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玛丽苏穿成对照组后(快穿)》74. 第 74 章 北城还知道在南城做……(第4/5页)
武器的事情是很有可能建立功劳的,所以保不齐会从中阻挠,而这批武器至关重要,二皇子此去境界并非只是寻常的去驻扎,而是打算一举歼灭敌军。
现在正是大周朝的危难之时,北境之敌也是如此认为。
北境的柔然一定是认为周朝是不敢攻打他们的,按照大周朝原本的力量的确也是不能攻打柔然的。
不过因为苏然和其他工匠研造出来了先进的武器,这样就可以试上一试。
而且二皇子也有充足的把握,就算此次不能一举平定北境,也是可以抵挡的住几年的入侵的,所以打这一仗并不会吃亏。
苏然和二皇子刚打算制造兵器的时候还在发愁去哪去调用工匠。
大周朝现在也是男有分女有归的朝代,一下子动用如此多的工匠便会有些大张旗鼓。
江南有了水患,苏然便想到了把赈灾和制造武器结合在一起。
制造武器原本就是二皇子负责兵的,二皇子也是向皇上请了旨,说是要制造一批新型的武器的,所以此行为并不是私下制造武器。
但是至于是在怎么个制造法,皇上便也没有管这么多的细枝末节。
现在皇上得知二皇子利用这些灾民去制造武器,便觉得这主意甚好,这就是一举两得,如此赈灾的银子便可以用来制造兵器,制造的兵器的银子也可以只用于救灾,这两件事情都是恰如其分地结合了起来,兵部的银子是其他处都不敢动的,但是若是将制造武器的工钱给了江南的灾民,武器也得了制造,江南的灾民也可以得到食物,不至于食不果腹。
且大周不会因为大规模调用工匠走漏了制造新武器的风声。
苏然已经派人把新造出来的两件武器已经送到了京城,并且请二皇子的部下让皇上看了这武器的威力之处。
见了这大炮和火药,皇上也动了一举剿灭北境敌人之心。
二皇子也来信给皇上分析过战情。
有了这样的武器,最起码也能够保持北境五年安定,现在就算是攻打了柔然,柔然也不敢反扑,那何不就打这一仗,
皇上自是十分满意,所以下旨让苏然负责这次的赈灾,并且让杜长松和三皇子配合。
苏然是了解这位首辅的,他的确是忧国忧民之辈,虽然杜如松在朝堂上也维护过三皇子,但是却绝对不是三皇子一党,所以苏然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杜长松。
接下来,杜首辅就完全按照苏然的意思开始进行赈灾了。
杜首辅和苏然一致决定让三皇子负责食物制作和食物分的事情,而苏然和杜首辅则是管理做兵器之事。
在苏然安排的之下,这赈灾好像就是一件简单顺手的事情了,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制造武器。
兵部也播了制造兵器的银子,再加上赈灾的银子,还有各地官员的捐款,各地富商充的国债银子,这些银子结合在一起,便可既用于制造兵器,又用于给南城的灾民分发银子。
苏然还原本发愁没有这么多的工匠,可是现在整个江南城的灾民都能够参与到做武器这件事情来,一时之间制造的武器的速度竟比苏然和二皇子最开始计划的速度提高了三倍还多。
现在是一月,苏然和杜首辅在江南一直待到四月,这几个月一直都是管灾民的吃饭住宿的。
到了五月,江南城被大水冲毁的建筑已经被恢复的差不多了,江南城的灾民开始了他们的产业,种地的去种地,做生意的也开始做起了生意,大家都缓缓的回到了之前的生活当中去了,而且武器也建造完了
江南城制造的武器悄无声息的就被运到了北境。
一个月之后北境柔然攻来。二皇子带兵一举歼灭了对方的十五万大军,对方剩下的两三万人已经躲到了更北的大漠深处。
是起码有十年,他们是没有力量来侵犯大周朝了,而且就算这两三万人还敢侵犯北境,大周朝也绝对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收拾了他们。
接下来这两三万人,若他们肯安生就让他们活着,若是他们不肯安生,大周朝随随便便派大军出去便可让他们全军覆没。
大周朝的百姓都不敢相信,北境的战事自建朝以来就有,近几年来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大家多少也是为北境悬着点心,没想到仅仅用了一个多月,二皇子住就灭了北境的那么多敌人,北境从此以后就可以安定了,所有百姓都觉得不可思议。
大家也纷纷都赞叹起了二皇子神武,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解决了这么严重的北境的战事。
而且大家也知道二皇子妃把江南的水患治理得很好。
好多江南城的灾民都说他们现在吃的用的甚至比没有遭天灾的时候还要好。
不仅如此,江南城也成为了一座兵器城,原本大家都以为江南城要用很久才能恢复重建,但是江南城现在建了几个制造兵器的地方,好多人都在里面做工,工钱还不少。
江南城的百姓能挣到钱,江南城的经济也逐渐地发展了起来,是比以前发展的势头还要好。
而且皇上还因为江南受了天灾在给江南城免了三年的税。
待到大捷之后,朝廷又告诉江南城的灾民他们制造武器有功,再免三年的税。
如此一来一回,便免了六年的税。
江南城的百姓这才知道原来这次能够大胜,就是因为用了他们亲手制造的武器。
江南城的灾民都与有荣焉,原来二皇子妃让他们做的是这么厉害的事情。
百姓们夸赞二皇子,也夸赞二皇子妃。认为二皇子打仗厉害,二皇子妃把江南城水患治理的井井有条。
同时百姓们也传起了三皇子的无能。
大家议论三皇子赈灾的不公平,说三皇子赈灾时候的时候出了很多疏漏,这三皇子是连二皇子妃都比不过的。
百姓中有这些传言,朝臣们自然事也知道。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二皇子已经有了和三皇子分庭抗礼的实力,甚至二皇子取得帝位的胜算还要比三皇子高上许多。
原本就在摇摆的大臣们更加摇摆了,那些原本坚定的拥护三皇子的朝臣也开始动摇了。
这些时日,百姓们对三皇子颇为议论。
开始只是江南的百姓议论,后来甚至是京城的百姓也在议论。
二皇子的功勋明晃晃的放在那里,二皇子解决了自立朝以来的北境战乱,这是足以留名青史的大功勋。
二皇子妃苏然去把江南水患料理的明明白白,这也是放在那里的功勋。
大家甚至都已经不把三皇子和二皇子进行对比,而是把三皇子和二皇子妃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就是三皇子连二皇子妃都不如,以后如何能管好这个天下?
三皇子从江南赈灾回来就一直不高兴。
以前他从来没有把二皇子放在眼里,但是现在二皇子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战功,而且二皇子现在还是皇后的儿子。
而三皇子离开京城的这些时,杨才人也没能够翻身复位成为贵妃。
三皇子从江南城回来以后,皇上还是从来不去杨才人那里。
皇上和皇后的关系还愈加的亲密。
三皇子有些慌了,越是这样的时候,就越是得有大臣替他说话,可是三皇子的银子已经用光了,尽管去年秋季又收了四五万两银子上来,但是比起他的鸿图大业,这四五万两银子怎么够呢?他要结交大臣,要培养暗卫,还有结识民间的富商大贾,这些桩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