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200-2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200-210(第7/22页)

把握住他所需要的结果。

    比如,他想拉江州兵参与战局,用阚衡去与太子交涉,袁芨先站在朝局的立场上,不支持也不反对,闻关莫一派则为了稳住目前局势,不让五皇子因为江州壮大,而发表反对意见,皇帝是闻关反对的,他偏要赞成,自然指使黄铭焦站队阚衡,袁芨一保皇党,自然也会跟着站,太子性格本就自大,一见附庸示好己方的阁臣竟然过了半,连父皇都站在了他这边,对于五皇子禁闭解除的担忧即刻一扫而空,最后再由段高彦出面,一举定鼎了他接纳江州朝贡,释放五皇子出府,以及江州出兵荆北的事。

    可以这么说,除了武大帅在皇帝心中的芥蒂与忌惮抹不掉,无法轻易左右皇帝心思以外,其余大概的朝局走向,只要凌湙愿意想,多数都能隔空操控,且操作余地巨大。

    段高彦借助凌湙的力量摆脱掉闻关二人的掌控,也终于从阚衡嘴里得知,数年前的那一个夜里,他就见过操纵幕后一切的凌家子,此时再去看他名义上的关门弟子凌誉,便也不觉得怎样惊艳了。

    五皇子在江州兵船停靠东陵江岸,户部到银三百万两后,终于踏出了封印多年的府邸大门,重现天日般,站在府门前仰脖呼吸气,而江州豪族势力党羽代表,则敲锣打鼓的带着喜宾上门,恭贺他重获自由。

    江州豪族不属于朝野任何一方,他们只属于自己,每朝都会往宫中进献贵女,整个豪族血脉里,不遑于有前朝皇血,大势有利于己方时,他们会推出皇族血脉一争天下,大势不利于己方时,他们便会蛰伏,用皇族血脉作为诚意,敲开新朝的特权门路,一代叠一代的,就这么长久的将实力保留了下来。

    不外乎当年武景同去江州相亲,却相不上,好女容易往里嫁,但江州的贵女却大多属内部消化,每朝往京中联姻的,嫡出嫡支根本没有,嫡出庶支,庶出嫡支,便是他们最大的诚意了。

    老牌的世家勋贵皆知,江州嫡出嫡支的贵女,堪比皇子公主待遇,他们为了保持血脉的纯净,根本不会往外配。

    五皇子母妃曾去信母族,想替儿子求一个嫡出嫡支的贵女为妻,结果,呵呵,皇帝妃子又怎样,照样被母族的回信气吐血,只象征性的给了个庶房的嫡女当侧妃。

    她自己就是这么个身份出生,母族如此警示,也是在提醒她注意分寸。

    十年,为了能让江州那边捞出五皇子,她把正经的皇子媳给压没了声,捧出了个掌管皇子府中馈的侧妃,闹的五皇子正经岳家与之决裂,终于等到了江州母族出手捞人。

    凌湙既然知道江州地势的重要性,自然一直关注着那边,在嗅到那边有异前,就让虎牙手中的丐团线人,将消息送给了段高彦,尔后不出所料般的,段高彦取得了五皇子妃娘家的信任。

    他惯于后宅伎俩,联系凌湙给的消息,一下便敲中了五皇子岳家的痛点,五皇子妃无宠无孕,被婆母和侧妃欺压的几乎查无此人,江州势力一起,更不会有五皇子妃的活路,必然是要让位于侧妃的。

    皇家无和离休媳之举,侧妃想上位,正妃必须死,五皇子的岳家受了这些年的气,哪肯放着让女儿去死?有了当朝首阁的参与,最后鹿死谁手还不定呢!

