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穿越快穿 > 重回八零之农女进城

3、进城倒计时9天(1)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回八零之农女进城》3、进城倒计时9天(1)(第1/2页)

    冬至这天,李秀兰一大早就起来做冬至圆。

    虽然她对女儿所说的“卖海鲜”不置可否,但只要女儿不说退婚的事,那任何其他事在她眼里都变得可以接受了。

    她也想跟着回娘家瞧瞧,但碍于今天好歹是个节,要是跑回娘家,婆婆估计得给好大脸色。

    好在她是个乐于天命的性子,女儿代她回去也是一样。

    这么想着,手下动作更麻利了。不多时,一大碗冬至圆就做好了。

    贺明珠也正从楼上下来,跑到厨间一看,瓷碗里一颗一颗黄不溜秋的大圆子叠成小山高,她笑:“吃‘土’啦!”

    说起这个,还是前世在朋友圈看到的段子呢。

    说是有个南方城市叫“温市”,那儿的人很重视过冬至,可惜“又穷又窘”,没钱做汤圆和饺子。只好拿着黄土和沙泥搓成球,当做汤圆来吃,也叫“吃土”。

    实际上,温市的冬至圆,也叫金团。

    跟普通汤圆差不多,糯米粉搓成圆子。不同的是,汤圆是里头有陷儿,金团则是在外头裹一层。

    黄豆粉、红糖、芝麻锅里混炒成裹料。等糯米团子熟了,捞出来在裹料里滚几滚,就成了一个个可爱的“黄土”了。

    贺明珠夹起一个,囫囵塞嘴里。

    李秀兰在一旁笑:“好了好了,冬至日吃了圆子长一岁!”

    吃完冬至圆,贺明珠跟阿公打了声招呼,提起篮子就往外婆家去。

    外婆家在海边,从贺家村过去,得走镇上过。穿过金镇,再沿山路走一段,也就到了。

    听起来复杂,其实走起来说远也不远。沿路都是村庄人烟,很安全。

    温市如其名,罕见的雪最多也就下个一天,几乎不可能积在路上。今天一早,太阳就出来了,被白雪宠爱过的村庄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澄澈而宁静。

    走在路上,看着孩童田间嬉闹,农人荷锄理秽。经历过前世的闹腾,此时的贺明珠格外愉悦。

    大约没到一小时,她就到了镇上。

    她目标明确,先是烟草专卖店买了包红牡丹烟,然后直奔镇政府大院。

    时间还早,还没到上班时间,只有门卫老伯在院里打扫清理。看见她来,就问:“找谁啊?”

    贺明珠打开烟盒抽出一根,递过去:“阿伯,冬至日辛苦了,没放假呀?”

    门卫老伯“呦呵”一声,神色明显热情了许多,毫不客气地接过烟,放鼻子底下深深嗅了嗅,“这烟不错!还没到点嘞,阿娒找人里面等,外头冷。”

    贺明珠道了谢,先是在宣传栏瞧了瞧——里头贴着领导照片,一一记在心里,然后也不上楼,而是在直接坐在院里大樟树下的花坛沿上等着。

    过了没多久,上班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贺明珠默默地一个个看,直到一阵自行车铃铛响,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下了车来。她才连忙站起来:“领导好,我想汇报个事情。”

    那男的扶了扶眼镜,斜眼打量她,“哦。”说完之后就自顾把车子往车棚里推。

    贺明珠跟在后头,上了二楼一个办公室。门外挂着个牌子——副镇长室。

    “说吧,什么事?”眼镜男副镇长把公文包一扔,坐在办公椅上,问。

    贺明珠先是抽出两根烟,恭敬递上。副镇长没接,她只好讪讪地放在桌头。接着自我介绍,把自己来自哪个村,什么名字,几岁具具体体说了个详细。

    然后说重头:“国家规定,女孩子要满20岁才能结婚,我翻过年去才19岁。可家里要我年后就嫁人,所以我汇报这个。”

    副镇长原本肃然的脸上,这才露出抹笑意,“哟,稀奇啊,举报自己家里长辈?怎么,是给你找的婆家不中意?”

