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双钗缘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双钗缘》60-70(第7/27页)

 “如今,形势比人强,倘或她还想东山再起,现下势必就要以我为首。无论她是虚与委蛇,还是真心诚服,总之,我只要她做实事,这就够了。”

    这番话落地,碧儿与翠烟再没有疑虑,眼底的信服更多了几分。

    “姑娘的主意一向正,只要是你说的,我们都信你。”翠烟笑道。

    清懿顺势将两朵海棠,分别插在她二人的发间,笑道:“这便是你们直言不讳的赏。”

    碧儿与翠烟一愣,转而相视一笑。

    —

    与那头的其乐融融不同,这边厢的曲雁华自拿到那封秘信后,便独自沉思许久。

    起初,她只觉得这种被指挥的感觉极其陌生,异样感十分强烈。

    明明只是一个小丫头,却偏偏多智近妖,甚至将她算计了去,如今还搬出这等气势,将她压迫住。要说连没分恼怒都没有,那自然是假的。

    可这半分的恼怒,在得知银子的空缺被补齐,货物有了新买家的消息传来,又消失殆尽,唯余深深的忌惮。

    赵妈妈一脸喜色来报:“奶奶!老天爷保佑,咱们这下真是否极泰来,我看是菩萨舍不得奶奶受罪!”

    闻言,曲雁华眼底闪过自嘲的笑,面上却分毫不露,只是淡淡说道:“天底下总有这样的巧合,改日劳烦妈妈去庙里还愿罢。”

    赵妈妈如今正迷信神佛得紧,听罢哪有不从的,连连点头,笑道:“正是这个理儿,哪有劳烦不劳烦的,我自挑个日子去就是了。”

    又应付了几句,曲雁华才打发她下去。

    与清懿合作之事牵连甚广,即便亲近去赵妈妈,她也是不肯相信的。

    “还愿?”曲雁华嘴角扯开一抹笑。

    她如今倒真要去还愿,不过,不是去庙里拜菩萨,而是要替那位活的小菩萨做的跑腿活。

    摆驾城郊的路上,曲雁华坐在轻微摇晃的软轿子里静静沉思。

    以工代赈……仔细琢磨这个法子,倒真是妙不可言。

    既省去高昂的施舍成本,还能将那群流民的心牢牢笼络住。最重要的是,以极小的代价获取了大量的丁口。

    越想越觉得有益,曲雁华眼底却突然闪过一丝了然。

    能想出这样正本清源的法子,可见这个小丫头的野心之巨。

    软轿摇摇晃晃行在山道上,路边有野花相映成趣,空气里弥漫着初秋的清凉。

    远处流民簇拥,有眼尖的瞧见国公府的轿子,喜上眉梢,不时有欢呼声传来。

    “二奶奶菩萨来了!”

    闻见这声呼唤,曲雁华迅速收敛起冷漠的神色,换上一张慈和的笑脸。

    “二奶奶来了。”

    帘子一掀,众人只见那位熟悉的善心夫人依然穿着一身素衣,面容温婉。

    有流民跪地道谢,连绵的感激声又响成一片。

    喧闹间,只听贵夫人摆了摆手,缓缓道:“诸位,我今日来此处是有要事相告。”

    正午的日头并不十分耀眼,带来些许薄热,又被初秋的凉风吹散。

    女人温柔又得体的嗓音在山道间响起,娓娓道来的口吻,让早已对她信服的流民们,天然地愿意听从。

    凉风吹过一重又一重的山岗,她颁布的新指令,也如同微风四散,传遍了整个难民群体。

    —

    “以工代赈?这是个劳什子?”

    “我自老张头那听来的,说是国公府那个菩萨二奶奶想出的新法子。自今个儿起,国公府的粥棚不再施粥,转而贴告示招工,不论是种地砌墙耕田,凡是咱们能做的活计,上头都有名目。”

    有人奚落道:“甚么以工代赈?堂堂国公府连粥钱都掏不起,还要我们这些苦难人卖力气才能讨口吃的,既没有那大度量,又何苦逞那起子脸面?”

    “话可不能这么说,二奶奶原先给的好处你都忘了不成?今个儿少了你一口粥喝,你就要嚼舌根子,真是施恩施成仇了。”

    “我又不止喝她一家粥,旁人都舍得,她家怎么就不舍得?你倒说说看,这狗屁倒灶的以工代赈,不是卖苦力气是做甚么?”

    几个人吵做一团,各有各的道理。

    他们的声音,也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心声。

    有略识字的冷静道:“诸位听我一言,这法子可是长久的打算。”

    “怎么说?”

    “试问各位经此劫难,可还有旁的去处?咱们都是遭了难的人,如今家园尽毁,等朝廷重建村子都不知是何年何月。一日没有去处,咱们就一日是流民,我们一辈子做苦命人也就罢了,难不成让孩子也跟着咱们受没有户籍,四处乞讨的苦吗?”

    成了家的人纷纷沉默了。

    他又道:“如今二奶奶提出的以工代赈,实在是个好法子,那些眼皮子浅的,只晓得这粥要用苦力气换,殊不知这苦力气才是咱们傍身的本钱。”

    “如今这段时日,我们借着流民的理儿,尚且能白吃白喝,倘或就此磨了骨头,再立不起来,他日这些贵人们的粥棚一撤,届时咱们只能要怎么活下去?”

    有人动了心思,小声问道:“那个公甚么的法子,是个怎样的章程?”

    “是啊,是啊,老周,你识字,快给大伙说说。”

    众人纷纷问道。

    “我正要说这法子的好处呢。”老周摸了摸胡须,暗暗享受众人的目光,“二奶奶贴的告示里说了,举凡在她家上工的人,俱都能领工钱。做一日,便领一日。倘或不要银钱,也可以换做饭食。”

    听到此处,众人惊叹连连。

    老周又道:“且慢,更好的还在后头呢。这招工并不规限时日,无论多久,咱们都能做这活计。回到我方才说的,咱们如今一届流民,最要紧的是找个落脚的去处。现下还有比这更好的法子吗?”

    “有钱有吃食不说,又不至于卖身给世家大族,做一辈子佃户,子孙还能保留民籍,倘或哪日烧了高香,读书读出名堂,咱们可不就翻了身!”

    “说得好!我这就去报名!”

    “带我一个!”

    ……

    众人的情绪已经被煽动起来,不少脑子清醒的赶紧抢占先机,往国公府招工棚走去。

    毕竟,人家只说不限制时间,又没说不限制数量,去晚了没空缺就糟了!

    一时间,招工告示前围满了人,声音鼎沸。

    负责登记的小厮笔杆翻飞,上头登记了各色名目的工人:铁匠、农人、屠夫……

    不一会儿,报名人数已然破了五百之数。

    这头热闹非常,其余高门听闻这个讯息,反应不一。

    有同样出身公爵的府邸冷眼嘲笑,在他们看来,国公府就是缺钱了。

    高门施粥以表仁义是古来有之的美谈,便是破落的贵族府邸,勒紧裤腰带变卖家产也没有不舍得几个粥钱的事,里子事小,面子事大。现下,国公府这一出是把面子丢尽了。

    有敏锐些的府邸却将事情想得深了些。

    以工代赈的法子虽新奇,细想想,却并非难以理解,只是没有人往这处思考过罢了。

    有聪明的正在暗中观望国公府的行事,从它的各项章程,与流民们的表现来看,此举大有深意。

    比之简单的施粥,以工代赈是个绝佳的收拢人心的法子。

    以工代赈意味着流民们要想活命,需得靠自身的努力。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