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200-2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200-220(第24/29页)

战场,也?能扬帆出海驯风浪。

    黛玉心里乱糟糟,街上行人?如织,间或传来招揽生意的吆喝声。

    更乱了。

    冷先?生的声音突兀的响起:“你还要再等?等?。”

    黛玉回眸不解。

    却听先?生幽幽笑道:

    “等?你父亲,等?你两个?哥哥。”

    林如海那个?性?子,指望他一手遮天是?不成,大概两个?小子将来会有?几?分血性?。

    冷先?生:“你小时候也?说过,天下谁人?不借势,不必迂腐。”

    说罢一指考棚方向:

    “玉儿,你想进去?”

    “号间可不好呆。”

    第 217 章

    黛玉半日不曾言语, 一路无?话。

    陪先生看过街上的学子来来往往,又去常买的糕点铺子买四色点心,一老一少才慢慢回家去。

    见她半日心情不曾转圜, 冷先生捋着胡须:“孩子长大了,有心事啦!”

    黛玉将那一碟子莲花模样的藕糕,齐齐整整的摆好,为先生奉上今年?的新?茶。

    前儿才从云南那边送来的普洱。

    医书上说熟普洱将养脾胃,先生年?岁大了,便换做此茶。

    丰富的阅历, 自然?而然?让黛玉生出?更?多心。

    遥想当年?, 三丫眼中满怀希冀, 想要黛玉去当县令。

    其实黛玉何尝不曾起?过?这样的心思?

    她也不是那等痴人说梦天方夜谭之人。

    黛玉对?冷先生道:“玉儿知道, 我能有今日,非是因我天纵奇才, 只?是……只?是我生得幸运, 出?身在这等人家,有如此父兄。”

    见识越多,黛玉也越发意识到自己今日能兴办学社,广印文章,博得声名。

    譬如此刻在苏家精致的老宅中, 赏着?院中红枫, 为先生奉上一盏热茶。

    并不是她林黛玉文采飞扬,聪明机敏, 全然?因为她的出?身, 她的命运。

    黛玉新?办的学社, 哪怕只?能招收百来个学生,却也能改变这百来个女子的命运。

    黛玉或许有些贪心, 想要的还?是更?多。:

    “先生,我该怎么做?”

    老先生一向气定神闲的神情有了一丝裂缝,看黛玉一眼,莞尔道:“老头子才学有限,我也不知。”

    这一句话中含着?多少无?奈?

    先生并非不想为民,只?是世?事无?常,圣人如此。

    若是圣上可靠,当年?嵇康阮籍想来也不会总在竹林中弹琴喝酒?

    若是圣上当真为圣,父亲、哥哥又何必时刻警醒,伴君如伴虎?

    冷先生早就画好的航海图,为何迟迟献不上去?

    ……

    万幸,这一世?林如海在官场上游刃有余。

    一路上是查办了几个官员向圣上交差,但真要紧的那几个,并未伤筋动骨。

    女儿的成长和忙碌的贾敏看在眼中。

    黛玉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打扮的精致,衣着?华美。

    出?门奔波的风霜忙碌中,似乎变得黑瘦了几分。

    可那神采奕奕的眸子,生机勃勃的颜色,仿佛满园的春花灿烂夺目,叫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黛玉还?鼓励贾敏去给学社的姑娘们讲课,教导她们料理家事,搭配饮食。

    贾敏没想到,自己这一辈子,竟然?也有给这么多人当先生的时候。

    瞧着?那些姑娘们交上来的作业,贾敏头一次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林如海对?当下日子十分满意,真想就此告老,长居江南,奈何奈何,他还?不能退,也不可退!

    他看得出?,妻子作为母亲还?是存几分遗憾。

    看着?旁人家嫁女时的锣鼓喧天,眼底难□□露出?落寞神情,甚至想着?兴许过?几年?,黛玉有一天会收了心思,安心嫁人。

    怎么可能呢?

    在空中翱翔过?的鹰,如何愿意被困在金丝的牢笼?

    纵使将这牢笼修得再好再大。

    鸟笼就是鸟笼。

    林如海微笑着?,反问贾敏:“这样不好吗?夫人。”

    贾敏沉默,虽不算坏,但却似乎也谈不上有多好,贾敏不知为何丈夫会如此开心。

    “世?上女子千千万,我们的女儿与?旁人不同,能养出?这样的奇女子,作为父亲,与?有荣焉。”

    或许此时候贾敏才释然?了几分。

    对?啊!她的女儿确实是个奇女子。

    又何必执着?于与?其他女子一模一样的人生呢?

    有了父母大人的支持,黛玉至此便在江南长住,没有和夫妻一起?往京中去。

    学社从原先只?招收一百来人,扩充到三百来人的规模,还?有好几处分院。

    其余地方也有许多人效仿,甚至有些地方会收取部分银钱,专门教习女子,已是后?话。

    这一二?年?,黛玉给柳姑买了一艘船,她带着?三丫她们出?过?好几回海,来往贸易,小赚了些银钱。

    毕竟她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探明海道,了解地方风俗,做生意反是其次。

    船队休整的日子,三丫年?纪轻,精力?旺盛,会往江南这边来。

    黛玉也曾往粤地、柳州去过?几回,多为游历,大部分时候还?是留在江南为先生奉老。

    先生老了,走不动了,生老病死,不能免俗。

    如今只?能看看黛玉从外面画来的山光景致,有时候看看那些女学生的文章,打发时光。

    三丫一到江南,就喜欢在书院门口当门童:“这是女子书院,男子勿入,不吉利。”

    众人知她性格如此,便不与?她计较,赶去遣人去喊黛玉过?来。

    三丫看见黛玉,眼前骤然?一亮,也不玩闹了,尾巴一般跟在黛玉身后?。

    一进?屋就掏出?藏在胸襟的一个丝绸小包袱:“黛玉,我带了好东西!”

    三丫兴冲冲将包袱打开,是伊利亚的信,用西洋墨水,鹅毛笔,一笔一划在羊皮上。

    伊莉雅的汉字已经写的有一些样子。

    简短的几句话。

    三丫对?自己这一趟,当青鸟活计非常满意,看见黛玉的笑颜,也跟着?咧嘴呵呵笑:“是的,她说……一定要来江南!”

    “还?让我问你,你的洋文讲的怎么样了!”

    果然?,三丫从来不骗人。

    这一年?的年?底,昔年?的外国友人,真的来到了江南。

    那年?,伊诺德他们带回去的丝绸,国家中贵族们非常喜欢,父女俩还?得到国王的接见。

    伊莉雅因此还?嫁给了一个公爵,成为公爵夫人。

    这一回她不远万里,给黛玉带来了她们那边的蕾丝新?衣裳。

    伊莉雅打着?西洋伞,露出?一个大大的笑颜,用她的汉语,讲述这几年?自己的经历:

    “黛玉,你长成大姑娘了!”

    “我嫁给了一个公爵。”

    “然?后?……他死了,我有很多钱。”

    伊莉雅话语中透着?轻快的俏皮劲儿,仿佛死了丈夫是一件天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