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八零海岛恋爱日常》第86章 .1987(第1/2页)
中考成绩放榜,满分450,姜雪以437的高分夺得市状元。筇洲的两家重点中学都抢着要她,两个学校的校长带着奖学金坐船到羊角岛,跟姜雪的父母谈条件。一中校长说姜雪学费全免,还给一张不限额的食堂卡。附中给的条件更优厚,免去学费、生活费外,每学期还有奖学金,并承诺姜雪若是考上重点大学,大学学费也由学校承担。
姜雪的父母都是不识字的渔民。
姜母听到这么多奖励,头晕乎乎的,直呼,“娘哎,学习好这么挣钱?”
姜父也是一惊,捏紧衣服下摆,强作镇定地说:“你们先回去吧。孩子决定好了,会直接报名的。”
出了这么个市状元,整个小渔村都跟着沸腾,西珊岛中学的校长自掏腰包给她送来足够三年的练习册。姜雪父母在村里大摆筵席,请老师们和村里亲戚吃饭。
筵席上,姜父不停抹泪,握着校长的手千恩万谢,“还好您一直劝我送孩子上学,这孩子确实聪明,差点让我养废了。”
校长轻拍他的肩膀安慰:“这里刘老师的功劳最大,你还是感谢她吧。”
“对!刘老师……”姜父举着酒杯环顾一周,哪都没瞧见刘毓敏,迷惑地挠头,“刚才不是在旁边那桌……”
酒过三巡,姜父眼神迷离,脑袋发晕,以为是记忆出现紊乱,便没再找人,举着酒杯跟来贺喜的亲戚聊天。
前院坐满亲戚,有的几年也不见来一回,有的是当初嘲讽姜雪年纪大还上学的亲戚,现在都灰溜溜地坐在那陪笑。姜雪觉得无趣,走到外面散心。
身后的院子挂满彩灯,酒杯碰得叮当响。
一墙之隔的乡间小道没有路灯,昏暗一片。远离喧嚣,周遭慢慢安静下来,阵阵虫鸣混着热风,总算有点夏日长假的惬意。
姜雪打着手电坐在路边的石凳上晃腿。
刘毓敏寻过来,“主角怎么坐在这?”
姜雪贴过来,挽着她的手坐。
中学为了让孩子们不落后,寒暑假也不休息,姜雪跟刘毓敏在一块的时间比跟父母都多,很多事也更愿意和她商量。
她把两所高中给的奖学金跟刘毓敏说了,“刘老师,你说我是不是应该选附中?这样连大学的学费都有了。”
刘毓敏摇头,她把手从姜雪那抽出,转而摊开手掌垫在她的手掌下,姿势又亲昵些,“你爸妈不是那种只看钱的人,你应该想以后要学什么专业。”
“专业?”姜雪蹙眉,有点不理解。
刘毓敏解释,“大学分文科和理工科的。一中理工科好,附中文科好,看你以后想学什么,就去哪一所。”
“啊……”姜雪仰头,对着天上的星星眨眼。
那么远的事她没想过,也不敢想。
刘毓敏捏着她的手轻轻握紧,“你喜欢数学?”
“嗯!”这点姜雪很肯定,“数学最纯粹了,就是公式和数字,它永远不会因为谁而改变。”
经过这一提醒,她像是打定主意地点头,“那就选一中吧。以后考到北方的大学去看雪。”
能帮上忙,刘毓敏很开心,拉着她的手聊了一些大学的事。
—
陈竹青帮姜雪辅导过数学,姜父请客时给他们三个工程师也发出邀请。
方维最先完成工作,提着一壶酒去赴宴。
陈竹青弄完手里的东西准备要走,才起身就被向文杰拉回位置上。
他像是有急事,没控制力道地扯他,陈竹青跌落到座位上,震得屁股一阵疼。
陈竹青瞪他,“要是没大事,看我怎么收拾你!”
向文杰嘘了一声,关掉门,又折回来,从办公桌里抽出一份文件给他。
那是陈竹青写的一期工程项目策划书。
他顿了下,迷惑地接过,“这我写的啊,有问题?”
向文杰啧声,“你仔细看。”
陈竹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手翻了翻,没看出哪里有变动。
向文杰翻了个白眼,捏着页脚翻到第一页,指了指负责工程师那栏。
陈竹青提交时,把方维放在了助理工程师的位置。
现在策划书上,他的名字出现在了向文杰之后,和他们一样是项目负责人。
这个换行的小变动,一下将他在项目里的占比提升一截。
向文杰撇嘴,“看来你也不知道?他自己改的?”
陈竹青蹙眉,“不会吧。之前去筇洲开会时,我亲手交上去审核存档的,中间没别人经手。”
一期工程验收后,策划书需上交给工程院,跟工程账目一起审核。
是二期工程开工后,那边才把策划书又送回来,让他们做设计参考。
工程开工有一段了,谁也没注意到这个小细节,是今天向文杰查资料时无意瞥见的。
方维跟他们就坐在一张办公桌,每天工作、吃饭都在一起,他有无数次机会跟他们提起这事,可他一次都没有,仿佛他是从头跟这个项目的,策划书就是理应有他的一份。
陈竹青明白向文杰在想什么。
看到这个小变动,似鞋里揉进沙粒似的,不怎么痛快,但细一想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方维是个后台很硬的空降,这是他来的第一天,他们就知道的。
方维对父母的位高权重毫不遮掩,个性直爽,相处起来没有富家子弟的傲气,只是不经意间流露出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豪气,让人有些发酸外,再无其他。
陈竹青觉得他不像这种搞小动作的人,“也不见得是他改的,或许是他爸爸想给他一些业绩,让他好升职改的也说不定。”
向文杰捧着下巴叹气。
他也不是讨厌方维,就是觉得这种事多了,让人心烦。
初到工程院时,带他们的老工程师说,工程院是最公平的事业单位了,他们的工作和无数人的性命挂钩,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在这没有关系户,全凭专业技能,谁有能力谁上,谁的方案合适谁通过。
可现实却不尽然。
向文杰转着手里的笔,“陈哥,你说我们能有升到院里总工的一天吗?”
陈竹青耸肩,“老天自有安排,尽力就好。”
两人搬进福城工程院宿舍时,曾在书桌前贴了目标。
陈竹青成绩好,实习时在同期里表现亮眼,一进工程院就是总工亲自带的。他对总工很敬重,说希望有一天能有那样的成绩。
向文杰仰面倒在床上,享受一米二的单人床,他对未来没什么太大规划,就是觉得这住宿条件不错,食堂还是免费的。
目标纸上,陈竹青写的是‘当总工,参与国家级工程项目’,向文杰则是‘食堂、澡堂永远免费’。
陈竹青瞪他一眼,他才抖着手补上一句‘涨一级工资’。
这才几年,两人的梦想好像对调了。
陈竹青的冲劲、棱角被岁月、家庭磨去,向文杰在梁飞燕的鼓舞下初露锋芒。
向文杰转过他办公桌上的照片,已经从他和舒安的双人合影换成了全家福,他一手一个地抱着两个孩子,笑容温和,舒梦欣牵着舒安的手害羞地站在旁边。
“陈哥,你结婚后变化真的好大。”
陈竹青把策划书收好,夹着公文包往外走,眉眼弯起,笑得很开心,“是啊。越变越好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