    真是……这八卦的心啊……哪个时代都不缺。

    贺明珠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举报已是情非得已,她不想唠嗑,只抓重点:

    “领导,我家人总教我,长在红旗下,就得守规矩。他们年纪大了,不懂得也不晓得新的法规。还得劳烦镇长你劝说劝说,多谢了!”

    说完鞠了个躬。

    副镇长的笑更深了:“又想举报,又不想大义灭亲。你这娒娒,贪心得很嘛。”

    “不过,你还真凑巧找对人了,我就是管民政的。说吧,贺家村哪户?我叫你们村的村长去探探。”

    呵……呵……照片贴着呢,想不凑巧都难呀。贺明珠尴了个尬,喃喃道:“就是村长家的。”

    副镇长嘴里的茶水差点没喷出来!又一次从头到脚把她打量了一遍,确信她应该就是当事人——还别说,这祖孙俩还真有丁点相像。

    他是知道那老福头的幺女在县里读书的,先前找路子都找到他这来了,只是他没应承罢了。那眼前这个既不是女儿,那就只能是孙女咯?

    “这老福头!干的什么事,一村之长,哪能带头违规呢!”他声音从高落到低,一副恨铁不成钢,“阿娒你放心啊,我会好好说你阿公的。”

    “不不,不干阿公的事,是我爸爸订下的。”贺明珠忙把锅甩给出门在外的老爸,谁叫阿公还是个管村的呢。

    副镇长一副了然神情,赞许:“还是个懂事的娒娒。”

    贺明珠一时心虚,脸红了一片。

    从镇府大院里出来,贺明珠心里的大石总算落下了点。

    婚龄修改才几年,在农村,还是存在先摆酒席,等到了年纪再去领证的现象。

    看家里长辈的态度,说是说不通的。昨夜她思来想去,还是铤而走险走了这一招。只怕往后家中都容不下她了……

    但想到未来的人生将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贺明珠又觉得斗志满满。她深深地喘了口气,大步朝前。

    大院出来,没几步就是鲤河码头。

    护城河的水日夜湍流,串起了鲤河和外界,送来了远方的物资和宾客。几百年来,鲤河码头熙熙攘攘,成了个市集。

    贺明珠有心逛一逛。虽然她知道这个时代遍布商机,可从来只是听说,未曾一见。

    前世这个年纪还正懵懂地待嫁,接着糊里糊涂的成家生子,哪里有心眼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不大的码头挤满了小货船,见缝插针的没留一点儿空隙。

    吆喝声此起彼伏。最畅销的要属布料衣物和家居百货,吃食瓜果问津的人倒是少。

    也是,这南方水乡,青石板缝都能长个苗,谁家不种点蔬果?即便是城里人,也总能在房前屋后辟点儿地。

    贺明珠晃荡了一圈,把每个货船和岸上的每个摊位排摸了一遍。最后停在了一处最不惹眼的货船前。

    这船前几乎没什么人,和隔壁卖布料的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船头蹲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身上穿的是件黄褐色的皮夹克,带着个茶色太阳镜,手里叼着根烟。

    这装扮在这个年头的乡村可不常见,皮衣风行怎么地也得再过几年才是。

    那男人见贺明珠一直盯着他这边,便喊问:“靓女,要买咩?看看啦?”

    浓浓的粤语口音,果然是远处来的。

    贺明珠走近,伸长脖子往船里头看。

    好不容易来了客,那男人忙不迭推介:“电子表啦、磁带啦……都系好东西来,哪知道你们不识货啦。早知道不打这里过了,浪费时间嗮。”

    我的乖乖,都是这么新潮的玩意儿……不是不识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