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10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100-120(第13/35页)

姑苏特殊,林如海一上折子,朝廷里批得很快。

    义忠王说话酸溜溜的:“早说过,林大人爱民如子,能有林大人这样的上司,是他们的福气。”

    林如海习惯了他这样,面不改色回敬:“王爷过奖,下官只是尽分内之责,上书朝廷。”

    义忠王又道:“往年那么多人上书朝廷,能轮到大头兵肚子里的,不见几粒米。”

    从这点而言,义忠王很欣赏林如海,有多大能耐就办多大的事,不懂的就不出头,能办的就把事情办漂亮,现在不需要带兵打仗,要稳定军心。

    林如海文质彬彬的样子,各个节度使看着安心,跟着林如海那些大头兵的日子比跟着原先的长官好过。

    朝廷不是不给吃的用的,关键是最下面的人能吃到多少。

    这回朝廷负责派粮的是林如海的老熟人,先前在庐州共事过的吴洪、吴大人。

    那时候他们一个知府,一个知州,配合得很愉快,吴洪后面升官了,在北粮道上这几年也过得不错。

    吴洪是那种会谋小利,也会办事的官员,能摊上这样的官,都是百姓的福气。

    吴洪头发全都白了,脸上皱得一层又一层,看见林如海,笑得脸上‘开花’:“如海啊!庐州一别,经年不见,想不到还能在此处见到老夫吧!”

    亲热说了几句,吴洪赶紧上前拜见:“老夫僭越了,下官参见林大人。”

    林如海有本事,这个年纪就到从一品,离着正一品大员,已经很近!

    天气转寒,林如海邀他往大帐内去:“大人不是一直在北道?”

    吴洪坐下来,笑着与林如海解释:“老夫我进京述职,原本想着这把年纪也该致仕回乡,圣上遣我往南来,刚好你也在南边,我就过来了,这一路许久不见江南风光,甚是怀念,跑完这一趟,老夫就要真真‘解甲归田’啦。”

    真羡慕啊!林如海也很想明天就致仕,回家带娃。

    吴洪冲林如海神秘一笑:“今年河南仓满,腾出陈粮,我给你送来。这批虽说是陈粮,但三年来河南仓收成好,最多只得两年,我亲自验过,都是好米。最好的一茬,都给你!”

    这可真真是个好消息,吴洪给他送回来上好军粮,林如海起身诚挚感谢:“多谢大人。”

    吴洪摆手,推辞不受:“谢什么,不必客气,唉!”

    其实老大人也明白,林如海是被赶鸭子上架弄到这儿的,看看模样,都没有以前在庐州白嫩了,肯定操了不少心。

    吴洪小声问他:“你是代理,还是定了?”

    林如海指指天:“看上面的意思。”

    吴洪叹气,圣心难测,又笑盈盈的问林如海:“听说你又添了个闺女,前儿我也得了一个孙女,家里有五个孙子,还是头一个孙女,还没见过。”

    马上就要还乡,吴洪年纪大,越来越随和,喜欢唠叨说家常,尤其遇到林如海,更是念叨的不停。

    他也不是抢辈分,本来林如海的年纪就和自家儿子差不多。

    提起女儿,林如海心头又甜又酸,谁能知道老父亲一个月最多能见孩子两次的苦啊!

    经年未见,林如海要尽地主之谊:“过几日请大人去我府上吃酒。”

    吴洪笑道:“怕是去不得了,老夫还要南下,明日就启程。早早做完圣上交代的大事,老夫早还乡。”

    林如海也想啊!

