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穿越快穿 > 你听我解释啊(快穿)

200-2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你听我解释啊(快穿)》200-220(第11/28页)

    开门的是个六十上下的老太太,一身深蓝色棉布衣裳穿的整整齐齐,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精神气儿十足,瞧着就是家境殷实的模样。

    见着道维愣了一瞬,疑惑道:“您找谁?”

    不怪老太太认不出道维,实在是眼前这个一身清爽,腰背挺直,眼神清正,气质温和,第一眼能让人忽略他穷酸穿着,被他一身气度吸引的男子,与记忆里那个邋里邋遢,窝囊又无赖,永远躲在角落里斜眼看人,面对强者唯唯诺诺,面对弱者重拳出击,让人多瞧一眼就来气的杨维,给人的感觉天壤之别。

    道维闻言,主动笑着解释:

    “姑太太,我是杨维啊,住盐水村的杨维!”

    老太太吃了一惊,盯着道维的脸仔细打量半晌,才不得不承认,这张脸确实是记忆中几度把她气的起不来床的杨维。

    忆起往昔,老太太对道维极好的第一印象瞬间大打折扣,怀疑方才自个儿是不是脑壳儿坏掉了,才会觉得杨维是个好人,便准备关门。

    道维笑着上前一步,轻轻松松阻止了老太太关门的动作,在老太太发怒前,将手里的老母鸡从门缝塞进去:

    “姑太太,当年的事儿确实是我不对,我混账,对不起您,这些年为了生儿子,人都魔怔了。”

    老太太听他这么说,顿觉新鲜,万没想到为了生儿子闻名整个糖水镇的人,竟然能说出这番话。

    冷哼一声:

    “呵,媳妇儿跑了才来说这种话,晚了!”

    老太太到底是心肠软,只说道维媳妇儿跑了,没说跟人跑了来刺激他。

    道维闻言露出苦笑,隔着门缝儿对老太太道:

    “是我对不起她在先,她能帮我把几个闺女养这么大已是不易。”抬头看看天色,不欲多说,“今儿来也没甚特别的,就是路过来瞧瞧您。”

    把老母鸡塞进老太太手里,在老太太还没回神的空隙,远远地留下一句“您回吧”,带着孩子骑上自行车走了。

    糖水镇虽小,却是五脏俱全。道维在这里生活近十年,就没他不熟悉的地儿。不一会儿便用最合理的价钱买好了炉子,小推车,以及一应食材。

    是的,他打算从摆摊儿做起。

    对于要卖什么,心里已经有了盘算,先把东西寄存在铁匠铺子,又熟门熟路的在附近用八块钱一个月的价格,租了一间柴房,用以寄存小推车,暂时租两个月。

    他没打算长期奔波在盐水村和糖水镇之间,消耗时间。他给自己的时限是两月,若两月之内目前的状况无法改变,自会另寻他路。

    做好这一切,花大价钱给闺女买了一罐儿麦乳精,在店里借了店家的热水冲好,喂小家伙儿吃了。

    看她吃的眼睛都不睁一下,就连一边嗑瓜子的老板娘都没忍住感叹了一句:

    “可真是个好脾气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

    没有母乳,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道维心里开始琢磨有什么适合这个年纪孩子吃,又营养又健康的东西。

    这头小闺女的三餐还没琢磨明白,又得赶回家给另外四个闺女做晚饭,这日子也是没谁了。

    傍晚时分,杨家破旧的小院儿又扬起了叫人食指大动的香味儿,父女六人齐聚饭桌,虽然还是没什么话,但村人路过院子往里瞧上一眼,难免露出会心一笑。

    心里感叹一句:杨窝囊总算有当爹的样儿了!

