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穿越快穿 > 帝鉴

5、第五回 辞帝京襄王谋大计 请临朝首辅欺幼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帝鉴》5、第五回 辞帝京襄王谋大计 请临朝首辅欺幼主(第1/2页)

    春寒一阵,来得快,去得也快,才没几天就放晴了。因上削藩策的耿文中于一月二十三日在菜市场开刀问斩,那日本已放晴的天儿又突然风雨大作,百姓们都传,耿文中含冤而死,以致遭了天变。又传,皇上欲救耿青天而不得,迫于藩王压力不得已枉杀忠臣,忧心之下,缠绵病榻多日。
    监斩官在凄风惨雨中,百姓的指指点点,叹息不舍下,狠下心扔下判签,头颅下落,鲜血洒了一地。耿文中之死,使得朝野震荡,人怨沸腾,人们纷纷暗骂八王骄横跋扈,逼杀贤良,又叹息朝廷黯弱。
    耿文中案过后,襄王也发往长陵守孝。京郊的十里亭外,春寒料峭,腊梅含苞待放,襄王一身青布长衫立在凉亭里,负手遥望京师,那清寒儒雅的样子哪里有半点亲王的威仪。王府的老管事,侯在远处,看着主子清瘦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
    嗒嗒的马蹄声传来,不久就见着两名男子行至亭外,勒马而立。一个年过半百,气度儒家,一个不过二十,清秀斯文,二人下马后,急忙登入台阶,对襄王拱手拜道:“殿下。”
    襄王扶住年长者,“余师傅、玉姑娘快请起。”
    余良甫起身后,看了一眼形容憔悴的襄王不免叹息,“殿下受苦了。”
    襄王温尔一笑,“能代皇上尽孝,是做臣子的福气,算不得什么苦。”
    余良甫知道襄王有苦难言也不再多说,一旁的清秀少年奉上一坛梨花酿,对襄王道:“皇上知殿下最爱桂花酿,凑巧宫里只剩下这十年汾酒,皇上说了,望殿下忍耐一阵,先用此酒解馋,待他日回京之后,再一道不醉不归。”
    襄王看着玉溪怀里抱着的酒坛,面有动容之色,原来在康嘉二年仲秋时,年仅十岁的皇帝拉着襄王将一坛桂花酿埋于御花园的桂树下,约定十年后再拿出来,共饮此酒。皇帝此番赠酒,不过是隐喻他耐心等候,最多三年,就会想法子让他重回京师。这番情意如何不感动,顿时湿了眼眶,跪地谢恩,“臣叩谢皇恩。”
    玉溪忙扶起襄王,待起身后,襄王掩袖擦了干涩的眼睛,接过酒坛,说道:“有劳姑娘了。”
    玉溪送了酒就借口退下,待四下无人,襄王伸手相邀,与余良甫对坐于石凳。方落座儿,余良甫就忍不住慨叹,“殿下一走,只怕皇上更加孤立无援了……”
    襄王反不以为意,从容道:“我不过是个闲散亲王,帮不了皇上,反倒添了不少麻烦,如今走了也可消了太后的忌讳,皇上也不用因顾虑我,再畏首畏尾的了。”
    余良甫兀自深思一阵,“殿下的意思是?”
    襄王沉吟道:“皇上无权原因有二,一为藩王,二为外戚,一内一外两相挟持,才至内外掣肘。好在两者并非一体,如今是时候寻个契机,突破困局了。”
    “依殿下只见,眼下的困局该如何破解,又如何把握契机?”
    襄王从容道:“以常理推之,破解之法有二,一先攘内再安外,二则先安外再攘内。”
    余良甫捻须沉目,过了一会儿,方道:“藩王乃心腹之患,一朝作乱,有倾覆之祸。外戚乃肘腋之患,若忍得一时,却酿不成大祸。”
    襄王温尔一笑,不禁赞道:“不愧是帝师,一针见血!”
    顿了顿,又暗示道:“若说契机,如今的耿文中一案,不正是个好时候?”
    余良甫不禁讶然,“殿下的意思是削藩?借太后的手,除掉六藩,趁机收权。”想来想去,又摇头道:“可太后亲自下令处死耿文中,怎会松口?”
    襄王却依旧沉着冷静,娓娓道:“太后下令处死耿文中,表面上看是亲近六藩,实际上是为了安抚燕王。比起天武朝的吴伯奢、昭徳朝的尚国芳,这处分恐怕是轻的。一旦时机成熟,太后岂会容得下旁人,这削藩,只怕早有预谋。”
    余良甫细想之下,顿时霍然开朗,只听襄王沉着嗓子,接着道:“如今咱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淌搅得更浑,逼太后下定决心削藩,为皇上争得时机!”
