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230-2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人在古代,顺的不行》230-240(第11/14页)

格’,他们这些人跟李昀共事十多年了,早已习惯他的处事风格。再则, 这么多年来, 李昀一向是?看似‘出格’,实则做事都是?大有深意,最后呈现的效果都极好?, 可以?当得一句圣明之主的夸耀。

    况且现在的李昀是?携开国?威严, 又有真龙现身献上?玉玺,可以?说是?民心尽归的大势在身。这样的皇帝, 就跟当初的始皇帝一样,只?要他活着一天?,谁又敢多做什么事呢。

    郑左生内心也有些感叹。

    当初的幼儿?稚子?,到如今是?一位真正?的帝皇了。

    “谢陛下。”七人行礼之后,按照桌上?已摆放好?的姓名牌尽数落座。

    稍一落座,郑左生就率先开口,“陛下,今日奉天?殿秘阁一事所述不多。但?观陛下所言,怕对设置秘阁也思虑多时?了。臣不解其意,有些事想要陛下解惑。”

    “郑公请说。”

    郑左生环视了一圈,知道一切疑问?由?他询问?最好?。

    在场七人,燕筝、邓羌两人对陛下忠心耿耿,就算有疑惑也不会多问?,怕是?一心要做陛下的孤臣、忠臣。

    孙亚、马贤都是?降臣,加之陛下权势隆重,郑左生猜这两人日后在秘阁之中?一定小心万分,也只?会随着陛下的心意办事。

    范旭小心谨慎,一贯的原则是?虽然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可若是?陛下另有主意,他便立即更改意见,从陛下的心思角度出发再提意见。

    至于骞珪,郑左生知道他的宏愿,他一直以?诸葛孔明与刘皇叔的君臣之得为榜样,是?想君臣想得千古留名的。况且这些年陛下对骞珪实在不薄,骞珪的忠心并不输于邓羌等人。之前处理并州事务,他与范旭二人杀了多少世家豪族,真可谓是?绝了自己后路。

    倒是?唯有他,其实这些年大多在四方书?院之中?教书?,偶尔在新闻部的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并未做多少实事。

    陛下选他入阁,最主要还是?看重他的名望。本来崔定也合适,可崔定这两年身体太差了,稍稍久站都不行,自然无从说起入阁了。

    而且他年纪也不小了,骞珪等人的政治生命还很长。他的话,恐怕在秘阁两三年后也该请辞退下去了。

    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开口最合适。就算说得不妥当,反正?他退得快,机会可以?留给年轻人们。

    “臣想问?陛下,这秘阁开设是?因如今天?下未定的一时?之故,还是?彻底立下宗法,大明国?以?后皇帝尽数如此?”

    “我有意一直延续。”李昀笑道。

    郑左生稍稍一愣,内心也升起了一些波澜。

    依照李昀的圣明,郑左生不信他看不出来,秘阁的设立其实很大程度限制了皇权。自古以?来,朝堂之争大多就是?因为皇帝在为了自己的权力跟臣子?们互相扯皮。

    皇帝厉害,那就压制臣子?,皇权达到顶峰。国?家贫弱,皇帝怯懦或者愚笨,那就皇权旁落。

    归根结底,皇帝最怕的就是?臣子?拿走了他的权力。

    当然李昀是?不用担心这一点,以?他的圣明与君威,这秘阁中?人又有谁会跟他唱反调呢。

    可问?题是?他不担心自己的子?嗣后代么。

    不是?每个子?嗣都会如他一样天?生圣皇,也不是?每个臣子?都如骞珪等人一样忠心耿耿。

    李昀看出郑左生的疑惑,反而认真道:“郑公,我登基之前其实思虑很久。我设立秘阁无外乎两点原因,一则是?想保持州府之时?的办事效率。

    历朝历代但?凡朝堂上?奏事,有些时?候处理的不是?事本身,而是?其中?的利益牵扯了。兜兜转转,反反复复官员之间更是?互相攻讦。

    我们这些吃着肉糜睡着软床的人自然等得起,可有些事关系百姓生死,他们等不起。秘阁设立,你我几人一同?快速商议需处理的事件本身,能避免耽误太多时?间。”

    “其二也是?为了限制我这个皇帝吧。”

    李昀这话一开口,郑左生几人面色大变,立刻就要否认。

    “不必紧张,皇帝也是?人,又不是?神。人总会犯错,我倒是?还好?,自认就算脑子?有时?候被你们捧得迷糊了,也能快速回神。

    那我李氏之后的皇帝呢,保不准就出现个糊涂的。设置秘阁,在大事上?也能让他安分点。

    退一步说,万一我李氏后代出现什么混账东西呢。比如自己突发奇想跑出去打仗被人给抓了。这国?不可一日无君,没皇帝说不好?要乱。可要是?秘阁在,平常就是?秘阁处理事务,一时?之间朝堂完全可以?正?常运转,省心多了。”

    “陛下圣明。”

    李昀乐了,“谈不上?,既然秘阁会一直保留,那么对于入阁之人也有要求。秘阁设置七位秘阁长,理论不再增加人数。同?时?在为官期间因违法犯罪或年老请辞等原因外,正?常秘阁长以?五年为一届。

    五年满任时?间后,是?否继续留任由?百官分评及最重要的秘阁成?员投票选举决定。一旦秘阁人员少于七人,秘阁成?员与我都享有推荐入阁人员的权力,是?否入阁依旧由?投票决定,理论我同?样不发表意见,但?具有最终决定权与任免权。”

    骞珪等人对李昀说的每一句话都听得很仔细,当他把一大段话讲完,七人大约也明白了李昀的意思。

    五年满任后,自身原有官位可以?保持,但?秘阁长身份需要重新选举。这样一来,也能防止秘阁长权力过于扩大,真的威胁到了皇权。

    但?同?样,秘阁成?员具有推荐人员入阁的资格以?及是?否留任的投票权力。即使皇帝身上?有一票否决他们的投票决定跟最终的任免权,可只?要秘阁长也具有一部分的权力,这其中?就有可以?拉扯发挥的空间。

    总之,骞珪确实明白了李昀的决心,他竟然真的在限制皇权。这对李昀是?无碍,可对他的后代可不怎么有利。

    一时?之间,骞珪只?能佩服李昀的果决,到底是?被真龙送玺之人啊。

    秘阁一事一直商议到下午,另外又额外设置了秘书?办。秘书?办在州府就已经有了,里面都是?一群人四方学府读书?考试后成?绩优秀的官二代们,当然也有一些寒门出身的学子?或者极少的农户子?弟。

    这其中?农户子?弟少也没办法,四方书?院最大的作用就是?培养底层官吏。这个时?代读书?是?一种垄断品,农户子?弟从小基础就落下了,十来岁入四方书?院读五年书?,哪里比得上?那些官二代们。

    农户子?弟读完,大多都去了县、乡做起了胥吏书?佐,只?等以?后有功绩了再入书?院深造上?升。而头几名成?绩最好?的学子?,就能入秘书?办,主要的工作就是?对送上?来的文书?进行分类。

    然后把重要的文书?按照处理它们的主官送去,再适当地给主官跑跑腿,学习一下事务处理的方式。

    如今大明开国?,李昀也没裁撤秘书?办。

    要是?定国?,以?后全国?得有多少要处理的文书?送来了。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史记》记载秦皇每日处理大量奏折的话语为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说明他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啊。

    李昀觉得这不行。

    不是?他不要理政,关键是?他也不是?牛啊,会猝死的。

    所以?这秘书?办还是?需要,刚好?年轻人也能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