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城市大脑穿越古代(基建)》110-120(第21/23页)
的是实践,欢迎大家多多试验,若是有机会,可以去试试国子监读书,尤其是陛下上的课,一定很精彩。”
下面的村民们,大嗓门道:“我们都把孩子送去扫盲班了,认识了不少字呢?”
“现在想去的人可太多了,变成了五个班也排不上号。”
“要是我儿子有这个出息,我肯定砸锅卖铁,也要供他去国子监念陛下上的课,不说有陛下那么厉害,有个十分之一我就满足了。”
和农的巡讲解开了不少农户的困惑,收获了更好的种植技巧,自然都是高兴的。
不过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事情,还是和农亲口承认的,他们这里可以一年两季地种植土豆。
虽然同一块田地不能连种,但是冬天这一部分多出来的粮食,本来就是意外之喜,加上原本就有的粮食,这样一年下来,可比原来一年的收获多多了。
和农在全国各地巡讲,一边将农业知识教给大家,一边为大家解决书中可能没有提到的东西,还趁着这个机会,在田里寻找可能有用的植株。
随着扫盲班的普及,农事书籍的全国发送,还有和农在全国巡讲,大家感觉原本有些轻飘飘的心,一下子变成实心,又沉稳又踏实。
不少在地里的庄稼汉感叹道:“原本只是每天跟着陛下的安排走,也不知道是为啥子,感觉要是没了陛下,咱还是只能种出原来那么多产量,现在不怕了。”
“现在还有什么好怕的,我都想明白了,明年自己试试。”
“陛下也说了,她用的是最适合大家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块田,要是我们弄懂了,再仔细照看自家的田地,说不定产量还能更高。”
家里的孩子认了字,自己也大概弄懂了为什么亩产会上升,明年说不定能种出更高的亩产。
眼瞅着要丰收了,不仅有吃不完的粮食,眼瞅着还能赶紧种一批土豆。
这样的日子可真有奔头!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难民们也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倒腾起有些落灰,有些破败的屋子,收拾荒废了的田地。
想着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也来个几千斤!将家里的粮仓堆满。
城静枫在这个时候,召丞相宰弘济进宫。将准备发行报刊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宰弘济想了想,觉得这个是这个掌握舆论和民心的好东西,于是道:“我这就去准备,在秋收之前将一切都安排好,第一版咱们就刊登秋收的情况,肯定振奋人心!”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18 22:35:19~2022-03-19 21:07: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梨窝浅笑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y 200瓶;小楼听雨、米粒 20瓶;Iris33 10瓶;南小白白、梨窝浅笑 5瓶;nnnnnx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第120章 6500营养液加更
报刊的事情看似简单, 其实有很多细微的地方需要注意。
不说别的运营上的事情,这一层层下去,人员方面的安排, 她还是信任宰弘济能够完成的。
要不然也不会单独找他来做这件事。
不过报纸想要吸引人,卖得动,还是要找到对应的受众。
比如专门针对一个年龄层, 一个群体的特定内容,会更有吸引力。
不过这对于现在这个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也没有必要细分那么多, 她是打算每期登报的内容多元化,包含面向不同的受众对应层次的内容。
城静枫叮嘱道:“虽然这看起来是个文人干的活,能让自己写的东西被全天下看见,但是绝不能按照文人的思路来做,一定要安排不同的人来选稿, 也要灵活每期稿件的来源。”
宰弘济若有所思:“分成几个大的板块的话, 针对百姓的板块, 相对来说肯定不能那么高深,甚至要通俗直白, 内容也要时刻紧跟百姓的关注点, 我会注意的。”
城静枫建议道:“可以选取自投稿件的方式,民间趣事,百姓自投稿件, 肯定比脱离的人强行去写更贴近生活。”
城静枫想到高考和各种考公机构赚的钱,于是又补充道:“可以请历年出科举考卷的考官, 讲一讲对于文章的理解, 他们都是大儒, 讲一些知识, 也足够普通考生受用了。”
宰弘济眼中划过一丝惊喜,这样的话,科举考生定会争相购买。
“此乃良策。”
两人在勤政殿商量了很久,城静枫提出各种建设性的意见,宰弘济主要是考虑到各种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个人有想法,一个人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
两相结合之下,古代版的报纸发行计划,很快就被制订了出来。
从几个大题材的确定,到每期内容的选取,再到每一块如何更好的吸引人持续的去买,最后到报纸形成过程中的印刷,发行等等一系列问题。
详细到每一个细节,看起来可执行性就很强,不会有别的问题。
宰弘济带着满脑子的计划,还有各种需要注意的点离开了皇宫。
一路上都在想,每一个板块应该请谁来坐镇,到时候执行起来的可能会遇到什么麻烦。
因为脑海中想着事情,所以面色很严肃。
不少官员听说了这个事情,都开始想他是为了什么这样严肃。
当被找上的时候,差点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摊上什么事情了,结果仔细一听,一股喜悦就涌上心头。
人员,印刷,选材,定版……各项事情都开始准备起来,慢慢步入正轨。
百姓们对这个事情一无所知,他们正积极的准备秋收。
京城附近的王家村。
在春天满怀期待领取了试验田中改良过的水稻良种,经过了一个春秋的辛苦种植,终于迎来了收获。
王村长站在村子中央,旁边站了好几个身穿官服的人。
一个巨大的石秤,摆在他们的面前。
原本要是官差在的话,大家可能有些紧张,甚至是害怕。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自从陛下上位之后,那些不好的官差好像慢慢消失,要么就是自己改邪归正了,要么就是被处罚了。
现在的官差啊,可不会像以前一样,不给孝敬就随便欺负人喽。
要是受了欺负,还能去官府告状,前段时间好像就听说有人告赢了。
百姓们不像曾经那样惧怕官差,反而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他们面前的那一杆秤。
不知道这个水稻会有多少斤?
要知道只要过了500斤,剩下的就是属于自己的部分了。
大家卖力的收割,身上的劲儿像是使不完一样。
很快大家就将自家看起来产量最高的田给收干净了。
王村张家的田,肯定也是要收的,他儿子第一个将稻谷收好。
然后凑到王村长身边,面色平静道:“爹,这有什么可高兴的,这顶多也就几百斤,人家土豆可是有两三千斤啊!”
王村长伸手推推他,将他推到远一点的地方。
“别搁我这捣乱,一边玩去。”
小王不服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