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100-120(第11/35页)
示下,老皇帝对兄弟的示弱十分安心,又说:“对了,派太医去,给朕的兄弟看诊。”
被遗忘在角落的兵部尚书试探着问:“圣上,江南……江南的赵大人?”
江南的赵大人早就暴毙,他的好儿子和京城权贵勾结,想要找个自己人上位。不然自己偷偷从西洋运过来的几大船宝贝,如何神不知鬼不觉,换成自家库房里的银两?
圣上白了一眼,轻飘飘道:“主谋诛杀,余者流刑三千里。”
……
林如海折子送出第二日,见义忠王仍没有动作,好心提醒:“王爷,下官有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义忠王反问:“大人开口,岂有不讲之理,何事?”
算了,皇帝脚下全是坑,这位王爷恣肆惯了,提醒他,若是他要踩坑里,也是他的选择,林如海道:
“下官以为,大人此刻最好加急一封,告知圣上,大人受伤只是与我等的计策,请圣上勿要挂念。圣上与王爷,兄弟情深,听闻王爷受伤,肯定会派太医,快马加鞭,为您疗伤。”
皇帝陛下让人来疗伤是假,试探是真。
义忠王没了声息,转头就回大帐,开始给京中写信。
义忠王言辞恳切,看得皇帝陛下十分感动,这时候就知道兄弟情深,老皇帝欣慰极了,还是亲兄弟靠得住:“我这弟弟果然懂事了,有几分聪明。”
太子还没想好怎么恭维,皇帝身边大掌事公公迈着碎步弯腰低头快步进来:“圣上,太后娘娘……”
皇帝连忙问:“母后怎么了?”
公公答道:“太后娘娘知道了,义忠王受伤之事。”
老皇帝把信往案头一拍:“谁没管住嘴!”
太后娘娘年事已高,经不住惊吓。
皇帝越老,越喜欢做点对名声上好的事,老皇帝巴巴孝子模样,赶紧去寿安宫请安。
太子更要做孝子模样,亦步亦趋紧跟着皇帝往寿安宫安抚祖母。
老皇帝一进去,都忙不赢跪,赶紧把义忠王的信给太后看。
“母亲、母亲稍安,弟弟无妨,受伤之事只是他疑兵之计,他怕朕担忧,加急送来信件,还请母亲过目。”
太后老眼昏花看不清,就算信上说是计谋,但她的小儿子还是受伤了。
太后拉着皇帝的手,硬的招数用过,马上换成软的,看着可怜:“我老了,只希望儿孙没病没灾,京城里多少王爷、郡王,下次不许让他去!”
皇帝陛下被母后弄得十分愧疚:“朕知道,朕当兄长不称职……母亲恕罪,朕一定重重赏他。”
皇帝又温声安抚太后,请太医来开安神药,看过脉案。
圣上和太子在寿安宫,宫中大小妃嫔,皆打扮素净匆匆往寿安宫侍疾。
皇帝离开时,问皇后娘娘:“荣国府上,可有人进宫陪过太后?”
皇后娘娘谏言道:“皇上,荣国府的老封君,已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先前一品将军夫人,进宫过一回,臣妾记着那次林大人家的夫人也在,瞧着她们和太后娘娘相谈甚欢。”
皇后又问:“要不要让那位夫人再进宫和太后说说话?”
老皇帝微微点头,算是默认。
……
圣上嘉奖的旨意也八百里飞快传来,此刻办事细致的朱谦忙着论功行赏。
朱谦这个人,从来不坑人,丁是丁卯是卯,对旁人的功劳,半点不瞒报。
朱谦查到蛛丝马迹,马上就和林如海分享这个秘密,私下把白脸小霍将军带到林如海跟前:“想不到,此事竟是小霍设法私下传出,本官定要为你向圣上请功!”
朱谦也知此事在营中不能伸张,但若报给朝廷,谁知经手的人是哪一方。
林如海劝朱谦:“还请朱大人和小霍大人听我一言。功劳要请,可否再过一二年,下官亲自为小霍大人请功,如何?”
霍家小将行了一个军礼:“但凭大人驱策。”
此刻义忠王幽灵一般从外面飘进来,似乎对林如海和朱谦凑在一处说话,不带自己的行为很不满:“请什么功,可有本王一份?”
林如海心底涌起浓浓的疲惫,他真是服了义忠王,有事没事喜欢找人磨牙。
自己被他们折腾到这个地步,要不是他们,兴许这时候他应该在家里逗黛玉呢!
他出门一个多月,家中书信往来,黛玉都能坐起来和哥哥们玩了。
谁稀罕什么劳什子江南提督,从一品,他错过了女儿成长的大好时光,要是真定在这儿,以后十天半月回一次家,孩子都不认识自己了!
诸事料理清楚,营内秩序井然,林如海终于能把老婆孩子接到姑苏,虽然离着几十里地,但也比在扬州见也不得见一面好。
林如海点了霍小将带上十好几名士兵去接人。
他还是怕的。
谁知道赵家会不会有同伙是漏网之鱼。
林家人也十分警惕,林如海一走,贾敏和几个孩子都没出过门,除去必要采买,林家的下人们都不能随意出去活动。
至于门房,林家几个要紧的管事昼夜换班,轮流看守。
霍小将带着一队人行至扬州林宅。
常安见来人是行伍打扮,只是未曾披甲,上前客气笑道:“我们大人而今在松江任上,不知军士有何事?”
霍小将士恭恭敬敬把林大人的家书双手呈上:“下官乃是林大人麾下一员小将,大人而今在苏州安顿,特遣下官来接夫人和两位公子过去,这是大人手信,还请呈上。”
常安沉着的接过信,嘱咐门房倒茶添水:“军士稍候,小的去去就回。”
不多时,常安便出来回话:“夫人说了,还请大人和军士们去别院修整,明日就可成行。”
霍小将憨憨笑了,摆手拒绝:“劳您转告夫人,吾等行伍之人,在外院有一隅安生即可,不必劳动。”
常安又赶紧进屋请示贾敏,贾敏让他将这二十来号人安置到客院:“请大人自便。”
林如海曾与家人与约定,用传闻中张翼德在信件上做标记的法子,在信件中的‘林’字上,一左一右扎两个细小的针眼。
贾敏接到信件,对着光一看,就能确定是不是林如海的信。
林如海来信要接他们过去,一家人终于能团聚,林家上下提心吊胆了一个来月,终于能团聚,处处都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林璋抱着一把小算盘,从外院跑回来,扒着贾敏问:“母亲,我们是要去见父亲了吗?”
贾敏一个多月唯一一次真心实意的笑:“是,明日就走,你还有没有要带的东西,先让嬷嬷给你收好,以后再送。”
林璋又问:“我们是要去哪里?”
贾敏答:“苏州祖宅。”
外面几个嬷嬷进来,排着队等回话,贾敏把林璋赶去和黛玉玩。
贾敏又让厨房预备饭食,好生招待来人。
叮嘱众人:“明日我们一走,其它丫鬟婆子,你日后带着他们,和你们家的人,慢慢过来。”
“小的明白。”
一路上没有波折,只忙着赶路,看见有军士护卫,老百姓都不敢靠近。
贾敏到苏州老宅时,林如海已经在家候着,见他都黑瘦不少,管着军务,定是风里来雨里去,贾敏偷偷抹了一把泪。
林如海早已把女儿抱过去,颠着逗她:“哎呦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