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我在大唐开道观

18、第018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在大唐开道观》18、第018章:(第1/2页)

    既然掌管了道观,李妙真先在后殿找了个住处,自己将床褥铺好。两个年迈的女道士想进来帮忙,李妙真挥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她上辈子又不是锦衣玉食的大小姐,就算这一世身为公主,很多事也都是亲力亲为。

    归真观她很熟悉,只有一座规模中等的三清殿,几间客堂,往后就是女道士们日常的住处了。殿后的竹林如一片绿海,风一过发出沙沙的声音。此地虽在深宫之中,却好似在世外桃源一般。

    李妙真觉得这地儿虽小,但胜在好收拾。她打算先用三天的时间将归真观里里外外清扫一遍,做好计划,就挽起袖子开始干了。

    两位年迈的女道士看了,心中不是滋味,悄悄去安仁殿告诉了相熟的宫人,于是这几日里,陆陆续续也有宫人背着薛才人偷偷跑出来,到归真观里干活。

    这份心意李妙真都记在心中,不出三日,归真观里又焕然一新。

    枯黄的杂草都被除掉了,地面扫的很干净。破烂的红幡被取下来,换上收藏十多年的旧幡。长桌、窗棂等都被擦洗干净,连破烂的窗纸都糊好了。

    “小梨你看,我们的道观还挺像样的嘛。”李妙真来来回回看了一遍,心里很满意。走到斋堂前的时候,却见观里仅剩的两位女道士之一,道号为素空的老人望着锅,怔怔发呆。

    “怎么了?是稻米不够吗?”李妙真有些奇怪,归真观一向是由皇家供给的。

    “回禀公主,”素空小声道:“司计司早该送了分例来,可到现在,都没有……”

    她在堂前默然站了一会儿,没有说话,清点了一下物资。除了香烛外,归真观的供给是按人头算的,因此前几日,她们都在吃余粮。

    宫中向来趋炎附势,李妙真很清楚。素空看她不说话,又小声地问:“若不然,去找薛才人借一点?”

    李妙真差点笑出声,道:“别了,还是我去司计司转一圈吧。”

    ……

    六局二十四司。

    她对这里并不陌生,猫三郎还在的时候,夜里来过无数次。李妙真身着素白的羽衣,束发盘簪,径自走向司计司。

    殿前的宫人见这样一个陌生的小女冠走来,面容又生得很漂亮,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唯有掌管此事的女官听了归真观三个字,眉头一皱。

    “师娘,非奴婢不肯发放分例,实在是……”

    “陛下不许?”

    女官尬笑道:“陛下怎会如此……”

    “那是尚宫局宫正不许吗?”

    “也不是……”

    李妙真嫣然一笑:“那是有个位高权重的人告诫了你们,要为难我。能再给宫中呼风唤雨的,无外乎是她们姐妹了。”

    长公主不屑于做这种事,李妙真寻思,应该是杨氏姐妹。她不曾当面得罪过杨氏姐妹,但是,广宁公主那事是她插手的,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女官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李妙真倒没多说,只问了一句话:“这天下姓杨了吗?”

    .

    回到归真观后,李妙真意外瞧见了新平公主。

    新平与驸马姜庆初都来了,看到她,一把将她搂在怀里。李妙真好不容易才喘过气儿:“姐姐来了也不说一声。”

    “这些时日变故也太多了。”新平看这四周的破败萧索,忍不住怨她:“你傻呀!听说玉真姑姑要你去她的观里,你怎么就不答应呢?”

    当然是怕她想当自己的师娘啊!李妙真刚想说,又把话吞了回去。在唐代的语义里,她可以被称作‘师娘’,但师父的娘子不可以。

    她挪用了罗公远的台词:“我想苦修。”

    “瞎说。还不到豆蔻之年,苦修什么?”新平指着几箱子东西道:“听说你到了归真观,我可担心坏了,吃的穿的用的,都给你带来了……”

    李妙真很感动,道:“来都来了,就都留下吧。”

    新平和驸马又坐了会,拉着她的手叮嘱了半天,天快黑了才离去。司计司也送来了东西,素空很诧异,道:“公主是怎样做到的?”

    “我?”李妙真一笑,伸手挑了挑灯芯,半身影子映入墙上。她轻声道:“我什么也没做,只是她们既不想得罪别人,又想暗示我,是有人在中间使绊子吧。”

    宫中的人都是人精,便是她落魄,又怎会轻易得罪。只不过杨氏姐妹的面子也要顾及,于是便意思意思罢了。

    身处宫墙之中,人情冷暖也是修行。她凝眸看着灯芯燃烧晃动,不知何时起,槛窗外下起了初冬的第一场雪。

    ……

    大雪一下就是四五日,一日李妙真早起去开山门的时候,意外地在门口发现两个大大的包裹。

    打开一瞧,里面是好多胡饼,还有煮熟的羊肉。

    山门前的脚印很浅,包裹也已经凉了,看样已经送来很久了。

    李妙真也不知这是谁送的,难道是新平公主?可偷偷摸摸来送,又不像她的作风。李妙真掐算了一会儿,也没个头绪。

    她只好先将包裹捡了回去,暂时没有动,翌日夜里派了小梨在外面蹲守。小梨是只猞猁,本就是雪地里的动物,它不怕冷。

    如此蹲守了几日,终于抓到了胡饼羊肉案的嫌疑人。

    别看小梨的个头小,可抓起人来是一只好猞猁。小梨粗暴地揪住那人的发髻,发出嘶吼声。

    李妙真在梦里被惊醒,披上斗篷就奔出来了。她抬头一望,此时正是黎明时分,寒风彻骨的凉。

    “哎呀,小梨快松开!”她没料到小梨那么卖力的抓人,怎么说也是来送东西的呢。对方见她出来,用袖子遮住脸。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李妙真认出他来。她仔细一瞧,惊讶道:“苏发?”

    小梨收住手,苏发摸了摸自己凌乱的头发,尴尬道:“公主。”

    漫漫大雪自空中纷纷扬扬飘落,左右都无人。李妙真看山门口还摆着两个大包裹,跟之前一模一样。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她很吃惊。

    苏发低着头道:“听姨母们说,公主在这里受尽了苦楚……”

    “所以?”她看着包裹,又看了看苏发。

    他慌忙解释:“这是诸位姨母托我送来的,并不是我……”可他越解释,却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李妙真不太相信,但没有追问。她更困惑的是另一点:“那你如何能随意出入太极宫?”纵然大唐开放,但不至于开放后宫呀!即便苏发是真阳公主的继子,那也是个外人。

    小梨转悠到李妙真的脚下蹲住,一人一猞猁齐刷刷瞧着他。苏发红了脸,连连摆手:“公主收下便是,何必、何必问这么多!”

    他说完就往回跑,显然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李妙真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捡起包裹,心道只能等雪停出宫,跟他当面说清楚。她现在过得并没有那么惨,大概是丰衣足食的小康水平。

    不过,这热腾腾的胡饼和熟羊肉,确实闻着香味扑鼻,在这凛冬中增添不少温暖。

    .

    不知不觉中,天宝十载快到头了。

    年关将至,李妙真正在殿内制作桃符,安仁殿的宫人来讨要竹子。宫人临走前,对她笑道:“公主不出去看看吗?岁末,各国的使臣都来太极宫道贺了,各种人都有,看着有趣极了!”

    她笑道:“今年有什么看头吗?”

    “今年西域诸国的使臣,带着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