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我靠养殖发家致富

第63章 考试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靠养殖发家致富》第63章 考试(第1/2页)

    晌午将近,拒霜捧着花兴高采烈地从外头奔回来。

    花是她费了好大功夫买回来的装点屋子的,但是今儿的重点可不是这些花,拒霜掐着腰,神气十足地给苏音学外头那些人:

    “姑娘,他们一个个就这样儿,踮着脚,瞪着眼,眼巴巴地看着告示,都快把眼睛瞪到那张纸上了。一个个既不相信凭这考试能考到衙门里头当差,又不愿意错过了这个机会,一会儿精神振奋,一会儿黯然伤神,可真是逗死人了,谁看了都会乐。”

    苏音接过了花,点了点拒霜的脑袋:“你啊,好的不学尽学些坏的,他们只是欣喜若狂,都是可怜人。”

    拒霜抱着胳膊:“考上了就不可怜了。”

    拒霜算是看明白了,只有跟着他们家姑爷才有肉吃。这回考上的那群人,往后前途指不定有多好呢。可惜她不是男子,若她是个男儿郎,肯定不比外头那些人差。

    拒霜觉得自己不比旁人差,可苏音却希望外头那些准备考试的最好都有一技之长。夫君心中有大志向,虽未明说,可苏音也知道这通过考试取用人才的意义。只盼着他们考中之后能有一番大作为,好让朝中那些人,对夫君刮目相看。

    除了爱看热闹的拒霜,如今昌平县人人都在观望这场吏选。

    县衙已经在搭临时用的考房,看得出工期紧张,所以外观潦草了些,但不少人还是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若是真像那告示中所说的那样,只要考中了便能录取,且还是根据成绩高低,不分贵贱,不看出身,公平公正录取,那些愁于生计的人也就不必再烦心了。

    虽然去县衙里头当小吏,不能让人大富大贵,但好歹每个月的俸禄是按时发放的,且手头有这么一桩正经差事,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至于县衙里头的人说,若是做的好的话往后还可以当官之类,少有人信。

    什么人能当官?出身高贵的人才能当官,君不见县衙这群高官中间,哪怕最小的也是个地主乡绅家里出来的。普通人,谁能进县衙?能让他们当小吏领一份正经差事就不错了,当官儿……想都不敢想!

    崔朝听着他们家大人让人放出来的风声,心中总算明白,为何朝中那些人拼了命也要将大人弄出京城了。有这想法,注定与那些世家出来的势不两立。他们最希望选官的路子被自己牢牢把控,不能容忍底层百姓沾染毫分。而如今他们家大人的所作所为,恰恰是在挑战这一份权威。

    崔朝倒是挺希望他们大人能赢。真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有一天变得与寒门无异,究竟会是什么模样?

    县衙的考试规章基本已经定下来了,杨县丞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反正终究是补上了这个亏空。

    周律拿了钱,也就没有对此事再多做追究。

    其实他大概也知道里头的官司,周律在路上的时候就打听了一下昌平县,对昌平县的一切不说了如指掌,起码也算是多少知道了些。什么官官相护,必然是少不了的。如今这桩案子,多半就是上一任县令留下来的糊涂账。

    如今他走了,周律虽说找不到他,但也不能吃了这个亏。

    得了一笔钱,周律心情还算不错。

    不过杨县丞的心情就不甚美妙了。因为这笔钱,他先是在周律那边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又先后得罪了前县令跟刘乡绅。

    吃力不讨好,说的就是他了。可这事他又不得不做,否则县衙他是待不下去了。

    事成之后,他也没落到一句夸奖。若是按着杨县丞从前好大喜功的性子,事情是他办的,若是没有夸奖他肯定不服,但是这会儿他确实一个屁都放不出来。

    这两天县衙里头的动静这么大,上头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给了钱财支持,足见他们这位周县令跟温大人的关系有多亲厚。

    另一边,周律带过来的那等国书也由温廷善的长子温肃知送到了回纥王廷里头。

    原先出使大梁的那些使臣听闻对面来了国书,纷纷过去询问。这才得知大梁有意在边境设立互市,用来以物易物,他们可以用境内的良马,换取大梁高价的茶叶、瓷器、丝绸,甚至是盐。

    其实瓷器跟丝绸他们往常高价买来之后,基本都是卖给西突厥或者波斯商人,从中赚取差价,他们本国的民众甚少使用丝绸跟瓷器这种高档的东西,但是盐跟茶却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回纥人都得花上大量的钱,不远万里去大梁购置茶跟盐,西北地区多是旱路,且常见山路,往来运货也不便利。若是真能在凉州一带开设互市的话,纵然其中也有风险,但对他们来说,绝对利大于弊!

    但是有支持总有反对的,反对的人觉得,大梁苦心筹谋就是为了他们的良马,若是大良得了他们的马,回头翻脸不认人,转过身攻打他们,又该如何是好?

    先前那群使臣听到这些话,不由得笑了,站出来道:“你们也太想当然了,真以为大梁的马没有咱们的好吗?我曾去过他们在京城一带的马场,那些马养的膘肥体壮,不比咱们的差。那边有一位极擅养马的人,经他手养出来的马,个个都是好马。”

    有人不乐意了:“便是再好,也终究是劣等马。”

    “咱们倒是自持有良马,可那又如何?草原上比咱们好的马也不是没有。突厥人也有好马,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诸位觉得他们会不动心?等他们动心了,你们猜大梁还会让咱们加入?”

    回纥的葛民可汗见他们争论不休,自己也迟迟不能拿定主意。他们一直防备着大梁,害怕大梁拿到他们的好马,可是如今这样一笔生意摆在眼前,摆明了双赢的局面,这份警惕心早已所剩无几了。

    回纥王廷商议了一整日,大梁的使臣见他们迟迟不应,便准备离开了。

    葛民可汗连忙留人。

    温肃知通晓回纥言语,同这位可汗交流起来毫无阻碍,他道:“大梁兴建互市,只是为了结两国之好,咱们大梁也有好马,京畿道马场的马有多壮硕,贵国的使臣也是亲眼所见。如今设这一市,只是为了互通有无,各自便利,免去两国大笔的开销。”

    葛民可汗面露挣扎。他自然知道这道理,只是中间会不会有诈呢……

    温肃知又话锋一转:“可惜那互市已经搭起来了,若是不开,未免浪费。贵国既然无意与此,那大梁也只能另寻他国了。”

    葛民可汗试探性地追问:“贵国还有意谁?”

    温肃知笑了笑,道:“其实有意于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先看明白个中好处。朝廷派了本官前往回纥,未必不会派遣旁人去仆骨等部落。大梁只想结一国之好,并不愿意多生麻烦,所以这名额只有一个,自然也是先到先得。”

    葛民可汗还在琢磨这话究竟有几分真假,就听温肃知道:“不过贵国的态度本官已知晓,本官明日便回程,将此事禀报上峰。互市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并不强求。此事不成,往后还有合作互利的机会。”

    说罢便欲走。

    葛民可汗立马慌了神,本还想再琢磨,这下彻底不想了,一口答应。

    温肃知脚步一顿,心里松了一根弦。

    必要的时候虚张声势一波,还是极管用的。

    别看温肃知说得这般硬气,其实他们除了回纥还真没有更高的合作对象了。如今能定下,皆大欢喜。

    此事是可汗拍板,余下诸人纵然还有些迟疑,但到底没有再说别的话了。

    温肃知又留了几日,与他们将互市的事情细细地说清楚,他虽没走,消息却传回了凉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