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夺后》60-70(第7/13页)
鬓摘下来,中间一颗硕大珍珠做了花身,周围一圈细小碎珠被花丝串成花瓣,正是一朵梅花。
珍珠珠圆润泽,明亮温润,东西是好东西,送的人却不是好人。
带着一肚子的气,阴沉着脸去了乾元殿,此时萧琰,正在伏案批折。
自上次强闯乾元殿,萧琰没有责备她,也没让侍卫们再拦她后,她便有了可以随意出入乾元殿的权利。
一见是她,萧琰浮现一抹笑,却不着痕迹,将手边一本折子放到最边缘,用镇纸压了起来。
“怎么这么生气?因为阿直没退婚?”
谢期气鼓鼓的:“我总觉得符阳郡王包藏祸心。”
萧琰觉得好笑:“梓潼对阿直,怎的这么有成见?给他赐婚的是你,他不退婚你又生气?便是朕站在你这边,也觉得梓潼有些太欺负阿直了。”
“反正他阴险狡诈,太有心机,我不喜欢他。”
“你看什么呢,怎么眉头紧皱,有叫人不开心的事?”
她不客气的靠近萧琰,猫猫探头一样,要看看他面前的折子。
萧琰面前这一本,是新的,上面还没来得及下朱批,他拿起这本折子,温声给她解释:“是阿拉木图城知府上的奏折,今年给漠南的拨款还有漠北要的岁币。”
他头疼的揉了揉额角:“今年我大梁风调雨顺,各地粮食丰收,但大漠遭了火患,牧民牲畜被烧死不知多少,漠南需要粮食和钱,这是一大笔银子,漠北也狮子大开口,今年的岁币比往年要多三成,献上的牛羊马匹却少了一半。”
谢期觉得奇怪:“我朝为何要给漠北也送岁币?禅城之盟,我们又没败。”
不怪谢期不懂,谢觞虽请了西席教她四书五经,但朝政之事却从不愿带回家说,更不愿与妻女透露半个字,谢期被保护的太好了。
第66章 论政
崇安十六年, 昭烈皇帝御驾亲征蛮族,大军截断河套平原,将大漠分为漠北漠南, 此战直接将漠南打残, 开王庭献降, 归顺大梁, 而右贤王中的一脉远遁漠北称王, 并改姓为赫里乌拉氏。
此战震惊大梁,将困扰中年几百年的蛮族之患解决大半,不可谓不惊人, 故而昭烈皇帝之功绩,在梁朝, 都是堪比高祖太宗的。
“但蛮族也不是没有惊世之才,便是当时大汗的小儿子, 继承了黄金家族和白银家族的右贤王哲叶,昭烈帝固然杀了哲叶, 灭掉大梁这位心腹大患,可也付出了代价,受了重伤,头疼病加重,第二年便薨了。”
“我学史时, 看到记载昭烈帝是病去, 原来是因为裂原之战受了重伤,我爹爹说起这段对昭烈陛下推崇不已, 却也遗憾, 当时没能一举将漠北拿下,却也留下后患。”
萧琰摸摸谢期的头, 将镇纸下被盖起来的折子,不着痕迹推的更加远了些。
“昭烈帝与温皇后那般英明,怎会看不出这点,不斩草除根后患无穷,然而当时不是不愿打,而是没法再继续打。”
谢期可不是没察觉到他的小动作,却装作没看见,只是认真听他讲述这段历史。
“不仅是昭烈帝受了重伤,国库也支撑不下去了。太爷爷还未登基时,大梁南北都有强敌,虎视眈眈,短短十几年便发生了二十几场征战,太爷爷那时南征百越,攻退蛮族,更是挫败了渤海国与高句丽的阴谋。”
“打仗……是要花钱的。”
萧琰叹气:“一支十万的部队,就得有二十万人的后勤,人吃马嚼各种军需物资都需要钱,那时裂原之战虽然是我们赢了,付出的代价也很惨烈,温皇后,就是太奶奶当机立断不再打,休养生息,给民以安,太爷爷去后,对漠北更是没法再继续打。”
