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福宝小娇妾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福宝小娇妾》30-40(第27/29页)

,把自己知道的往外掏了掏:“这位陶公子,是个瘦小的白面书生,说是十七了,瞧着跟十四五一样。”

    他帮王爷传话时,在外头见到过。

    汤幼宁记下了,回屋后给朱伏梅写信,原话一字不漏传给她,让她再等等,尚且不止陶公子有无婚约在身。

    谁知朱伏梅等不住,一听是白面书生,隔日就递帖子过来,说要来找汤幼宁玩玩。

    实则,是想着能不能在摄政王府偷偷看见一眼。

    汤幼宁犯难了,问秦婆子道:“今日王爷要接见这群人,朱娘子过来合适么?”

    “按理说是不合适……”秦婆子没想到朱娘子这样大胆且心急。

    该说不说,不愧是与乐萝县主一类人?虎得很!

    湘宜在一旁笑道:“若是在庭院里假装偶遇,远远隔着,别正面对上,想来可以。”

    “可以什么?”湘巧摇头道:“都不知道陶公子的底细,确实太急了……”

    汤幼宁不知如何是好,最后秦婆子道:“也就看一眼,不妨事,大街上明目张胆看的人还很多呢。”

    茶楼香铺,泛舟游园,男女大防并没有那样严苛。

    若是朱娘子没看上,也就不需要进一步了解陶郎君的底细了。

    汤幼宁觉得奶娘说得有理,便让朱伏梅过府来了。

    在湘宜的建议下,她选了蓬涡亭,就在前院,但靠着湖泊,想来不会与外男正面遇见。

    远远看一眼也就是了。

    朱伏梅来得准时,穿着水红色袄裙,发间一朵芙蓉花簪,眉间贴了一片花钿。

    汤幼宁觉得很好看,像个小仙女!

    这话把朱伏梅逗得掩唇一笑,“还是头一回有人这样夸我呢!”

    她上手搂住汤幼宁,往她胸前贴贴,“圆圆真好,比乐萝好多了,今日我没告诉她,怕她那张嘴坏我姻缘。”

    乐萝对读书人带有偏见,要是跟来了,只怕看见陶郎君第一眼,就先把人批评一顿。

    汤幼宁是个老实人,道:“你不告诉她,她知道后要骂人。”

    朱伏梅不怕:“骂得多了,皮糙肉厚,哼哼。”

    秦婆子让人在蓬涡亭摆了一个火盆,烤着小糯糕,烹一壶茶水,再摆上菓子若干。

    亭子周围的竹帘放下,叫两个小娘子在亭内待着。

    若是外人路过,看不清里面的人影,内里却能打量他们。

    汤幼宁这点小动静,瞒不过薄时衍的耳目。

    他招来苒松询问:“她准备干什么?”

    苒松笑着回道:“朱将军府上的小姐过来了,与汤姨娘一块在蓬涡亭玩呢。”

    “朱卫平家的?”薄时衍立即知道了她们的用意。

    眼皮也不抬道:“是不是还问你打听了人?”

    苒松一听直乐,“主子英明!这都猜到了!汤姨娘询问了陶公子。”

    薄时衍不是猜到的,不过想起秋闱之前,汤幼宁嘟囔去看人榜下捉婿。

    秋闱过去这么久,也没听说朱卫平家里有喜事,可见是没捉成,捉到他王府来了呢。

    “陶迟?”薄时衍恰好知道他,淡淡道:“孙大人有意择他为婿。”

    他这么一说,原本就有所猜测的苒松,顿时也懂了。

    苒松为人机灵,也不敢对小娘子的事多嘴,笑道:“王爷有吩咐,小的这就去传话。”

    他颠颠的去跑了一趟蓬涡亭,叫湘巧知道,陶公子尚未婚配,且已经有朝中大人盯上他了。

    附带还有陶迟的排名也一并送上,秋闱的名次是二百七十八。

    湘巧得了准话,立即传递给亭子里的两位娘子。

    朱伏梅听了,道:“年纪轻轻,二百多也不低了。”

    科举一道,哪有那么轻巧,能够榜上有名就已经很了不起,也不是非要名列前茅。

    往后为官,要是做出实绩,不是没有高升的可能。

    汤幼宁不懂这些,说不上什么。

    只道:“王爷为何知晓孙大人看中了他?”

    湘宜闻言笑道:“许是无意中听见的?”

    这事儿,朱伏梅立即有所联想,低声道:“乐萝说,虞蘅风的师座想择他为婿被拒绝了,好似就是这位孙大人?”

    乐萝讨厌姓虞的,骂他们一家子白眼狼。

    虞素音在宫里失态,回去后乐萝就跟她爹告状了。

    出乎意料,她爹并没有怎么生气,不过给虞素音下了禁足令。

    也不知是不在意,还是顾及虞家在朝中有人。

    虞世新做了官,虞蘅风秋闱的名次很好,多少要给他们一些脸面。

    汤幼宁对虞蘅风没什么印象,真要说,那就是会想起自己卖画得来的三百两。

    道:“他拒绝师座,可能得罪人了,孙大人要拿下的这位陶公子,应该也很优秀。”

    两人谈论了几句,坐下喝茶吃糕饼,耐心等候。

    也没有多久,便见苒松领着几个男子从前边路过。

    薄时衍日理万机,接见他们询问几句,不会耽误多长时间。

    因为有提到过,十七岁的陶迟身量瘦小,尚未完全长开,看着跟十四五似的,人群中好分辨得很。

    朱伏梅一眼就瞧见他了。

    “那人就是陶迟?”

    “应该是吧。”

    汤幼宁也透过竹帘的缝隙观看,小郎君五官端正,果然是个白面书生。

    他们不知道自己被人暗中观察了,跟着苒松路过,不做停顿,很快便离开王府。

    人走后,朱伏梅一脸若有所思。

    汤幼宁问道:“你要捉他回去么?”

    朱伏梅略一迟疑,反问道:“你觉得此人如何?”

    一面之缘,正脸都没看清,汤幼宁一摇头,“我不知道。”

    朱伏梅这会儿后悔没有通知乐萝了,道:“应该需要她毒舌点评一番才是。”

    不过也不着急,她对陶迟知之甚少,还得派人去多加了解。

    ******

    事情进展极为顺利。

    前来献策的其中二人,来自于北地,对那边的环境气候极为熟悉。

    他们分别推荐了几种易存活的树木,植树造林良化土壤,冬日还能砍下当柴烧,成为热源之一;

    粮食类不外乎豆类薯类和小麦,以及目前还不普及的玉米土豆。

    玉米和土豆是舶来品,许多人不曾见过,薄时衍把司农寺卿叫来协助跟进此事。

    确定可行后,文书颁布下去,跟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一起送至北地。

    今年是赶不及耕作了,却可以为明年开春提早做好规划。

    若是能把粮食和树木大面积种上,兴许明年,北地百姓就不必指望朝廷这点援助了。

    杯水车薪不说,地方官员难免有小偷小藏,遇着持续大暴雪,每年都得冻死好些人。

    因着告示赏金的缘故,京城百姓都知晓摄政王在替北地谋划。

    纷纷称赞不已,解决了百姓们的温饱,那是一件极大的功德呢!

    就连那些积极参与响应的读书人,也备受好评。

    人们就喜欢这种,读书不为中饱私囊,而是为了给天下人谋福祉。

    甚至,不知道是谁牵了个头,引领着京城的富商实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