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穿越快穿 > 拒绝日薪百万,顶流他只想上学

第 66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拒绝日薪百万,顶流他只想上学》第 66 章(第1/2页)

    楚孑听完这话恍惚了片刻。

    这些消息他作为外院的果然不知道!

    这些老教授都是什么人?都可以说是华国考古学的奠基人物了!

    哪怕是他这种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因为看书不少,也都知道这些人的存在。

    而对于历史系本身的学子来说,他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啊。

    怪不得史佳妤会说“就算考不上,能面见偶像也值了”。

    想来来这的几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带着这样的心理吧。

    而楚孑也在此刻才认真打量起同样来面试的“对手们”。

    很快,他发现除了史佳妤之外,其他的都是人高马大的男生。

    史佳妤似乎看到了楚孑的眼神,大大咧咧解释道:“你也知道,考古学的未来会很辛苦,所以虽然整个历史学院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但考古专业的女生却比男生少了很多。”

    楚孑点头:“是的,但也有些女性考古学家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比如郑振香教授,她就是华国第一代的女考古人,而巧合的是,中国有史以来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穴就是被她发现的。”

    史佳妤睁大了眼睛:“没想到你竟然知道我偶像的事迹!妇好将军可以说是殷商时代的大女主了,而郑振香教授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能脱颖而出,真的非常了不起,而且她不只是发现了第一位女将军的墓穴,还发现了其中很多能体现殷化发展水平的铜器,比如三联甗、偶方彝、大铜钺……”

    旁边一位高大帅气的男生看史佳妤滔滔不解起来,笑着摇摇头:“楚同学,你真不该开这个腔,你看史佳妤她说起来就停不住了。”

    史佳妤不好意思道:“对不起,我话太多了。”

    “挺好的,”楚孑也跟着笑笑,“我来之前我的朋友还跟我说,担心学历史的人会比较内向沉稳,没想到你们的性格也都蛮有意思的。”

    “是啊,难道学历史的就都是老古董啦,”那个男生悄咪咪道,“我们学院还有个老师是女装大佬,还有个教授以前是花滑大佬……”

    楚孑苦笑:“我们也有猫奴教授和特别喜欢头部养生的教授。”

    “我叫马思远,”那个男生伸出手,“是世界通史二班的,但对敦煌考古很有兴趣,希望我们未来能成为同学。”

    楚孑握了握他的手:“没问题。”

    马思远看向史佳妤,叹了口气:“你可能不知道,这位同学的父亲就是敦煌考古界目前响当当的一把手,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来吃这考古的苦。”

    “怎么啦,”史佳妤一脸不屑,“女生就不能学考古啦?”

    马思远摊开手:“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考古比较累,这不是怜香惜玉嘛……”

    “我想马思远同学的意思是,学这个专业和性别也没有关系,”楚孑帮忙解围道,“只是和体力有关系,既然史佳妤同学觉得自己体力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啦。”

    史佳妤认真点点头,拍了马思远后背一下:“没错!”

    马思远向楚孑投来了感激的神情:“我就是这个意思……”

    楚孑知道马思远没有什么坏心思,于是赶紧把话题转移走了。

    三人又八卦了一阵学校里的教授,距离迅速拉进了。

    很快,马思远和史佳妤就都分别被叫进去面试了,从二人出来时的表情来看,应该发挥不错。

    “楚孑同学,请你进来面试吧。”一位负责的老师念出来楚孑的名字。

    楚孑深吸一口气,走进了教室。

    教室很大,甚至显得有些空旷,但竟然满打满算坐了十几位老师,足以显出对这场面试的重视。

    而给楚孑带来最大压力的,是前排的三位,正是刚刚马思远和史佳妤提过的三位大佬弟子,他们前面的名牌分别写着“郑元达”、“富泊琴”和“屠銮”。

    三个人他都在论文中看过无数次了。

    说是当代最强的考古学天团也不为过。

    于是楚孑站上了讲台,认认真真鞠了个躬:“各位老……教授好,我是楚孑,来自社科学院,是一名大一学生。”

    楚孑都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种最简单的问好环节嘴瓢。

    他本来想说“老师好”,又觉得在座的应该都是教授,结果就说成了“老教授”好。

    郑元达教授当即咧嘴一笑:“我们有那么老吗?”

    楚孑赶忙解释:“没有没有,各位看上去都很年轻。”

    郑元达教授摸了摸自己的脸:“我们这种年轻时候天天下工地的,也没涂防晒霜,竟然还年轻吗?”

    楚孑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但富伯琴教授开了口:“老郑,你就别逗人家了,本来就紧张。”

    郑元达教授挥了挥手:“好啦好啦,开个玩笑,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楚孑这才松了口气,赶忙说道:“我今年十九岁,一直都很喜欢历史,之前看的书比较杂,是从近期才开始系统的学习的。”

    这话说得不假。

    上辈子他看历史书主要当成故事来看,并不像这辈子开始做研究找资料那么系统。

    “哦?”郑教授来了精神,抬了抬眉毛:“看的书杂?都看过什么?《二十四史》都看过吗?”

    《二十四史》算得上是历史系的入门必读丛书。

    名字叫“二十四史”自然涉及了二十四套书,最早的一本记载着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即约公元前2550年,而最后一本则是写到了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

    包括著名的《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等都在其中。

    加起来林林总总,约4000万字。

    楚孑点点头:“读过。”

    “都读了?”富教授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你这个年纪能把《二十四史》读完,算得上是厉害了!”

    楚孑不好意思道:“《二十四史》是非常磅礴的华国史,我也只是都翻看

    过,没有精读。≈rdo;

    虽然没有精读?[]?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但楚孑也七七八八把这些知识记在了脑子里。

    不过这话没太大必要在这种大佬面前说出口。

    “大家都和你一样,如果不是研究某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基本不会精读的,”郑教授又问,“除了《二十四史》呢?还读过什么书?近现代学者的书籍读过没有?”

    “之前刚读完顾颉刚的《古史辨》,最近比较沉迷王国维先生的书,比如《古史新证》等等。”

    郑教授笑了一声:“你专挑这两本书来读也算是有点意思,是因为要来面试才读的吧?”

    楚孑也没隐瞒,如实答道:“确实如此。”

    郑教授想了想:“那这两位对于古史的学术观点都是什么?”

    “顾颉刚、钱玄同先生等人在华国新文化运动之后创立了古史辨派,当时是开天辟地般的存在,他们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开始质疑历史、质疑古籍中的记载。”

    “比如对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统统推翻,三皇之说有八种五帝之水说有六种,哪种是真的呢?顾颉刚先生通过大量在古籍中交叉对比,认为都不是真的。他主张‘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可以说的上是我国‘考据学’的第一人了。”

    “也是因为有顾颉刚先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