“为解决漠北之患,太奶奶对漠北采取怀柔政策,促成禅城之盟,漠北确实穷困,牧民生活需要茶砖,一到冬季粮食是不够的。当时太奶奶不仅开放互市,更大手笔叫漠北朝贡牛羊马匹,大梁则打赏岁币,这岁币里不仅仅是白银,还有粮食、茶叶。”
“当然我们所谓的朝贡和岁币,在漠北又是另一种叫法了。”萧琰自嘲的笑了笑。
谢期不解:“原来漠北也要朝贡,牛羊虽然咱们大梁人吃不惯,可能用这些牛羊抵给漠南啊,而且马匹可以做军需,我听爹爹说过,蛮马虽然矮小,但脚力不比南马差,而且耐粗饲料,比南马好养的多,算下来也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不错,在太奶奶那时,是这样的,太奶奶那样的女中豪杰,出身主战派的温国公府,怎会签订对我大梁不利的契约。”
“问题出在先帝朝……”
萧琰脸上露出难色:“五王之乱时,漠北趁机南下想要侵占永宁,但那时,国内混乱,父皇忙于镇压五王叛乱,实在无法分兵与漠北对抗,教他们占了大半永宁。”
这件事谢期也知道,那时爹爹被拘在西京,统领天骥军拱卫先帝,带兵亲自镇压了五王叛军,得知永宁失陷,还气愤非常,一向不爱说朝政之事的爹爹,破天荒在家发了牢骚。
“永宁能要回来,几乎是赎买回来的,漠北趁机狮子大开口,不仅要了几万银子,还将每年岁币提高了一辈,更趁机勾掉马匹,这些年他们朝贡的牛羊也逐年减少,每年都有理由减贡,这种泼皮无赖行为,实在恼人。”
谢期义愤填膺,拍了桌案:“那朝廷就吃这个暗亏?我爹爹身为大将军,带兵攻打漠北,责无旁贷,天骥军虽比不得太爷爷的黑甲军,可这些年南征北战也不是吃素的,为何不打?”
为何不打,真是个好问题。
不打的原因,自然是朝廷没钱,而为什么没钱,萧琰也说不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好父皇挪用国库修了长颐园,又去建皇陵,花光了国库九成银钱。
他继位接手的是个穷朝廷,而且现在征税征不上来,朝廷没钱,偌大的一个大梁,看似□□如巨人,实则是外强中干。
而税为什么征不上,最大根结,在于国内这些世家权贵,地主豪绅,占有的土地太多了,只要家中有朝中为官或有功名者,都不需交税。
而不论是西京的五姓七家还是各州府的地头蛇、小世家,谁家没个做官的人呢,先帝朝时,为解决财政之困,还允许捐官,就是花钱买小官,有官职便更不必交税,实在是饮鸩止渴,恶性循环。
“不打是因为现在不是时候。”
“现在倒是有个机会,漠北前来朝贡,还送来了……”
送来了他们的乌如居次,想要和亲,以抵消一半朝贡的牛羊,这件事若是跟谢期说了,她定然又要生气。
萧琰捏了捏她的手:“你们女孩儿家也对政事感兴趣吗?怕说出来你听着烦闷。”
“阿直政见与朕相同,朕重用他,便是让他替咱们解决漠北之患的。”
顺便铲除世家,推行新法。
“如今宗室之中,雍王拥兵自重气焰很盛,其余宗室没什么有出息的,实在不必再说,提拔阿直也能对抗雍王,他是个一心为国的好孩子,你以后不喜他,也别明面为难他,就算看在朕的面子上,好吗?”
萧琰跟她如此低声下气的恳求,作为体谅丈夫的妻子,怎么会不懂事呢,她大度的表示了谅解,其实心思根本就不在萧琰的烦恼上,她在想,那天的萧琰藏起来的奏折,是什么内容呢。
但现在再去乾元殿,也发现不了了。
萧琰他果然有什么在瞒着她。
出嫁前,她的阿娘跟她谈过心,说过夫妻相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