    听了这番谋划,余良甫又是惊讶又是佩服,一时胸中沸腾,忍不住叹道:“殿下果真是老成谋国,老夫自愧不如啊!”
    襄王忆起往事,不禁红了眼圈,叹道:“昔日受先帝之恩,若非如此,我早命丧黄泉,必得护着先帝血脉。”说罢,又起身对余良甫躬身一揖,拜道:“今日一走,皇上就托付给余师傅了。”
    余良甫大惊,连忙起身扶起襄王,“殿下可是折煞老夫了!老臣受先帝托孤,怎不尽心尽力辅佐幼主。”
    寒风凛冽中,二人俱是潸然泪下,依依话别过后,方起身离别。日头到了正午,余良甫才与玉溪跨马离去,回宫复命。
    与沸沸扬扬的耿文中一案相比,襄王的离京显得格外惨淡凄凉,甚至鲜有人知晓。傅后本以为皇帝得知后会大闹一场,没想到竟一点动静都没有。只是往后内阁送去的奏折皇帝都原封不动的递交与养心殿,不论事大事小,全不过问。
    名义上,傅后已经“归政”,即使大事全由她作主,可亦得做做样子,将日常奏本送往乾清宫。往日皇帝还存着作主的心思,即使日常小事也勤加理政,如今却是撒手不管。朝中人望风而动,皆知傅后并非真心归政,如今两宫又暗斗了一场,于是便瞄准了时机奏请傅后重新临朝称制。
    傅后临朝的风浪再次席卷了朝堂,内阁将一摞摞奏请傅后称制的奏本递往养心殿,内侍们络绎不绝的穿过景运门,往来于内阁与养心殿之间,乾清宫这座紫禁城内宫中最为尊崇的宫殿反而异常清冷。
    东暖阁的隆福堂里,皇帝盘腿坐在榻上正自个儿打着棋谱,一手执着黑子,死死盯着棋盘。玉溪在旁看那棋局,不免暗自叹息,黑子势孤,又居于中,竟被困得死死的,动弹不得。
    这时,宁完端来药来,看着神色阴晦不明的皇帝,小心道:“主子,该进药了。”
    皇帝收回目光,瞥了一眼那碗黑乎乎的药,闪过一丝阴郁,端来一饮而尽,问道:“明日的经筵由谁主讲?”
    宁完想了想,回道:“按日子该轮到于阁老了,可阁老昨儿告了假,由袁大人替上。”
    皇帝哼笑了一声,反问道:“告假,告得什么假?”
    宁完打了寒噤,回道:“说是这几日内阁的事忙,一时走不开。”
    皇帝不辨喜怒,专心看着棋盘,一着落子,单单放在白子中,黑子竟有起死回生之相,可若是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玉溪一惊,叹道:“主子可走了一招险棋!”
    皇帝却起了身,沉着目光,吩咐道:“伺候笔墨,既然朝里的大臣都上了折子,朕也该上书了。”
    翌日,皇帝上了奏表,以年幼不谙政务为由,恳求慈圣皇太后再次临朝。其言辞极为恳切,自陈先帝早丧,全赖傅后一人撑起家国之任,又追忆幼时孤苦,感人泣下。朝中大臣得知皇帝自呈让位,皆是一惊,原本帝党一派自然愤愤不平,而后党一派在欣喜之余也诧异不已。
    今日下了经筵,皇帝才从文华殿回了乾清宫就听傅后召见,连换了一身便服,前往养心殿。进了殿内,傅后正坐在凤椅上看奏本,皇帝瞥了一眼,正是她那本《请慈圣皇太后临朝书》。皇帝垂目,恭敬地跪地拜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傅后叫皇帝起身,问道:“听说前几日病了?”
    “劳母后挂念,只是感了风寒,如今天气暖了,病也就去了,并无大碍。”
    傅后扔下奏本,冷哼道:“既然身子无碍,做什么要跟着那些人胡闹,写这种折子?我既然说了归政,若无大事,就不再临朝,你何须拿这些来试探?”
    皇帝面色凄惨,心灰意冷地跪地回道:“儿臣绝无试探之意。儿臣自亲政以来,朝廷人心不稳,党派相争,如今六藩猖獗,儿臣亦无能为力,实在有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