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24、第二十四章(第1/2页)
杨举人正愁年节到了,租的宅子又涨了租金,忽有贾琏打发人来说了早些开馆之事,正中下怀,又见贾琏做事爽快,心亦甚悦,当即答应了。
贾政便命人看了宪书,十二日入学大吉。即拟于十一日送过官书,便请杨举人十一日到馆。
一切安排定了,王夫人就吩咐周瑞家去王家,将王珣择日过去读书的事同刘姥姥说了。
刘姥姥听了自是愿意,好生招呼了周瑞家的,又亲自送出了门,方回屋来。
彼时狗儿与刘氏尚在铺中,因临近年关,铺子里忙不过来,王珣与姐姐青儿这几日也时常过去帮忙盘账,一家四口直忙到日暮时分方才回家。
此时正值年下,虽天色已晚,街上亦是人来人往,置办年货的,卖吃食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道边的摊贩正卖力吆喝,十分热闹。
王珣坐在车中看的津津有味,忽见几个衣衫褴褛的小乞儿躲在一家商铺旁的角落里,啃着手指头,渴望的目光望着一旁的包子铺。
这些乞儿年纪极小,小的不过四五岁,最大的也顶多七八岁,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
王珣见状,不禁心生恻隐,道:“这些都没人管么?”
刘氏见状叹道:“这世道便是如此,哪里管得过来,往年年景不好的时候不知饿死多少人,这些乞儿还能讨到一口饭吃,已经算是好的了。”
青儿见那几个孩子饿的只剩皮包骨头了,裹着一点破烂的布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心下十分不忍,扯了扯刘氏的衣襟,道:“妈,这些孩子怪可怜见的,咱们便帮帮他们罢。”
刘氏听了不好做主,只看向狗儿,狗儿见多了这样的事,丝毫不为所动,摇头道:“我看还是别管这闲事了,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又有什么用?”
青儿不敢同父亲犟嘴,只低声嘟囔道:“至少让他们吃口热汤,说不定就能熬过去呢。”
狗儿闻言看了她一眼,青儿立时不敢说话了。
王珣见状,开口叫老苍头停了车,从袖中掏出三十文钱,递给他道:“张叔,去买些包子给他们,下剩的铜钱也都给他们罢,只留神些,别让人瞧见。”
那老苍头答应了一声,接过铜板,去一旁的食铺买了一大堆包子送给那些乞儿,又将包在纸包里剩的二十来个铜板悄悄递了过去,道:“这些铜板拿着去买点热汤喝罢。”
那几个孩子没想到竟然天降好事,一时都又惊又喜,却又不敢接,只看着为首的那个孩子。
那孩子只七八岁年纪,又黑又瘦,一双眼睛却十分黑亮,他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铜板,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却没有轻易接过,警惕道:“无功不受禄,大爷这是为何?”
他看得出眼前人的穿戴也不过寻常,却一出手就这般大方,实在可疑。
老苍头见状便笑道:“你这娃子倒是小心,你不必担心,这是我们家小哥儿心善,特意叫我送来的。”说罢指了指骡车的方向。
那孩子抬头望过来,一眼便看见掀着帘子的王珣,顿时怔了一怔,便跪下往骡车的方向重重磕了几个响头,十分谨慎的看了周围一眼,见无人留意,这才接过包子和铜板。
那孩子虽然饿极,得了包子却并没有急着先吃,而是先分给了最年幼的孩子,其他人再依次分了,最后才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起来。
王珣一直安静看着,此时忍不住道:“这孩子行事颇有章法,若是生在殷实人家,好生教导,说不得会有一番造化。”
他自己尚是个孩童,语气却十分老气横秋,惹得刘氏与狗儿都笑起来。
青儿也笑道:“你自个儿才多大,就叫人家孩子。”
王珣这才想起自己现在的孩童外表,一时也哑然失笑。
不多一会回到家中,刘姥姥便将周瑞家来访之事说了,道:“那府里已经拟定了十二日开馆,咱们也该收拾起来了。”
刘氏听了道:“板儿一应穿戴的东西倒不缺,我先前都预备下了,笔墨纸砚也都是现成的,也不必另买。”
狗儿便道:“这个倒罢了,依我看该趁早给板儿买个小厮服侍才行,人家的哥儿读书哪个没有小厮伴读的,板儿既去读书,也该有个书童在身边使唤,况且日后出去与人交际应酬,出入办事也需要有个跑腿的人。”
刘氏闻言忙道:“这话很是,我竟忘了,如今青儿也大了,虽不敢比那些大家千金的排场,但也该买个小丫头服侍才是。”
狗儿听了点头道:“多买两个也使得,我前儿还说赵婶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姥姥年纪大了,很该买两个人服侍。”
他们家如今已今非昔比,该有的排场也该讲究起来了。
刘姥姥听了忙道:“我还干的动,哪里用得着小丫头服侍,没得白费银子。”
狗儿笑道:“您老不必担心,横竖咱们家宽裕了许多,也不缺这几两银子,您操劳了大半辈子,如今就安心享福罢。”
刘姥姥听了自是喜欢,心道自己当初果然没看走眼,这个姑爷虽说脾气大了些,却十分孝顺。
狗儿又道:“只是这买人也得仔细些,太过伶俐的心思也多,挑几个忠厚本分的才好。”
刘氏应了,道:“明儿我就去东街的王婆那儿打听打听。”
王婆是这一带有名的牙婆,调.教出来的人规矩都不错,在附近颇有名声,甚至不少高门大户也会从她手里买人。
王珣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他虽不喜这些,却也明白当世规矩如此,这时候社会大环境皆是这样,他一人之力根本没法改变什么,只能沉默不语。
此时听到刘氏要去问王婆买人,忽然心中一动,便向狗儿道:“爹,既要买人,我看咱们白日里遇见的那个小乞儿倒是不错。”
狗儿顿时一愣,随即摇头道:“不成,哪里能叫一个小乞儿来服侍你。”
王珣道:“这外头买回来的不知底细,没得淘气,倒不如我们自己寻摸,我看那孩子就不错,虽那样潦倒,却也没有撇下其他孩子不管,得了吃食也不独占,先让着小的吃,有情有义,处事有章法,比旁人强十倍。”
刘氏也帮腔道:“我看那小乞儿也不错。”
刘姥姥先时不明白两人说的是谁,待问明了缘故,也十分赞同,道:“这样看来那孩子果然不错,况且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看就收下那孩子罢。”
狗儿沉吟不语,半日方道:“话虽如此,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那乞儿真正的秉性是怎样?若是个奸猾的,带回来岂不是给家里添乱?何况还有那一大堆小乞儿,若是起了歹心,里应外合偷东西又该怎么办?”
王珣见他神色松动了些,忙道:“爹若是不放心,可以先将他们放到庄子上去做事,我记得咱们庄子上还缺些人手,不如收留这些孩子,叫他们去庄子上干活,也可以暗中看看他们品行如何,横竖庄子上有百来号人,也不必怕他们捣乱。”
狗儿听到此处,面色缓和了些,只是依旧没有松口,道:“这些孩子才多大,去了庄上能干什么?倒是白添几张吃饭的嘴。”
王珣道:“咱们庄上不是养了好些家畜么,这些孩子别的做不了,养鸡放牛什么的想来不成问题,一来也是做善事,二来等过几年这些孩子长大了咱们也可以多几个人手。”
狗儿心中一动,思量着儿子说的也有些道理,儿子日后读书科举,在外走动,自然需要几个心腹使唤的人,听说那些大户人家服侍公子少爷的小厮都是从家生子挑选调.教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