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太后千千岁(清穿)》100-110(第14/26页)
英俊。
可这个帅字,明玉只用来形容过他,连魏循和凤林都没这个福分,吴三桂何德何能?
多尔衮仰头饮下杯中酒,给明玉形容:“吴三桂与我同岁,身高到我这里。”
说着他抬手横着拍了拍自己的肩膀,继续道:“皮肤比我黑,比我瘦,长得……短小精干。”
明玉忍着才没把嘴里的牛奶喷出来,比他矮,比他黑,比他瘦,敢问还有好地方吗?
用短小精干形容男人,真的礼貌吗?
烛光下他的小福晋微微蹙眉,那表情跟吃了馊饭似的,多尔衮哼笑着总结:“反正就是江南的男人在北方历尽沧桑的样子,你要是想见他,我可以安排接风宴。”
本来多尔衮真想抬举吴三桂给办他接风来着,可现在一想到那人还算英俊的脸,和被人称为风流的气质,忽然就不想了。
明玉错信了多尔衮,真以为吴三桂是一个又矮又黑又瘦又饱经风霜江南小老头。
她是颜狗,不见也罢:“你想办接风宴你办,我就不出席了。”
多尔衮挑眉:“你不想见就算了,我本来也忙,让多铎办好了。”
吴三桂没想到自己因为容貌平白错过了多尔衮的抬举,到底没吃上摄政王府的接风宴。
更倒霉的是,攻打宁远城的时候炮火纷飞,他在前线指挥,被宁远城误射的炮弹炸伤了腿,从此错失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到死都只是总兵,并未有寸进。
职场失意,情场得意,倒是他跟着多尔衮进京时在城郊偶然救下逃难的陈圆圆,两人互生情愫,缱绻一生。
这一世,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没有所谓的红颜祸水,也没有平西王和三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明玉的事业在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有了突飞猛进,说突飞猛进都谦虚,可以说一日千里。
等到多尔衮说的那个秋天,站在山海关上俯瞰万里江山红叶如火的不只多尔衮一个人,还有明玉。
战事早在夏天就结束了,宁远城的坚城利炮对上八旗炮阵根本不够看的,所谓的坚城被轰塌,利炮自爆的自爆,被爆的被爆。
不用搭云梯,不用爬城墙,直接用大炮轰开城门,骑兵杀进城去,不留活口。
要不是多尔衮下令保住山海关,山海关的命运不会比宁远城好多少。
可宁远城的惨状摆在那里,退守山海关的新任蓟辽总督差点吓尿了裤子。
想想自己的两个前任,一个被凌迟,一个被撤职,再想想死后还被追封为郡王的范文程和投降之后要啥有啥的吴三桂。
再看看山海关快要见底的粮仓,关内迟迟未到的粮饷、援军,和关外虎视眈眈的多尔衮,新任蓟辽总督决定投降。
可令人意外的是,多尔衮攻下山海关之后不再大举南进,派重兵驻守的同时只在附近一点点蚕食,速度慢到令人发指。
“你还在等什么?等李自成吗?”明玉将万山红遍尽收眼底之后,仰头问多尔衮。
“你还在等什么”这句话,类似的意思多尔衮在朝堂上都听腻了,可“等李自成”这样的判断只有明玉一个人想到了。
心有灵犀的感觉太过美妙,美妙到多尔衮又想亲明玉了。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护着明玉的后背将她抵在城楼里的墙壁上,亲够了才告诉她答案:“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么?”
蛔虫这个梗也是明玉起的头。
事情起因是多尔衮总能猜到福临的心思,他带福临的时候,福临基本不会哭。
可多尔衮很忙,总有会离开,轮到明玉带孩子,难免有猜不到想不到的,有时会把福临惹哭。
明玉觉得男孩子不能太娇惯,有时故意违逆福临的意思,福临哭就让他哭,什么时候哭累了自己就停下了。
有一次让多尔衮撞见了,多尔衮抱起福临耐心听他咿咿呀呀说着额娘让他吃菜,他不肯吃,额娘就不准他吃肉。多尔衮埋怨明玉跟小孩子计较,还说他小时候就不爱吃菜,福临这是随他。
随他没毛病。
明玉警告多尔衮,她管福临都是为了福临好,让多尔衮不要多管闲事。多尔衮却抱着福临振振有词,说儿子不是明玉一个人的儿子,他也有份,有人把他儿子惹哭了,他当然要管。
朝服都没脱,抱着福临坐在桌边吃饭,福临爱吃什么多尔衮就给他夹什么,然后跟福临商量着用肉汤拌了绿叶菜就着米饭吃。
福临偷眼看明玉一脸得意,明玉气笑了,嘲讽多尔衮是福临肚子里的蛔虫。
多尔衮问她什么是蛔虫,明玉贴心地把蛔虫的样子和生存环境给多尔衮讲了一遍,结果那顿饭两个人都没什么胃口。
明玉说她减肥,多尔衮说他陪明玉减肥,只有小福临在那儿鹦鹉学舌“回童回童”。
又是一年秋收季,又是一个大灾年,关内赤野千里,关外麦稻飘香,关内十室九空,关外炊烟袅袅。
多尔衮已经是大清的摄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玉再也不用顾忌什么将空间灵泉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明玉的山庄田庄几乎是逆天而行,丝毫不受任何灾害的影响,用空间灵泉培育的种子已经推广到大清全境。
如果说之前是盛京城外无饿殍,现在就是大清全境无饿殍。不但无饿殍,最穷苦的百姓家,不管是旗人还是汉人,到了年关家中都有余粮,再不用为生计发愁。
粮食大丰收,推动了互市的繁荣。
互市刚刚重启时,需要动用凤林大君从前积累的人脉,向各国广发英雄帖。
现在互市已经设置了严格的准入制度,交易范围、数量和时间必须符合皮岛互市的规定才能登岛交易。
原来的互市只有明玉一家,是单方面的买卖或者交换。现在的互市货品琳琅满目,是真正的多边互市交易场,基本恢复了皮岛当年的繁荣。
当然粮食在互市中依然是主旋律和抢手货,有些来晚了买不到粮食,或者囊中羞涩买不起粮食的,也会选择买些粮种回去。
这些神奇的种子能在大灾之年顽强地结出粮食,收成虽然不多,却也不至于让土地荒芜,让人们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只不过因为战事的原因,皮岛互市允许明朝参加,却不再向明朝售卖军粮,民间采购并不受限制。
于是产生了连锁反应,明朝官员家中酒肉臭,各地驻军营里人吃人,加剧了军队哗变。
哗变的军队能跑到关外的都跑来了,跑不过来的就近加入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不为别的,只为能吃顿饱饭不至于饿死。
与明朝相比,皮岛互市对李自成的农民军相当友好,允许他们不带货品只拿银子登岛买粮食或粮种。
为此,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给多尔衮写了好几封感谢信,感谢多尔衮和明玉?????对他们的额外照顾,并邀请多尔衮与他们合兵一处共同覆灭明朝,然后划河而治,黄河以北归多尔衮,黄河以南归李自成等人。
晚上躺在被窝里,多尔衮把李自成信里的内容跟明玉说了,问明玉的意见,明玉不答反问:“你是怎么想的?”
这些年相处下来,就算多尔衮行事多吊诡,明玉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摸出了一些门道。
多尔衮跟皇太极的处事风格截然不同,皇太极确定要做的事,通常不会征求别人的意见,只有犹豫不决的才会,多尔衮正相反。
心里犹豫什么,他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