    道维不管旁人如何想,只在饭后认真告诉几人:

    “打明儿起,爸爸要去镇上摆摊做早餐,既然你们都可能成为日后家里的顶梁柱,这种事自然要参与进来。也不用人多,明儿老大先跟爸爸一起去吧。”

    作者有话说:

    第209章 摆摊一日

    不管放在哪个年代, 做餐饮生意都是极为辛苦的。要在普通人吃早餐前将一切准备就绪,便免不得三更半夜起床,开始洗菜切菜和面, 生火,上锅。太早出锅影响口感, 太晚出锅赶不上趟儿,挣不了钱。

    第一日开张, 道维之所以只带一个孩子在身边,一是只有一辆借来的自行车, 载不了太多人。二便是这活儿太过辛苦,几个孩子年纪又太小, 道维没想让她们小小年纪就辍学跟着他干这行。

    轮流来,多少体验一下生活, 懂其中门道就行。

    等理顺了手头事情, 孩子们还是要去上学的。

    但几人显然不明白其中道理,当真以为爸爸要带她们摆摊做生意,对此事态度十分慎重。经过两月的艰难生活, 已经让她们明确认识到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两日时间已经让几个孩子认可了爸爸的手艺, 并一致认为爸爸做的菜比隔壁村长家办红事请的县城大厨还要好吃许多。自然而然的认为爸爸这手厨艺是在他以前上班的饭店学来的。

    道维也不解释, 就让几人这么误会去。

    天没亮,其他人还在睡梦中时, 便把小闺女包的严严实实绑在身前, 大长腿骑上自行车, 载着大闺女招娣往糖水镇走。

    摆摊的地方是道维一早看好的,在距离菜市场不远的一条街, 周边皆是各种小摊贩, 去的早了就能占上好位置。

    好处是此地已经形成规模, 不用宣传客人便自动过来,客流量大。坏处是小镇上没什么生面孔,大多做的回头客生意。道维这种新人,很难获得旁人信任。

    对目前处境道维一清二楚,招娣则完全不明白,只安静跟在爸爸身后,默默做事。单是小推车以及米面粮油菜和木炭,桌椅碗筷,锅,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道维就骑自行车来回搬运了三四趟儿。

    幸而昨日租的柴房距离此地不远。否则每日光是搬运这些玩意儿,约莫都得两小时。

    来回忙活的时候,招娣也没闲着,留在摊子上生火,擦洗桌椅板凳,碗筷。

    做餐饮的怎么能离得了水?街对面就有一口井,据传是刘大夫家祖上请人挖的,至今仍由刘家人守着,这条街的生意人,每日不拘用多少水,给人家三毛钱,自去取用便是。

    道维不放心孩子去井边打水,弄了两个大桶,提满水搁在摊位边儿上,才放心离开。

    等天蒙蒙亮时,馅儿料准备就绪。在所有早餐里头,约莫包子馒头煎饼一类,是最简单,出餐率最高,对食客最实惠的东西。当然对经营者而言也是成本相对低廉的投资。

    可这种东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想要出彩很难,因此道维只打算简单做个肉末豆角包,和香菇生煎包。

    要不怎么说餐饮是一件非常考验人耐心的琐碎事呢,单一个肉末豆角包,其中的肉末就要拌好后等上小半个小时,让肉充分吸收水分,增加口感。

    别小看这小小的一点技巧,掌握好了包子口味就是会比别家好上许多。

    道维包包子的时候,招娣就在旁边瞧着,她不懂其中门道,只觉爸爸手下的包子一个个皮薄馅儿大,个头均匀,上头的褶子都比旁人家的好看,更神奇的是爸爸三两下就能捏好一个,动作轻飘飘的好似没有一点儿难度,一眨眼功夫几笼包子上锅开始蒸。

    至于生煎就更麻烦几分,生煎馅儿里要加点白糖料酒,最主要的是掌握好火候时间,在适当的时候给锅里添点水,煎至底部金黄,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儿。

    现在天色还早,道维并不准备当下就煎。手头也没得闲,转头叮嘱老大:

    “看着点儿火。”

    一边儿是包子,一边儿是昨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