    送走吴洪,把军粮分下去,军队明显比先前更安定,当兵的就图个饱饭,有得吃穿,大部分人都不愿闹事。

    朱谦回了扬州,正经去处置盐务,林如海每日对着义忠王,要和义忠王拌嘴磨牙,回去时也不能把义忠王干晾在营内,请义忠王去林宅吃席。

    义忠王如愿见到了林家的宝贝闺女林黛玉,又是那等说话的调调:

    “林大人可算舍得把家里的宝贝拿出来让我们瞧一瞧了。”

    一看黛玉的小模样,义忠王心里也爱得要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娃娃,说不准哪里好看,就是看着让人喜欢。

    义忠王砸砸嘴:“还真是个宝贝,怪不得大人舍不得,看看这小模样。”

    打开侍卫预备的礼物。

    侍卫们都是大老粗,礼物自然是捡着金的买,黄灿灿一匣子,义忠王嫌弃得很。

    “这些东西,谁预备的?小孩儿用划了脸怎么办?”

    义忠王顺手把一个项圈给林珺挂上:“你挂着,下回来我再给你兄妹几个带好东西。”

    林珺笑嘻嘻的:“多谢王爷伯伯。”

    义忠王见他笑得喜庆,摸摸林墩子的脑瓜:“这声王爷伯伯叫得好听,我家也有个小子,什么时候进京,你们去找他玩。”

    常安从外面进来,捧着一个蜡封的信封:“大人,朱大人来信。”

    义忠王眼皮也不掀,抱着孩子玩。

    “哎呦呦,再笑一个,你想说话啊……伯伯,叫伯伯。”

    想来义忠王本质上不是个坏人,也不如传言中暴躁乖张,家里几个孩子都很喜欢他。

    都说小孩子最聪明,能分辨出谁真的对自己好。

    八个来月的小黛玉,正是牙牙学语的前夕,虽然不会正儿八经的说话,却十分喜欢和人‘聊天’。

    义忠王也很有耐心,可以和黛玉不重样的讲上好一会儿的‘婴语’,林如海都要钦佩他的口才,不知王爷在家中,是否这样逗过自家孩子,是以轻车熟路。

    林如海把黛玉从义忠王手里‘薅’出来,递给林璋,又对林璋和林珺道:“你们把妹妹抱去找乳母,她该吃奶了。”

    “他能有什么大事?”

    “殿下,微臣以为,您该请旨回京了。”

    义忠王见林如海毫不掩饰的想赶自己走,偏生他还就不走了,懒懒歪在林家的藤编摇椅上,一晃又一晃,冷笑道:“还真是,狡兔死走狗烹,就算我如今请旨,也要明年五六月才能回,大人莫恼,没准您要和本王一同回京。”

    事出紧急,朝廷不会让林如海在江南提督的位置呆太久,姑苏不便操练水师,兴许以后还会把这几千兵马调回去。

    肯定还要想办法,凭着这点兵马,想要辖制住几个节度使。

    难。

    说到回京,义忠王脸皮是越来越厚了,把手枕在脑后:“明年六月里走的话……还能吃一回玉儿的周岁酒。”

    林如海脸色一黑,这位王爷不要没轻没重,把玉儿的乳名嚷嚷出去。

    作者有话说:

    林爹:这个叫什么日子,被坑也就算了,还有人上门蹭饭,打秋风,蹭女儿!

    🔒106  ? 第一百零六章

    ◎“一些反思”◎

    第一百零六章、“一些反思”

    江南的冬日总是伴着阴雨绵绵不绝, 灰蒙蒙的。

    田野里草木枯黄,柳树的树叶也已经掉光,露着光秃秃的枝芽, 在簌簌的寒风之中摇摇摆摆,到处都是一片凄惨荒芜的黄色。

    今年冬日姑苏驻军的大营暖和。

    苏州的商户自发捐款, 为他们凑来一批棉衣, 也有捐木炭, 虽然江南的冬日不像京城, 离了木炭根本不成活,这回大头兵们也算享受到了。

    商户们平日里送礼送惯了,若不让他们送礼, 他们便满身不舒坦,更何况知道驻军就在姑苏城旁, 更是要抓紧时间表现, 仿佛自己送过东西就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