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山川月》80-90(第13/18页)
人在开始前到了济州府。”
温明裳摩挲着杯口, 闻言挑了下眉道:“宗将军来时接到了信?可我记着清河走时让你留在京城看顾世子,何故来济州寻我?
“是世子的命令。”宗平坦然道, “朝堂上站得久了, 谁管你几许年岁?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东南三州恐怕是风雨前夕, 只是说与不说的区别。”
入了夏, 京城头顶似乎覆着一团云气, 暑热跟着时日推移漫上来,闷得人心烦意乱。
太极殿早早地让人摆上了冰鉴, 甫一踏进去便觉满室生凉。
咸诚帝刚把批完的折子放到手边, 便听得殿外传来一声请见, 内宦还未行至他跟前, 他便隔着大殿瞧见了来人的那一身麒麟卷纹袍。
他眼中闪过一刹的错愕, 待到内宦行至眼前同他道靖安世子求见才回过神。
“让他进来。”咸诚帝放下了笔, 稍稍坐正了身子道。
内宦应声而退,再启口便是尖锐的传唤。
洛清泽把刀交给了殿门前的羽林拾级而上,洛家人的身量没有一个不显高挑的, 他虽尚年少, 举手投足间却也初具落拓风姿。
“微臣参见陛下。”他撩袍而跪, 朝着上首君王规规矩矩行了一叩首。
“免礼,快些起来吧。”咸诚帝略一颔首,目光在少年身上打量了一阵,“不错,有些你父亲当年的风采,不愧是洛氏的儿郎。今日羽林若是轮值,便在家里歇着,怎得还特意换了这身世子服上殿?”
虽说眼下靖安侯位空悬,在洛清河推去爵位后府中也仅存他一人可袭爵,但到底还没到加冠之年。礼部对此倒是无甚异议,哪怕他真逾矩穿了侯爵蟒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自己不乐意,就连麒麟世子服都穿得少。
洛清泽站起身,他的眉眼很像老侯爷,只可惜尚显稚嫩,没被罡风磨砺出锋锐的轮廓。他抬手见礼,开口道:“臣斗胆相请一事。”
咸诚帝觉得他开口管自己要什么实在是新鲜,于是含笑道:“何事?”
“陛下当日引我入羽林,是为历练,清泽铭记于心。”洛清泽面上沉静,端得是少年老成的模样,“可羽林郎一职,终归于统兵无多进益,故而我今日上殿,斗胆请陛下,赐禁军兵符。”
“你要禁军兵符?”咸诚帝闻言缓缓皱起眉,他支着下颌,奇道,“你阿姐回北境不过数月,手底下管着京城三万禁军如今也才算步入正轨。清河是个练兵的好手,朕这江山上下没谁敢断言自己胜过她的,你如今想接这三万人,可没有那么容易。”
这话虽像是规劝,内里却藏着似有似无的暗示,把人往他所希望的那头引。这个年纪的少年人最不服输,洛清河的名望声威压于前,想要越过高山是人之常情。
“清泽自知比不上阿姐,但我身为洛氏儿郎,也不愿碌碌一生。”洛清泽垂眸再拜,声声恳切,“若三万禁军我都畏首畏尾,停步不前,日后又该如何接过雁翎铁骑。”
“我不愿靖安声威坠于我手,故而还请陛下允准,许我暂代其职。”
咸城帝望向他的目光颇具深意,内宦低眉不语立于身侧,一时间大殿寂寂无声。
“清泽啊,你如此年纪便能提刀策马,已是多少人都羡艳不来的本事。”他起身下阶,抬手托起少年小臂,容色温和,“你阿姐,乃我大梁万中无一之良将,你经她的指点,又流着洛家的血,朕自然信你有用兵的本事。不错,日后雁翎总归还是你的,早做准备,也的确不是什么坏事。”
洛清泽垂眸,露出个心怀忐忑的神色。他垂下来的手紧攥成拳,道:“回陛下,臣正是此意。阿姐回关,禁军铁牌由宗平暂领,可他到底是雁翎之将,于法有些不合规矩,北境事态不明,此非长远之计。”
