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美文小说 > 八零海岛恋爱日常

8、19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八零海岛恋爱日常》8、1980(第2/2页)

   看过电影。
    几人约着去附近的公园玩。
    林素招呼几人站在树下,说是要给他们拍照。
    这是林素第一次摸相机,难免有些激动。
    她摆弄了一会,举起相机对准他们,发现小小的镜框里没法同时装下那么多人。
    林素摆手指挥,“往后退一些。装不下啊!”
    几人退了三步,脚后跟已压到桥边,无路可退。
    林素边倒数,边往后退。
    就在她要按下快门的前一刻,后脚踩空,整个人往后一仰倒,直挺挺地摔进湖里。
    舒安大叫一声,吓得脸都白了,慌里慌张地跑过去。
    她看见,林素以一个极其怪异的姿势站在湖里。
    公园的人工湖不深,大概一米左右。
    林素在摔倒的瞬间,右手抓了一下草坪,左手则高高举起,将相机托起。
    舒安伸手去拉她。
    林素却将相机递过来,“快拿好。”
    舒安把相机往地上一扔,“相机哪有人重要。快点把手伸过来!”
    几个男生也围过来,合力将她拉上岸。
    陈竹青怕晚归会冷,带了件外套。
    没想到是在这种时候派上了用场。
    林素披着他的衣服,连连道谢。
    联谊在林素的落水中提前结束。
    陈竹青唤来他的室友,让他骑车送林素回医科大。
    他则载着舒安回家。
    —
    晚上,冯兰从他们那听了这件事,从屋里找了根绳,栓在相机上。
    “你看这样就不会掉了。”
    舒安笑笑,“还是大嫂有办法。”
    冯兰挠挠头,难为情地说:“安妹妹,你这相机能不能借我照几张相?”
    冯兰盯这相机不是一天两天了。
    只是舒安都不怎么用,她不好意思开口借。
    舒安换了新胶卷后,递给冯兰,“大嫂你拿去拍吧。”
    **
    冯兰其实没什么可拍的。
    就是觉着相机是个稀罕物,挂在脖上很长面子。
    冯兰家里条件不好,没怎么读过书,和军属院里那些有文化的家属比不上,只能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
    她拿着那个相机,在军属院里乱转,走到哪都要拍一张。
    一下午就把一卷胶卷用完了。
    刚开始按不动时,她没多想,又按了几次,没听到拍摄成功的‘咔嚓’声后,彻底慌了。
    丢下来凑热闹的婶婶嫂嫂,急匆匆地跑回家。
    还没进门,就嚷嚷上了,“安妹妹,不好了,你这相机好像是坏了。”
    冯兰将相机塞进她手里,不知所措地抓起衣角抹了抹手汗,“会不会是之前进水,所以拍不了了?”
    舒安拧眉,捣鼓了一阵。
    又拿出说明书翻了翻,“没坏。只是胶卷用完了。”
    冯兰长舒一口气,“那嫂子带你去照相馆买。”
    舒安本想说不用,反正她不怎么用。
    但冯兰很热情,从屋里拿了钱,坚持要带她去买新胶卷。
    两人骑车去照相馆。
    冯兰出门时,带了不少钱,本想豪气地买个两三卷还给舒安。
    等看到价格时,却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娘哎。这一个胶卷要14块?”
    舒平寄相机来的时候,顺带寄了三四卷胶卷来。
    舒安不知道胶卷那么贵,也愣在那。
    紧接着,照相馆老板的话更让她吃惊。
    老板一眼认出她手里的相机。
    这是国内第一架仿德国莱卡M3型平视取景照相机。七三年研发,七七年停产的‘红旗20’相机。
    盖顶上还有毛|主|席手书的‘红旗’二字。
    由于制作成本高,这种相机只产了200多台就停产了。
    这款相机,大部分是出售给一些报社单位,市面上流通少,收藏价值很高。
    他看两个人不识货,问:“小姑娘,你这相机哪来的?”
    舒安回:“我哥哥在香港工作,他买给我的。”
    老板‘哦’了一声,舔舔唇,主动报价,“我出1000,你卖给我怎么样?”
    冯兰听到这个价格,再次喊开:“这玩意,这么值钱?”
    陈红兵一个月的工资是一百二,一千块他们一年都存不下来。
    舒安心一颤,面上故作镇定地拒绝了,“这是哥哥给我的。不卖的。”
    老板不依不饶,“1500?还是你开个价?”
    舒安嫌他烦,交钱买了胶卷,拉着冯兰匆匆离开。
    冯兰回到家,还在嘀咕,“你哥在香港到底是干嘛的?这么挣钱?”
    舒安没说话,拿着相机闷进房间。
    舒平寄过来的钱,她一分没动,去银行开了个户,全存进小折子里。
    短短半年。
    舒平给她汇了三百块。
    还有这样一台价格不菲的相机。
    舒安捏着那些钱,替他开心的同时,却也隐隐担忧。
    她虽不懂做生意,但明白什么都得一点点来,舒平赚钱的速度远超她的想象。
    从那以后,舒安天天买经济报,关注香港的经济动向。
    可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什么门道。
    她写信给舒平,提醒他在外要守规矩,不要干投机倒把的事。
    舒平的一腔热血在她那浇了个透心凉。
    而后,他还是会给舒安汇钱,但不再给她写信。
    兄妹俩最后一次通信,是在八零年底。
    舒平说他的女儿舒梦欣出生了,取的欣欣向荣之意,还随信寄来一张小朋友的相片。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