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80-100(第13/36页)
的问题是,等黛玉崽出生,我还要慢慢养娃。
感谢在2023-05-21 17:30:56~2023-05-22 09:46: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只在晋江看红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初夏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0 ? 第九十章
◎“别担心我,担心你们”◎
第九十章、“别担心我, 担心你们”
拟旨?拟什么旨意?
吴知州被圣上的话弄得一头雾水,满肚子疑惑憋着心慌,不敢多问。
战战兢兢从勤政殿出来, 慢悠悠晃荡许久,见吏部侍郎出来, 凑上去。
那人对吴知州客客气气的, 吴知州年岁大, 从长幼来说, 不能是失礼。
“吴大人。”
吴知州也迎上去,小心问:“下官愚钝,不知方才, 圣上说的……是什么旨意。”
侍郎大人一笑:“两淮盐政有缺,圣上钦点林如海林大人为两淮巡盐御史, 刚好大人上京述职, 请大人来谈话。”
两淮盐政,这可是个肥缺!他就说林如海这小子是有福之人!
见林如海眼看也要升迁, 吴知州心里挺高兴,忙又拜下去:“多谢大人指教。”
那人又笑道:“恭贺大人得迁。”
吴知州端着样子,压住面上的表情,一派老成持重的模样, 满心欢喜的回去,这回来京日子还真是不错, 就连遇到的宫人都比以前的客气,还是步步高升的好啊!
吴大人回到下榻的住处,让下人赶紧泡茶端点心来。今日一早就要往皇宫里面去, 他害怕御前失仪, 一口水也不敢喝, 往宫里走一趟回来,那是又渴又饿,一屁股摊在圈椅上不想动弹。
随从赶紧捧上一壶茶,吴大人渴的慌,顾不得仪态,直接拿着一巴掌大的小茶壶对着壶嘴儿灌。
一直灌下去半壶茶水,吴大人才惬意咂咂嘴: “哎呀呀,你家大人今日也是投桃报李,做得一件好事!只可惜……”
管家上前,端上来一盘子糕点,各色花样子,做的比泸州城精致:“大人为何可惜? ”
吴大人抱着手,笑嘻嘻的:“林大人升官了。”
这么一说管家就不懂了,分明是一件好事,大人瞧着也高兴,怎么就可惜,管家问:“大人来京的路上不是说,要向朝廷说林大人是个好官,现下大人和林大人都升官,可不是一件大好事,大人可惜什么?”
吴大人眉头皱起来,白色胡须一颤一颤:“你不知道,若是在朝堂而言,林大人这个官升的再好不过,他也当得起,只是对于百姓而言,便不是好事了!遇着地方父母官,是百姓的福气。”
吴大人说的是实话,朝廷其实很远,一地的百姓就是仰仗着一地官员的良心,端看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管家顺着杆子爬,恭维起来:“大人和林大人都走了,对庐州百姓真不是件好事,谁知道下面一个知州,是什么脾性,不知林大人升了什么大官,大人说给……”
吴大人忽而白了管家一眼:“别多问,以后你家大人身边打探消息的人多着,管住嘴。”
“是。”
说完又咽下去两块糕点,一块像是红豆馅儿,一块吃不出是什么食材,甜滋滋的,很对吴大人胃口。
吃饱喝足的吴大人缓过神,忽而又想起来一件大事!
“不对啊!大人三年期未满,何人顶替……”
照着惯例,当官的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三年任期将满时就要往朝廷递上去折子,升官还是贬官,要么就是留任,都要看朝廷的意思。
就想他这会儿能进京城述职,是上面的公文到了,他才从庐州动身。
林如海到庐州,明年才满三年呢!听圣上的意思,马上就要把旨意送过去?
半道儿上的,哪里又弄出一个新知府走马上任,难不成两淮巡盐御史也和先前那个倒霉县令一样,在任上一命呜呼,等着人收拾烂摊子接班。
这么一来,林如海升官接到不是好差。
吴大人这点治理地方的自信还是有,先前他交给林如海的庐州,虽然有张氏族人这等地方豪强,总体还算太平。
和银子牵扯最易出事,可况还是盐。盐和铁,沾上一点都是肥差,也是历来砍头最多的职位。他好像替林如海高兴的太早了……
朝廷的旨意飞也似的传到庐州城,庐州府衙的通判和各处文书,皆来恭贺林如海,一面又念着吴大人好命,都这把年纪还能升官,管着山东道的粮运,也算有个实权的差使。
当然最好命的是林如海,本朝的两淮盐税涵盖江南东西两路,税收历来丰厚,若不是圣上心腹,怎么能放心安到这个位置?
这位林大人哟,还真是来庐州镀金的,怪不得大人一份折子入京,吴知州就连升两级。若是林如海还能呆上一段时日,他们必定也能沾光。
可惜啊!真可惜!
林如海接到旨意,不见惊喜,毕竟前世辛劳到死的老本行,轻车熟路。圣上现在又要招揽手下的势力,盐税缺人,前世他就是这样顶上的缺。
不过先前他只管扬州一代受两淮盐课管辖,这回管两淮之地,比原先地盘大一点。
不对,是大很多。
正是这样才好呢!
手下的人好办事,免得自己亲力亲为还要应对上司。
林如海是高兴的,贾敏自然也高兴,只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林如海如此年轻就被架上高位,叫人担忧。
没过几日,朝廷又八百里加急来了文书,朝廷派给庐州的新知府也不简单,就是先前在户部算了几年账的朱谦。
能把庐州事务交割到朱谦手上,林如海是放心的,朝廷的催促林如海进京述职,命他即刻启程。
林如海等不到与朱谦会面,朱谦那铁面无私的性子,他不担忧自己的前程,反而担心起庐州城的同僚。
朝廷催得急促,林如海只能自己先行上路,贾敏和孩子们略晚几日。
一干同僚都来送别,下属几个县的县令也连夜赶到了。
众人一起送到北城门外,谁能想到,前儿才送过吴大人,现在又要送林大人?
林如海殷切嘱咐他们:“这位大人乃我同窗,是个办事极为谨慎的人物,朱大人算学卓著,先前时常来帮衙门算账的先生,便是他举荐给本官的。”
“朱大人两袖清风,性情刚直,吾深敬之。还望诸位与他守望相助,为庐州百姓共谋民生。”
担心朱谦来此地一时难以下手,林如海还专门与他留书一封。
众人看着林如海,眼眶泛红。
“林大人……”
“下官们与林大人缘浅,不想同僚之谊,三年未足。”
林如海现下可吃不下这等长亭送别的肉麻,郑重其事:“朱大人账算得分明,只要你们好好做事,必定少不得好处,素日里诸位偶有懈怠,本官见无伤大雅,按而不举,在朱大人跟前,万不可如此。”
林如海已经说得很含蓄了,而且林如海年节时候,会自掏腰包,给府衙的各个小吏都补贴几分,以使得他们办事更加卖力。
朱谦可没这么多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