“朕明白。”咸城帝拍拍他的肩膀,露出些许慨叹,“前些日子,雁翎的军报已送至眼前,狼骑动向不明,朕焉能拿几十万百姓的安危开玩笑呢?清河一日难归,这禁军的处置,便也一时半刻难有人选。”
“朕本想着,让沈卿或是皇子代领,你小子倒是好,先一步解了此棘手之事。既然想要,那便去把铁牌要来吧,待到你阿姐回来瞧见你这样有本事,自然也会更加放心。”
洛清泽连忙点头应了。
冰鉴的冷气飘渺而上,混着龙涎香慢慢散入云端。水汽坠下来落成于苍翠,混成淅沥的雨声乱调。
赵君若向外看了眼,细密的雨丝就着夜色拍打院中草木。
近些日子济州夜里总有雨,虽不似春时雨雾纷纷,但江河水势依旧难减。一双手越过她的发顶将窗子拉上,她缩了下脖子,侧头向上瞥见栖谣微抿的唇。
温明裳看了她们一眼,回头对着宗平道:“世子暂代禁军,宗将军便有暇分身,不过此事清河可知?”
“我临行前,给雁翎送去了书信,路上已接回报,主子并无阻拦。”宗平如实同她讲,“温大人,此事不易,主子本就有心留意,我带府兵南下,以靖安之名由你调配,其实也未有违先例。只是府中人不可全数调离,我只动了一小部分。算上我自己,一共二百三十七人。”
“多谢,已能解决不少麻烦了。”温明裳大致算了算,“若不走到最不愿看到的那一步,应是足够。雁翎那边……如何打算?”
“主子说……”宗平看着她,话音顿了一下笑道,“皆由大人做处,这是她的意思,也是雁翎的。”
温明裳微微一愣,下意识收紧了指尖。这意味着什么她不会不知道,铁骑的信任何等宝贵,这是情谊,也是责任。
“我明白了。”她深吸了口气,把旁侧架上的文书取下摊开,道,“既如此,闲话少叙,谈正事吧。”
于留写下的那份书文是他与北燕人交涉的全数纪要,黑火不能公然买卖,若想将足量的货送出大梁,那就必然不能走正常的渠道,即便有所掩饰,也定然百密一疏,军粮案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他们找上了济州的水匪,给出了足够让人心动的价码。东南三州深入腹地,战火难以波及,许多百姓对于边境烽火的所知仅存于纸面,远比不得实在的真金白银来得爽快。
对于绿林之人而言,火器也不过是百道其一,算不得禁忌。
北燕人拿捏着这点做了交易,但他们不会轻易将巢穴暴露于前,于留所道出的那个位置不过是落脚点。
“做暗间的人心细如发,大人的动作恐怕早就被看在眼里。”宗平指着地图上画出的那个落脚点,“他们不会信水匪能够守口如瓶,却也知道大人让他们松口要给出些什么。风闻能引动人心,然此刻他们还没有半点动静。”
这地方离州府有点距离,反倒是离临安府更近。
“他们在等。”温明裳拢着外袍,容色稍冷,“落脚点是线索,也是陷阱,顺藤摸瓜的确可以抓住踪迹,但那也是将我们所知的东西暴露在了他们面前。”
宗平叹了口气,道:“大人心里清楚其间利害,那么……大人想如何做?”
“他们既然在等,那就不妨试上一试。”温明裳道,“旁的地方我早上给君若看过图,明早起,大理寺的差役会倾巢而出。于留给的落脚点自是要去,但人不必多。宗将军来前我尚且在想,何人往此可既惹人注目,又叫他们忌惮一二,现下倒是讨了巧。”
“大人的意思是,要我先带府兵去于留指认的这处一探?”宗平拧眉思忖道,“这是想试些什么?”
“倚仗。”温明裳望着纸面上的字迹道,“祸福相依,为了转运黑火而冒险杀了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