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靠修改“口口”在年代文里躺赢[七零]》22. 抢钱夫妻 这对抢钱夫妻,实在是太般配……(第1/5页)
南城第三农场的周围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里面有无数参天大树,微风吹过,浓浓绿意翻卷。这里是热带雨林气候,四季温暖如春,繁花盛放,美不胜收。
南城农场上修建的,都是当地特有的竹楼。竹楼的墙,篱笆,桌椅,护栏,楼梯等都是竹子制作,屋顶铺着茅草。简单朴素,非常有民族特色。
此时,佟易天正在帮着修补知青竹楼宿舍。根据刚接到的信息,新一批知青将在明天到达农场。佟易天想在他们到达之前,帮忙将所有物品准备妥当。
老王是第三农场的职工,也是转业老兵。他看着佟易天动作熟练地登上楼梯,亲自动手修补屋话,可凡事都亲力亲为,从不像其他农场的干部那样以权压人。
之前第四农场的场长汪炳荣还私下到处宣扬,说佟场长是仗着自己外公和父亲在军队的人脉,才得以顶替许威鸣,成为农场场长。后来,许威鸣出事,大家都对佟易天不满。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老王发现佟易天吃苦耐劳,克己奉公,因此对佟易天是彻底服气,心甘情愿听他差遣。
此时,老王忽然想到什么,便问道:“对了,佟兄弟,听说你媳妇是跟这一批新知青同班火车,那也是明天来农场对吧?”
佟易天对老王等转业军人向来非常照顾,从不拿大,平时都尊称他为大哥。此时,佟易天边修理着屋下。我媳妇年轻,不太懂事,平时请嫂子她们多帮忙照顾下她。”
老王听见这话,觉得佟易天对他那相貌平凡的媳妇儿可真是体贴。
当然了,“相貌平凡”这四个字是老王美化的。
在传说里,佟易天的新媳妇,长得颇有些惊天地泣鬼神。
前段时间,自从农垦总局开完会后,汪炳荣的媳妇朱巧兰就开始到处宣扬,说佟场长的新媳妇长得可吓人了,是光看一眼就能让人做噩梦的程度。
大伙刚开始听见时,自然觉得这是谣言。毕竟佟场长一表人才,他媳妇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可朱巧兰却信誓旦旦地说,这些话全是佟易天自个在会上说的。
佟易天当着所有人面说,之所以和妻子成婚,是因为对方的性情,而不是因为相貌。
四舍五入,不就是说,他媳妇长得丑绝人寰,但是性格好吗?那佟易天自己说的话,还能有假?
大家从其他农场场长家属口中一打听,发现佟场长确实是说过这句话。那这么看起来,佟场长的新媳妇确实长得不怎么样。只是其余场长家属嘴都紧,不会乱说三道四。
可是朱巧兰就不一样了,她依照汪炳荣的意思,到处宣扬这件事。
以前农场里大家吓唬爱哭的孩子时,都喜欢说“狼来了”。而现在大家吓唬爱哭的孩子时,都会说“佟场长的新媳妇儿要来了”。
每次一提,孩子们都会吓得躲进被窝里面,再也不敢哭。
这恐吓效果还真是杠杠的。
老王夫妻虽然气愤,一直帮着辩解,可是也堵不住这悠悠之口。
想到这,老王忙答应下来,并委婉劝道:“听说弟妹性子好,又温柔,又贤惠,又善良。这就对了,这娶妻娶贤,娶老婆最重要的就是人品和性格,外貌什么的都不重要。你别听那些人嚼舌根,反正弟妹就是最好的。”
听到这,佟易天觉得有些奇怪,嚼舌根?那些人到底说了什么?
正当佟易天想开口询问时,第三农场的韩知青忽然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满面焦急地喊道:“佟场长,老王同志,你们赶紧去农场厨房看看吧!旁边的利族老乡找上门来,非说咱们第三农场的知青偷了他们的祭品,想要找我们讨说法呢!”
