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180-200(第21/31页)
,家里孩子都跟着他学过算盘,来京城住不惯,便请辞回到江南去给主家照管田产,一去已经有两年。
林如海站起来,赶紧问:“得了什么病?”
常安道:“老爷、太太,可还记得今年四月的时候,江南那边来信,春日雨水太多,好些地方都淹起水?”
贾敏点头:“那边好几个庄子报灾,后面又补种了稻子,江先生是不是水灾之后染病了?”
常安一脸痛心:“正是,听说请大夫吃了好久的药,一直没好,不幸去了。”
林如海又问:“丧事如何,可有好好办?”
消息传过来少说也要十天半月,也不知老宅那边可有尽心。
常安脸埋得更低:“江先生说他得的是疫病,生前留下遗言,让人烧化了。”
听得此言,贾敏倒吸一口凉气,扑簌簌滚下泪来。
“怎会如此?”
林如海眉头拧出一个疙瘩,他们林家的账房有医有药,尚且病死,要是寻常百姓,更加求救无门。
林如海又盘问一回常安:“报信的人何在,林家庄子里得病的人多不多?”
常安忙拦住林如海:
“老爷,那人说庄子中得这样的病的人有大半,恐过了病气,老爷若要问,还是让小的们传话吧!”
贾敏也反应过来:“家里还有哥儿和玉儿,老爷还请惜身。”
林如海扶着圈椅的把手,蹙眉:
“朝廷半点消息也无,三四月的时候,江南报过灾,只说小灾小患已经处理好了。”
常安又道:“老爷,报信的人说三四月份的时候陆续有人生病,症状都不严重,到六七月死的人才越来越多。”
林如海喃喃:“苏家那边为何也没有消息?”
苏家在江南的势力更广,怎么苏哲也不见动静?
林如海吩咐常安:“你去,仔细盘问苏州来的人,那边有几处地方发病,人多不少,找个会写字的小厮,记下来。”
常安依言下去,过了一会儿,门房那边负责车马的婆子来取对牌,说明日黛玉去拜访冷先生要用,贾敏让大丫头取来送过去。
当下也没精力为宝玉那件事生气了。
贾敏有些疲惫:“要不要告诉孩子们,毕竟也是师生一场。”
林如海的食指轻轻敲击的木质茶几:
“且等一等,容我将事情问明白……惹得女儿哭一场,明日顶着桃儿一样的眼睛去,冷先生以为她在家中委屈了呢!”
贾敏点头,夫妻二人唏嘘不已,却对着家中的小辈守口如瓶。
翌日,林如海进宫上朝,今日刚好大朝会,群臣商议了如何为太上皇大半万寿之事,又提到宫中几个要紧宫殿修缮,都围着皇家的事,根本没有江南奏报。
散了朝,林如海又私下去问朱谦:“果真没有江南的文书?”
有些事情朱谦知道,他林如海未必能摸得着。
朱谦疑惑:“江南?”
然后又道:“先前阿勒提那个部落,很不安分。”
瞧朱谦的神情,林如海都怀疑是不是只有自家倒霉,好几个庄子遭灾。
但他记忆没问题,前世这几年各处有灾,趁着国中不稳,西北没打起来,反而海上战事频繁,最后南安王披挂上阵,惨遭俘虏,南安太妃认了干女儿送出去和亲。
林如海正色:“朱兄,我有一事,想请朱兄解惑。”
林如海把他昨日探听到的事情与朱谦说来,朱谦的脸色亦是越来越差。
“如海,此事我必定上达天听,还请如海暂时保密。”
消息传不到京城,必定有蹊跷,现在外患已成,万万不可将内忧捅出去。
林如海心中有数,朱谦和当今圣上,比他们这几个尚书大人更为亲近。
他在官场混得久,有些事直言进谏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朱谦刚刚抬步欲行,忽而又停下,回身拉着林如海仍旧到角落。
“险些忘了,宁国府圣上已是有章程,让他们预备一二,回原籍去。”
原籍?
回金陵。
宁国府大势已去。
朱谦叹了一口气,又道:“如海,虽说荣国府是你的岳家,将来必定也是这个路子,让他们先预备一二,少惹是非。”
林如海拱手:“多谢朱兄提点。”
可惜荣国府的老太太还沾沾自喜,以为圣上赐婚探春,将来荣国府有起复的希望,宝玉借着这股东风,身份水涨船高,赶紧抓紧时机定一门好亲。
前世贾元春当上皇妃之时,宝玉尚且没攀上好亲,探春远嫁,又能顶几分用?
朱谦已经把话说得分明,荣国府要是安分守己,兴许还能落个回原籍荣养的结局,倒不如此番先在原籍自产,免得将来一场空。
敕造荣国府的牌匾,天家给得起,也收得回。
……
今日黛玉去拜访冷先生,只见去的道儿上有好些马车,还有不少穿儒衫的学子聚在这几条街。
“姑娘,进京赶考的人渐渐多了,车走得慢,咱们要慢点到。”
“恩。”
黛玉随口应着,乐得看街上风光,往来络绎的书生中,大多是中年模样,偶尔见几个年纪瞧着不大的,更有头发花白的佝偻老者,从青年考到皓首,依旧名落孙山。
马车停停走走,一条街走了半个来时辰,才在冷先生的宅邸门口停下。
门外堆了好些纸张,也有书册,黛玉不明所以,刚想捡起来,门房赶紧上前阻止:
“姑娘,这些都是那些考生投到先生门上的文章,看不得!”
黛玉皱皱眉,旋即了然。
想来这些人中,都想得冷先生一句点评或夸赞,赚一个名声大噪。
守门的小童愁眉苦脸:“先生都说了不接,他们非要送来,姑娘快些进去吧!”
黛玉进了门,小童马上就把门关的死紧,引着去书房。
黛玉笑道:“角门都那么多文章,正门莫不是都堵了去?”
小童低着头往前走,瓮声瓮气答道:“可不是,前面都出不去了,这些书生把先生当文昌君,都要投文章来拜一拜呢!”
“什么文昌武昌,求神拜佛,问天问地,不如靠自己!”
冷先生穿着十分随意,一身短打,左手叉腰,右手捧着一个巴掌大的紫砂壶,一头银发随意用巾帕盘成髻。
这样的打扮不是儒生之流,却别有一番潇洒,衬得他年轻好几岁。
冷先生和贾母一样,喜欢看孩子们打扮得鲜亮,黛玉今日出门仔细收拾一番,带着冷先生送的头面,穿着他送的绫罗做的新衣。
老头子见了果然高兴,连连点头。
“是嘛,姑娘家,就该打扮起来!”
冷先生又要人取新得的好茶来给黛玉尝尝,还有今晨去买的时兴糕点。
黛玉吃掉半块茶糕,觉着今日先生热络的反常。
放下手里的荷花盏,抿嘴笑他:
“之前……周大人家姑娘入东宫为良娣的事,莫不是真与先生有关?”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最近生病了……写的慢……这是今天的更新。
感谢在2023-11-06 19:05:47~2023-11-07 2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