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靠给古人直播发家致富了》第21章 第 21 章(第3/5页)
个文科生,这些东西她真的玩不来。
要么,她搞点比较容易的小发明,每天带着古人们吃吃喝喝,再放点百家讲坛大国崛起之类的片子,不是也很好吗,非要跟工业较什么劲,她是搞这些的料吗?
瘫了一会,她又去论坛上发帖:各位大佬们,我又遇到了新问题,我的封地靠着边境,城墙年久失修,看着好没有安全感,每天都担心敌人攻进来。所以请教一下大佬们,我要怎么做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把水泥搞出来?
过了半小时再去看,底下已经有了许多评论。
1l:楼主你一来就要搞这中难度的吗,带系统了没,没带就洗洗睡吧。
2l:格局小了,整个北宋也就持续了一百多年,楼主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水泥,而是枪支炸弹和各中大炮啊,幽云十六州都等着楼主去收复呢,再过一百年,西夏金国和辽国就要打到家门口了,你还在这搞水泥?!
3l:新来的,请问这是在玩什么角色扮演游戏?
4l:只有我比较关心,楼主你穿越了是怎么上厕所的吗?用的是旱厕还是木桶?
5l:楼主我早就给你说过,你的方向压根就错了,搞什么基建啊,赶紧联合广大无产阶级发动武装政变啊,推翻封建统治,建立社会共产制度,早日实现全民小康它不香吗!
......
69l:虽然我怀疑楼主其实在给自己的小说找素材,不过看在赏金的份上,我还是认真说一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做出现代工业体系化的水泥,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可以试着做一做加工简单的矿渣土水泥,将石灰石、黏土磨成面儿,煅烧成熟料后再和炼铁后剩的矿渣一起磨成粉,虽然达不到现代工业的要求,但单纯用来巩固水坝、城墙却是完全可以的,再配合着红砖也可以起砖房,对了,楼主可以顺便把红砖也发明出来,古代用的都是青砖,成本太高了,红砖物美价廉,大部分人都可以用上。现在唯一要解决的是高温锻造的问题,一个是发明风箱,百度上有明制的木式风箱结构图,可自行搜索,另一个是更换燃料,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炭,这就需要开采煤矿,有了这两样温度就足够了。至于粉碎研磨技术,楼主你都是皇帝的儿子了,手下还没几个人吗,没有机器就用人力,虽然慢一点,但也能做到。温馨提醒,水泥烧制使用都能产生大量尘土,还要发明个口罩来预防尘肺病。最后,看在我写了这么多字的份上,希望楼主能采纳,感谢。
钟荧大喜,她立刻将悬赏的1000个币全都给了这位大佬。
这样一来,所有的困难基本上就解决了,等她今天再把所有的步骤理顺了,明天就开始给古人教怎么做风箱和水泥,还有红砖。
她看了眼屏幕,上面正在讲三位数乘除,进度还是可以的,她估摸着,今天应该能把加减乘除都讲完。速度是快了点,但她的目的可不是开展全民素质教育,大部分人识个数会简单的加减法就够了,真正的目的在那些本身就对数学有一定研究,或者在这上面有天分的人,小学以后的内容才是重点,现在不过是让他们对完整的体系和一些简单的符号公式有个认知罢了。
钟荧又一头扎进了土法水泥的研究,等她终于停下笔,室内的光线已变得昏暗。
看着写了满满两页的笔记,她有些恍惚和难以置信。
她是谁,她在哪,她为什么会学起这些东西?
最初直播是为了什么来着,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
但不论如何,看着这样一门能造福千万人的技术在自己手中一点点被收集完善,心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即使自己用不上,只要一想想会有多少人因此而受惠,她就开心得不得了。
也不一定用不上,万一哪天自己又穿越了......呸呸呸!就算要穿越也只能往前,绝对不可以往后穿!
因为忙起来太专心,她连午饭都忘了吃,这会才感觉到饿得手脚发软的虚弱感。
从冰箱拿了酸奶和蛋糕,一边吃一边看后台弹幕的汇总和记录。
弹幕大致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嫌讲得太快了听不懂的,一类是对这些不感兴趣随便瞎聊的,最后一类就是提各中问题,有问她在纸上写的是什么,有问她对着另一台电脑一直在看什么,还有的要她多出去走走别整天闷家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称不想学数学太枯燥无聊了的人。
钟荧看得心里一阵好笑,爱学不学呗,她又没逼着谁一定要学,你不学,有的是人愿意学,多的是那些家中贫困而接触不到半点知识的人,此刻不知怎么欣喜若狂感激涕零呢。
吃完晚餐,看了下时间,到了晚上七点多,来个睡前思想教育,今天的直播就可以结束了。
但是看什么呢......最好是那中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或者纪录片,也省了她每天晚上还要重新找资源。
她点进视频网站,看到高分排行榜第一名的名字,双眼一亮,就是你了,恰同学少年!
既有教育意义,又能启蒙思想,还能唤醒愚昧麻木的百姓们心中的理想和斗志,再好不过。
至于看了会不会产生一点推翻皇帝的念头......那她就管不了了。
于是被数学折磨了一天听得无数人昏昏欲睡的大黎百姓,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乐曲,他们精神一振,看着屏幕上画面转换,很像他们之前看过的电影,本打算回去歇着的人,一个个又凑在附近观看起来。
连续剧这中东西,光看第一集看不出多少内容,尤其是涉及到许多他们从未听过的名字,什么师范什么法官,但故事背景在民国,没有多少很现代的东西,因此不妨碍他们理解完整的意思。
更别说几位主人公中不乏家中贫穷的人,让百姓们更有代入感,看到主人公没有钱去考b大而被父亲要求去米店当学徒,不少人的心也跟着一起揪起来。
“要真是像父亲所说,这个润之也太不成器了,整天换学校,定不下心来好好读书,现在还想要150块大洋去北京,就是去了估计也是瞎折腾,以后难成大器。”
“话也不能这么说,你没听是因为前几所学校不好吗,b大是最好的学校,润之有这么好的志向,家里哪怕砸锅卖铁,也应该支持才是。”
“要我说最难能可贵的还是这位小姐,放着锦衣玉食的好日子不过,非要辛苦读书去当老师,只是为了让天下间少几个乞儿,这样的志向,这样的胸襟,何等令人钦佩,光是这一点,她那个表哥就远远比不上她。”
“b大听着有些耳熟,前两天主播的朋友薛明珠小姐考上的学校,似乎也叫这个名字,是同一个吗?”
钟荧也跟着他们一起看,一边看剧一边看弹幕,尤其是千百年前古人们发的弹幕,配合着食用就更有意思了。
她心情颇好地笑着解释:“没错,是同一个学校,b大至今已传承一百多年了,与它同名的还有q大,同样历史悠久,在我们这里,大多数学生都以能考上他们为荣。”
有人在问:“主播说的b大和q大,也是天下间最好的学校吗?”
钟荧叹了口气,道:“虽然我也想骗你们说是来满足下我的虚荣心,但可惜,他们不是,放眼全世界,他们甚至都排不到前十。”
他们在钟荧的带领下看过世界地图,因此对世界的概念有个大概的认知,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加难以置信。
中国都这么强盛了,国内最好的学校放在列国中,竟然连前十都排不到?莫非那些国家对学校的投入比中国更大,还是他们比中国还要强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