南城农场地处边境,周围有许多少数民族,利族便是其中一个,靠近第三农场。平时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今天他们忽然找上门来,弄不好可是要出大事的。
佟易天一听这话,深知事态严重,连忙和老王放下工具,一同奔向了农场的厨房。
南城每个农场都搭建了个小厨房,供知青们做饭烧水。有些农场会推荐一两个厨艺好的知青负责做饭,挣取工分。而有些农场的知青如果厨艺不佳,便会请农场工作人员的家属帮忙做饭,每个月给她们一定报酬。
第三农场就属于后一种情况,负责做饭的是老王的媳妇,邢春蓝,大家都习惯叫她春蓝婶子。
春蓝婶子做饭干净卫生,厨艺精湛,第三农场的老知青对她非常满意。
知青们每逢周日休息,这天不上工,都会去附近镇上逛街吃饭,所以每周日,春蓝婶子也跟着他们一起休假。昨天晚上,春蓝婶子有事回了娘家,不在农场里,自然没有动过小厨房。
而今天不知是谁,居然在那小厨房里做了饭,只见大铁锅里面装了鸡汤,不多,只有小半碗,表面凝了鸡油,里面还剩一两块鸡肉,明显就是吃剩下的。
佟易天他们赶到的时候,发现十多名利族老乡正愤怒地跟第三农场的知青们叫骂着:“我们当你们是朋友,可是你们却偷了我们的祭品!我们的阿明神一定会惩罚你们的!”
知青们也气得面红耳赤,气血上涌,忙辩解道:“都说了不是我们偷的!你们怎么可以随便污蔑人?!”
老王忙上前去将双方隔开,随即温声劝说利族老乡:“老乡们,先别着急。咱们农场的这群知青孩子,都是知书达理的,不会干这种偷窃的事,一定是误会,对了,我就想知道下,你们是怎么发现这鸡是祭品的?”
老王这话问得有技巧,毕竟天下鸡都是一个样,他们怎么就确定这是祭品呢?
这群利族老乡中,为首的是一位年轻小伙,面色黝黑,五官凌厉,20多岁,头上裹着黑色的包头巾,穿着麻布长衫,腰间缠有彩色的羊毛丝带。而他的左边耳朵上,戴有一个红玛瑙耳环。
老王知道,在利族的规矩里,只有有话事权的人,才可以佩戴这种耳环。
小伙名叫普阿迪,叔父是族长,他精通汉语,所以叔父派他前来农场,为族人讨回公道。
普阿迪汉语流利,只是语音有一些怪调,不过沟通毫无障碍,此时他正在气头上,便愤愤地把事情经过全部说了出来:“我们并没有误会,这鸡是七彩锦鸡,是我们在山林里捕捉的,养了一个月,就为了在今天拿它祭祀我们的阿明神,以求保佑我们来年风调雨顺,人人安康。可今天清早,天还没亮,我们就发现有人偷偷来到了我们的村里,把这七彩锦鸡给偷走了。当时动静特别大,惊动了我们全村的人,大家一起找了好久。最后天亮了,才顺着散落的鸡毛,一路来到了你们这里。七彩锦鸡羽毛鲜艳,五彩斑斓,所以我们能认出来。你们看,这厨房墙角被拔下来的鸡毛,就是彩色的,那么这锅里的鸡,就是我们用来祭祀的七彩锦鸡!你们偷吃了我们的祭品,会害得我们惹怒阿明神的!”
大伙顺着普阿迪指的方向看去,果不其然,在厨房的角落里,散着一大堆被拔下来的鸡毛,那鸡毛颜色复杂浓艳,明显就是七彩锦鸡的毛。
因为事情闹得比较大,所以旁边农场也有不少人来看热闹,其中就包括第四农场场长汪炳荣。汪炳荣好整以暇地看着利族老乡和第三农场知青们争吵,阳光下,他微眯着眼,唇畔噙着不怀好意的笑。
佟易天也看见了汪炳荣,他略一思索,便知道这事和汪炳荣脱不了干系。
佟易天面色微沉,漆黑的眼眸上泛过些微清冷之光,随即他低声道:“老乡们,你们稍安勿躁,请仔细想想,那人在偷这只七彩锦鸡时,就已经知道自己惊动了你们全村的人,也明白你们很快便会找来,可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