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主原神]有没有可能我只是个写小说的》190-200(第13/14页)
那个潇洒自在的浪人少年。
枫原万叶还很年轻,往事种种,日后都能当做人生中的有趣经历。
苍木拍拍翅膀,飞到少年肩膀上,停在他金属材质的肩甲上。
万叶浑然不知事情的经历,朝它浅笑,惊讶于小鸟突如其来的举动:“怎么了?鸟儿,是有人托您带了口信吗?还是说,您要什么秘密要告知在下?”
他也被自己这个想法逗乐了,笑起来的面容里总算带上了与年龄相当的少年气。
苍木温柔地注视着他俊秀的侧脸和红枫般的眼睛,下定决心,轻轻地唱起歌来。
轻快的鸟鸣却带有让人昏昏欲睡的魔力,万叶不由自主感到眼皮上下打架,在大脑察觉到异常前,身体已经率先倒下。
不……不要……等等……
在双眼合拢的最后一秒,他的余光窥见一缕黑紫发尾。
化成人身的苍木及时扶住万叶的身体,让其小心靠坐在瞭望台上,看起来像自然困倦一般。
她在周围布下了几道禁制,不必担心滚落,等人清醒后,禁制便会自动消散。
高空的风极大,苍木拿出仓库里的狐皮斗篷垫在他身下,又替人带上兜帽,确保风挡得严严实实。
“睡吧。”苍木握住少年缠绕着绷带的手,将隐藏的旧伤拂去,柔声道:“不必为过去而忧愁,你想追逐的事物,一直就在身边。”
你会接下那传说中的“无想一刀”,了结心愿,往后便可周游四海,自由自在。
愿以羽身做,檐下莺歌赠吾情,唯余相思寄。
真是好诗。
未来的人生很长,在这微不足道的插曲过后,你一定还有足够精彩的一生。
第200章
“奥摩斯港到了!”
水手们的吆喝声从船头穿来,透过木质的船舱时已然变得十分微弱,但对精神衰弱的艺术家们而言,依旧显得极为吵闹。
玛琳达愤怒地将枕头往地上一丢,却依旧无法阻拦随着船身靠岸而增强的喧闹声。
睡在上铺的若娜轻手轻脚下了梯子,将枕头捡起,拍打掉灰尘后重新递给她,柔声劝慰道:“船已经靠岸,一会儿只会越来越吵,不如赶紧起来去旅馆挑个好位置。”
话说得很有道理,但身体执行时极不情愿。
玛琳达挣扎着下了床,熬夜的疲惫让她看起来神色恍惚,但一旁的若娜比她状态看起来更差。
同样都是熬夜,两者的原因却大不相同——玛琳达作为导演,只是熬夜剪片子,眼下不过是单纯的起床气罢了。
而若娜则是自从收到了消息后,便时时刻刻担忧着自己岌岌可危的学术生涯,食不下咽,夜不成寐,体重和头发一起狂掉,此时看起来瘦骨伶仃。
同为事业如日中天的独立女性,玛琳达完全能够理解若娜的焦虑,换做是她处于若娜的境遇,未必能保持这份对人的平和态度。
思及至此,玛琳达也不好意思再当着人家的面闹脾气,悄无声息地溜进盥洗室洗漱,准备面对新一天的工作。
作为导演,又属于枫丹人的玛琳达,原本不至于跟上这趟须弥之旅,苦兮兮地挤在并不宽敞的船舱里剪片子。
奈何,谁让《21次》拍完之后,她就无意间听到了苍木主编预备的多国巡回签售计划呢!
玛琳达作为商业导演,头脑相当精明,她很快就发觉这其中大有可为——巡回签售,《仙途》是林语的作品,《21次》就不是了吗?
如果签售会上,有读者捧来了印有《百味》《爱在》还有《四岁半》的报纸,林语难道还会当众拒绝读者的签名要求吗?
都是她的书,签那个不是签?也不差《21次》一本,带上又何妨?
或许这行为对苍木而说只是可有可无,但别忘了《21次》可是刚刚拍完映影的呀!她们完全可以趁着这股东风也将各国的上映一并搞定,相信有了作者本人的人气加持,映影一定能更加叫座。
至于玛琳达为何如此热心,自然是因为——她与苍木签订的了票房分成的契约,没有选择青木报社所提供的高额报酬,而是大胆将自己的收益与这部作品进行捆绑。
老实说,这是很冒险的一个行为。
映影的投资成本一向巨大,玛琳达的薪酬固然高额,可折算到成本里,比起青木报社提供人员场地和租借珠宝古董的手笔,所占比例就十分不值一提了。
即便玛琳达已是相当成熟的商业导演,但映影票房分账比例,其实相当一部分的大头,要分给院线,再扣掉宣发与税额,制片方能拿到的比例,是35%左右。
而这只是票房分成,还未减去支出,制片方要承担所有的映影制作成本,包括但不限于演员工资、编辑工资、道具花费、以及最重要的胶片费用……
没错,在仍然使用映影机进行拍摄的提瓦特,其实胶片费用才是耗资最广的一项支出,毕竟演员可以引导借位,道具可以凑合糊弄,但胶片拍了就是拍了,感光胶卷可没法回炉重造,更别提NG失误导致的浪费。
演员多次失误为什么导演会暴跳如雷?因为浪费钱啊!!
拍摄映影时设置的机位越多,后期剪辑时的发挥余地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演员一次失误浪费的胶片数量也会乘上N倍。
在其中,彩色胶卷的价格又往往是黑白的几倍。这也就是为什么专攻文艺片的阿尔邦会亏得如此厉害,以至于要到处拉投资来拍电影。
几经周折下来,导演所能获得的收益,就显得相当可怜了。
正常来说,一部映影的盈利率要达到300%或400%,导演才算刚刚回本。
但一个地区的娱乐消费往往是有限的,成本再高,也只能摸到天花板……因此,像玛琳达这种成熟的商业导演,选择了另一种道路,她用控制成本,专研市场的方式来盈利。
3亿投入回报9亿很困难。
但3万投入回报9百万,努努力还是能做到的。
靠着这种方式,玛琳达积累了相当之多的经验,比起落魄的弟弟阿尔邦,她过得可谓是潇洒极了。
即便如此,青木报社直接付报酬的拍摄聘请,也显得非常具有吸引力。
想一想,不用你忙里忙外张罗一切,无需计算成本和思考盈利,只要按要求拍出映影就行,这样轻松的工作,薪酬还十分高昂!
却被玛琳达忍痛拒绝,转而选择了票房分成的薪酬方式。
也就是说,她一定是坚决相信,这部映影有着大热特热的市场,才毅然做出了如此疯狂的决定。
不过反过来说,即便映影失败了,玛琳达也不会损失太多——她来璃月的衣食住行都有人包办,拍摄映影时能豪爽而不顾成本地选择最高昂的方式,以此体现最优的效果。
彩色胶片不限量的用,各种新技术也都一应俱全。
无论到时候失败与否,她这次拍摄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可是谁都收不走的!!!
难道苍木主编还能因着失败而大动肝火,把她的记忆取走不成?
哈哈,怎么可能有这样离奇的事情发生?
如今映影拍完,玛琳达原本6分的信心已然变成了12分。
算算看吧,绝对叫好的影片质量,还能乘上这次巡回签售的顺风车,连宣发费用都省了,而按苍木的计划,她们连院线的分成都省掉。
也是直到看见了这份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