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我靠养殖发家致富

第74章 开厂(捉虫)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靠养殖发家致富》第74章 开厂(捉虫)(第1/2页)

    周律一声令下,众人唉声叹气地动了起来,歇了那放假的心,继续回去当牛做马。这中间,恐怕只有吴老三一个人是真的精神饱满,踌躇满志了。

    吴老三如今壮志满满。他在县令大人跟前做出的努力,县令大人都看在了眼里,并且对他委以重任。知人善任,这是上一县令定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吴老三不傻,他甚至看的比谁都要清楚。

    县令大人在京城里头的靠山绝对不少。就连温知府,也不过只是其中之一,兴许还是朝廷那边安排过来帮忙的。县令大人来他们昌平县,看起来似乎是被贬,但实则绝对是想要做出一番功绩的。恰好他也想做出一番事业,跟着他们县令大人,总不会出错。吴老三不仅自个儿上进,他还给自己手底下的一众小弟们加油鼓劲儿:

    “都给我机灵点儿,别犯傻!咱们只要跟着县令大人勤勤恳恳将事儿做好,早晚都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县令大人的前程,可不仅仅只在咱们昌平县。”

    有人听着这话笑了,虽然说这话也有几分道理,但是:“就算县令大人有朝一日高升了,还能带上咱们不成?”

    “糊涂!”吴老三横了他一眼,“你是去是留,还不是得看县令大人的意思。他便是带几个人回去又有何妨?即便是留下,也自有你的容身之处,看县令大人铺起来的摊子,哪个不要能人顶上?戏台子都给你搭好了,就看你有没有本事上去唱了。”

    吴老三这话糙理不糙,其实不过就是这个道理。

    众人被他这么一说,还真的有了些动力。

    吴老三的际遇他们看在眼里,从前也不过就是跟他们一样的小吏,如今几乎成了他们县令的左右手,除了崔侍卫、李主簿,也就吴老三最受县令大人的器重了。这器重可不是口头上的器重,光看他手底下管着的人就知道了,如今在吴老三手底下待着的,足足有二十好几呢。

    周律风风火火地带着人选好了地址。就在城郊附近,这是县城的下风口,又有一条河流经过,地势平整,是块难得的好地方。

    将两座工厂建在这儿,既不会污染了县城,等回头修好了路,来回往返也相对便利一些。

    周律本来还想新建学校的,可这件事情不能操着过急。那学校建起来就是个无底洞,不仅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反倒还要掏空县衙的积蓄。学院建也能建,前提却是他们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靠朝廷补贴肯定是不切实际的,朝廷若是有钱,也不会连马都快买不起了。靠朝廷,还不如靠他自己呢。

    县衙跟关市两处的人都一股脑的动了起来。

    关市里头的商贩们听说两座工厂要建在他们这附近,日后做好了东西还在市场里头卖,不由得喜上眉梢。他们原就害怕这关市闭了之后,商业铺子会没人光顾,若是长长久久地经营下去,自然也就不缺人了。

    兴许,往后还能成为昌平县最大的胜迹呢。

    因暂时不缺钱,周律监工时,用料都是好料子,里头的各项设备也都精细打磨,精益求精。

    温肃知也没走,仍在帮忙。

    温大人写信催了好几次,府城那边每日也有不少事情要忙,温肃知从前就是他父亲的左右手,如今一只手没了,温大人总觉得不妥,所以每每来催,光周律看到的就有两回。不过,温肃知似乎更愿意留在这儿。

    催久了,温肃知才不紧不慢地写了一封书信寄回去,还告诉他父亲,自己在昌平县尚有事要忙,过些日子再回,不必挂念。

    温大人看到这回信,觉得自己快被孝顺死了。他在昌平县能有什么事情要忙?不都忙完了?他的事儿要紧,还是府城的事情要紧?

    然温肃知不愿意走,温大人这个当父亲的也没办法。

    周律对温肃知印象极好,这回的茶马互市能如此顺利,倒是多亏了他。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不管到哪儿都格外受欢迎,如今对方愿意留在昌平县,周律求之不得,尽可能地好吃好喝地待着。

    他才不管对方是为了什么留下,反正只要一日还在这里,就能帮他一日的忙。

    温肃知并没有推辞这些活,反而甚是主动。

    他跟着他父亲中规中矩地过了二十年,未曾遇见什么有趣的人,也未曾做过离经叛道的事儿。他们父子二人经营着这凉州府,但是凉州属边境,乃军事重镇,他们从前只顾着守好关口,并没有多少精力为民生筹谋。然这位承平侯来昌平县之后的所作所为,却让温肃知隐约觉得,兴许他们之前一直做错了。

    如今他只想看看,这位特立独行的周大人,究竟能走的多远,又会给凉州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周律对温肃知极为信任,凡是他沾手的事情,也必让温肃知掺和几脚。

    工厂雏形有了大概之后,周律还跑去给他娘子献殷勤。

    这羊毛技术是他娘子琢磨出来的,如今虽有羊毛制品,但大多都是羊毛毯子之类,且做工粗糙,羊毛颜色并不显白。他娘子为了给十二皇子做一个白得鲜亮的小马,翻阅古书,自己动手,最后竟无师自通,捉摸以石灰水给羊毛去油脂的净毛之发。净过之后的羊毛,柔软,色白,乃上上佳品,且听她娘子说,净毛之后不管是弹毛还是纺纱,都会方便许多。

    周律就是看中了昌平县羊多,才觉得这羊毛制品大有可为。

    他过来寻时,苏音尚在铺子里。

    前些日子,苏音已经将铺子开起来了,并不太忙,只是时不时地会过去看顾一下,其它的自有拒霜照应着。如今城里有头有脸的都知道,县令夫人在城中开了一间点心铺子,那里头的东西好吃得绝无仅有。他们活这么大岁数,也从未见过这样的点心。许多人暗暗猜测,这应当是京城里头传过来的,或是师承宫里头的手艺也未可知。

    苏音听他们提起过这些,却也没有否认,这点心是谁琢磨起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做生意格外顺遂。

    县城不像是京城。

    从前在京城里头经营铺子的时候,总会有些人上门挑衅,说些不中听的话,便是苏音不想与人计较,但是总听这些,心情多少会受些影响。如今却不同了,夫君在昌平县是实打实的一把手,并没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跑到她这来说三道四。

    生意做的好,苏音才有时间琢磨别的,譬如她给萧琮做的那个玩偶小马。

    这本是苏音私下随手弄出来的,待听她夫君说,往后要将这手艺传给昌平县所有女眷,让昌平县产的羊毛玩具卖到大梁各地时,苏音还有些哑然。

    许久,等周律说完了,苏音才开了口:“不过是个寻常的物件儿,真会有人愿意买?这若是做出来,造价也不低。”

    卖出去则更贵。

    周律哂笑:“女人家和孩子总会喜欢的,他们的钱最好赚。”

    苏音眼神从周律身上移到了地上,淡淡地说:“让我去教她们吗?”

    周律坐了过来,道:“自然了,娘子这般聪慧,除了你,还能有谁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

    苏音迟疑,她其实也担心自己做不好。

    周律对苏音,用的从来都是鼓励政策:“我领着那些男子经商办学,娘子你就领着女眷开好这间工厂即可,等她们都学会了,也能给她们添一份收入。这年头寻常男子都生计艰难,况且是女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良师,再没有人比娘子更合适了,毕竟这县城里头可找不到像娘子这样温柔善良的好老师了。”

    苏音抿了抿嘴,半晌还是笑出来。

    周律正经道:“我就当你答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