

    相比短期不可收获的粮粟,渔场内的捕获可以缓解一时之急切。

    山阳道沿海内的穷苦百姓,每日三餐必定有鱼虾,来补充杂粮、畜肉的不足,眼下正好临近黑潮暖流,正好可以撒网捕鱼。

    “有粮草还不够。想要在备中国内为主公夺城掠地,必有精兵。何谓精兵?在少不在多。训练有素,披坚执锐。两者缺一不可,和泉守聚众七千余人,数战伤亡一千余人。驻守伊予部山城两千,福山城三百、高松城八百、龟山城五百、经山城两千余人。部署纷乱混杂,良莠不齐,老弱妇孺多有。”

    “现在稍有空暇,不妨直接将老弱放归都宇郡,另其自耕屯田,也好减缓粮秣的消耗。”

    宇喜多直家早有此意,如此多的一揆众根本无力长久维持,道:“正合我意,只是我并无委任郡司之权,此事还需奏请主公定夺,明石飞驒守若不嫌弃,可先屈就检地奉行。”

    “那里、那里!”明石景季喜不自胜,虽然明白这是对方在以此笼络自己,可还是不愿拒绝,有名无实的胁将,哪里比得上主管三郡的奉行。

    宇喜多直家相对更为重兵权,轻俗务。见对方属意,客套几句过后,便就将心中的要求提了出来。

    所剩五千多人,连带着另外两郡一万多人,不足两万人的民户,说多不算多,说少也不少。

    计划在丈清土地后,只保留三千军役众组成兵马,分为三个阵势。长船贞亲、冈家利各一阵势,自己领一阵势,另外还留三百常备。

    上田城远在贺阳郡,马场职家、粟井晴正拨给长船贞亲;荒川直景跟着冈家利在高松城,也就一并归拢配下;户川通安、角南隼人、岸本惣次郎、稻富佑通等人都在经山城,由他亲自指挥。

    明石景季地位高,搜检出一群粗识文字的同心众和职方人,全权负责奉行事宜。

    能势赖吉、花房正幸为首的一干盐饱水贼和宇喜多直家没有明确的统属关系,他们一直徘徊在岸,不离去、也不投,态度很是含糊,更像是往常联合为盗的情况,也可以将他们当做盟友关系。

    宇喜多直家有心吞并,但暂时却没有多余力气去施行。

    因此只能用费心笼络,等过些时日将之指派出去劫掠,再想办法慢慢动手收编,如果有船头不愿,那就想办法将之暗中除掉,然后在武力吞并其众。

    另外,各乡里搜检工匠百十户,多为部落贱民,悉数送来经山城,一并归入城外菩提寺的门前町内。

    对洼屋郡进行检地的时候,如果地方豪族、村総、庄头敢于过于隐匿土地话,按照浦上家的分国法来进行严加惩处,胆敢反抗的一概处死,绝不姑息,分其田地於军中武士,或充为公有,或者分给乡里的有力贫户,划为军役众。

    乖乖配合的,即便查出有所隐匿瞒报,也分毫不损,期间自然不乏豪族不忿暴行。

    中江氏便因前来负责检地的儿玉党奉行的公然索贿,并扬言威胁要派兵过来讨伐,而派武士将其直接当场擒拿,乱棍打出去庄园。

    不过做下此事后,中江氏家督也是自知大祸临头,索性直接召集领内青壮入城,打算笼城据守,并向郡内其他豪族,以及三村家亲和伊达政衡两人发去求援文书。

    结果当晚就被前来相助的郡内援军杀死,砍了脑袋送去了经山城谢罪。

    洼屋郡内有力国人不多,生坂乡的那几家就算是本地豪族内最大的武家,以武田庶流山县氏、小庄那须氏、御方庄里见氏三家为首。

    这三姓祖上都是坂东八州一带的镰仓御家人。西国各郡虽一直豪族自治,但备中、美作两国因地理位置险要,却多是被迁入许多关东武家,以来作为郡司监视地方。

    镰仓、室町两朝幕府皆起於关东,所以开幕后任用的各国守护郡司也多是东海道御家奉公人,其中室町幕府有上野高氏庶流南宗继者受封备中守护,为幕府防备南朝余孽,至北朝贞治三年升迁为幕府侍所头人,为伯耆国南氏之祖,

    其后世袭伯耆国八桥郡司,因立了战功,兼领美作国庄园。这山县武田氏、那须、里见三家关东豪族庶流,便是当初随南宗继来备中国入藩。

    山县昌政的父亲德高望重,这两日偶染风寒,卧病在床。他还有个兄长,继承家业,务农为生,不通权变,家族中事他便一力承担。与他同来的里见、那须两氏家督,年纪都在五十开外。

    这些室町幕府的奉公众出身的豪族,虽久居“苇原之地”,与备中国内部落民杂居,却并不自堕家名,甘于蛮獠同流。

    相反,为了表明自己的室町奉公众的身份,并自认家名高人一等,过去唯幕府管领军令是从,他们与反叛细川氏的庄氏极力抗争,毫不妥协,聚集财力人力,置办甲兵,编练郎党。

    说起军势兵卒与武备甲兵的精锐,丝毫不逊色於其他豪族国人众,甚至可以说更胜一筹。

    山县家自山县昌政祖父起,一直是洼屋郡旗头,不但兴修水利,鼓励开垦,周济贫苦庶民,甚至还多次率兵出阵,将窥伺本郡庄园的外郡豪族的袭击一一挫败。

    因着这份威望,里见、那须两氏家督年纪虽长,也还是心甘情愿跟在小自己二十多岁的山县昌政身后。

    三家既是武家名门,当然行事作风也严格按照武家尊卑来自我规矩,却怎么又会卑辞逊礼,不顾义理气节,跪迎身为诸氏渡来人出身的宇喜多直家?

    说到底,自保而已。

    以山县家为首的镰仓众,虽然不从属於庄氏,但因先前受到儿玉党的劫掠,一怒之下也是加入进包围网,出兵协助围攻龟山城,结果自是跟着一并惨败。

    家中不少武士、足轻都被俘虏,那里肯跟着中江氏一起武力对抗儿玉党,德仓屠城之事还历历在目,一旦举兵笼城,儿玉党必定会牵连被俘虏的那些降兵,大肆屠戮,甚至进一步危害郡内的那些寻常百姓。

    这类事,没人会怀疑那帮贼寇恶党做不出来,都宇郡内现在还是白骨露於野,村落荒废无人的凄惨模样。

    宇喜多直家惊讶过后,也有怀疑。待与山县昌政等坐下细聊,方知其苦心孤诣。

    山县昌政血气方刚,按照他的本性,绝不会屈身与儿玉党这等贼寇交涉叙话,只会是跟中江氏一道聚众反抗。

    可他的父亲山县国政则不然,备中国的镰仓七党自先祖辈开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百余年,方才积累出今日气象。

    这份心血,山县昌政年轻,无法全然感受,山县国政辛苦大半辈子,与其余六家姻亲好不容易维系家业,自无人比他理解更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