    所以,凌湙为保证能让段高彦与五皇子对立起来,帮他搅浑江州局势,就必须得保证段高彦的族人平安,尽管段高彦自己可能都不在乎那些族人,可世人的口舌不允许他作壁上观,为免形势迫着段高彦表态,让段高彦有可能会借机反水,凌湙就得先替他将隐患掐死。

    仕大夫以孝纯治天下,段高彦官再高,也不敢将刀明着指向族中那些,曾经苛待过他的长辈族亲,连妻子都不能自主选择,这就是原因了,但凡他敢与本家撕破脸,都不至于有现今的名声,以及后来那些疯狂的事。

    凌湙为谨防他顺水推舟,像摆脱闻关二人钳制那样,摆脱自己,就得先他一步的安置好他的族亲,还能以此为凭,揪着不让他寻机反噬。

    有他的族人在手里,进可令他继续配合合作,退亦可成为施恩的手段。

    段高彦想找族人报复的心,一日未忘,凌湙完全有能力,帮他将族人静悄悄的消失在战火里,所以,才说拿了他的族人,是进可攻退可守的计策。

    五皇子解禁,不仅二皇子警惕,闻关二人亦生警惕,凌湙想要促使闵仁遗孤出京,一个阚衡还不够,作为老师的段高彦若也支持,闻关二人再如何反对,亦是无用。

    袁芨作为正统的皇族拥拓,在五皇子解禁后,立即起朝议替六皇子求恳,为增加己方筹码,以推动凌誉出京为由,要阚衡附议朝议,段高彦看热闹不嫌事大,也跟着一起附议,于是,在五皇子解禁三日后,六皇子也从北宫中移出,恢复皇子身份。

    京中愈发热闹,情势甚比十年前更紧蹙,而盖有武大帅印信的战报,被八百里加急快马送进了京。

    朝野震动!

    皇帝一直捂着按着,不予世人知的内情,被凌湙一把扯开在了世人眼前。

    两国安逸,和平交好的遮羞布尽碎,此时才有人反应过来,对啊~,东郊马场的人呢?马呢?

    当真是一根毛也没见回!

    原来如此!

    竟是如此!

    如此,便也能解释得通,皇帝为何连下数道旨意催动武大帅,出兵讨伐暴民匪患的真实意图了。

    竟埋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意。

    武大帅的信被上陈朝议,内里因由垒实详尽,百姓之惨,民义的起始由来,至最后如何走形成为叛国之民,写尽了内中官逼民反,形势不由人之态,阚衡为显此信内容的悲悯,特找了个声情并茂的老翰林宣读,一场朝议下来,个个红了眼眶。

    只有皇帝太子,急赤白脸的摔了御案上的砚台。

    “臣请命,带兵出征。”五皇子低头上前,红着眼眶,一副爱民惜民之意。

    “臣请命,愿带兵讨伐凉羌。”六皇子亦随之跟上。

    “臣请命,愿为监军,替陛下去往武大帅军中,一探虚实。”当朝最年轻的状元郎,也随之出列。

    205. 第二百零五章 我说能一箭三雕……

    凉羌部自得了荆北以西的城池土地后, 并没有将王帐迁至此,他们只留了西线当时官署所在的主城区, 将之改建为西炎城,由凉羌部的贵族王子轮流执掌,每半年换一次岗。

    接壤荆南线和保川府的地方,被他们整个夷平,空出二十里地的跑马场,而内中原住民们,则被他们裹挟着迁至西炎城内,成为最低等的奴隶。

    西炎城就似一只倒置的大肚口袋,窄小的口部紧临荆南线和保川府,正中央处有一条小道可通东陵江侧的南川府, 被荡平的二十里无人地上, 则竖起了高高的城墙,城墙以内的地方, 除了一座新建的王庭, 和沿王庭两边雁翅而建的各将军勋贵府,整个西炎城内, 再无任何可住人的房屋。

    他们仍照着本族的生存习惯,拆了所有原住民的房子, 建起了毡包, 而那些失去了房屋的大徵子民, 则被像猪狗似的,圈禁在他们的栅栏里,只在做活时被拉出来。

    所有荆北西线以内的百姓,在城池被划拨给了凉羌部后,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以及可栖身的住所,人身自由荡然无存。

    执掌西炎城的凉羌王孙大将们,把可耕种米粮的土地,全部荒置成了杂草地,因为这样就可以供养更多的牛羊,以及放马跑山。

    酉二在去武景同身边前,一直在做着摸底西炎城的工作,番云与之交接后,又继续这项任务,直到今日,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