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年代文中的妖娆女主觉醒了[六零]》140-147(第5/17页)
边回答幸芳:“我今天下乡了。之前不是有不少战士牺牲嘛,我们最近在陆续的送英雄回家。小宋那孩子是战斗英雄,还是本地人,没人来接他,我就送了他一程。”
宋大刚是个刚刚二十岁的小战士,他是个小班长,在宋文城的独立团里,表现的特别亮眼。宋文城非常欣然他,正准备战争结束,把他当心腹好好培养。谁知最后的那场战役中,宋大刚因为排雷牺牲了。
宋大刚不是普通的牺牲。他侦查到了敌人最难缠的地雷坐标点,并用生命帮部队端了雷窝,给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宋文城非常的敬佩他。
宋大刚牺牲后,宋文城他们才知道,他今年刚结婚,并且他媳妇还怀孕了。他家里除了他媳妇,就一个腿瘸的老娘。
宋文城刚打电话通知那边宋大刚牺牲的消息,宋大刚他媳妇就动胎气差点流产。之后,为了让她们别折腾,好好养身体,宋文城决定亲自送宋大刚的骨灰回家。
“我俩都姓宋,五百年前是一家。他又是我的兵,我送他回家也是应该的。”
宋文城早上从军区出发,先坐车,后徒步翻山,走了三个小时,才到宋大刚家。
今天天气不太好,到宋大刚家时,正好赶上下雨,宋文城为了护着宋大刚的骨灰盒,淋了雨,才弄的这么狼狈。
幸芳听说宋文城淋了雨,赶紧把他的衣服放下,去厨房给宋文城熬姜汤。这大冬天的,就算云省这边气温高,也架不住冬雨的祸害。
姜汤没好之前,幸芳先给宋文城倒了一杯热水,让他先喝了。
“先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好。”
宋文城听话的乖乖喝水。幸芳见宋文城情绪不高,又问他:“宋家出什么事了?”
对幸芳,宋文城也没瞒着,他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唉,是大刚他媳妇想改嫁。”
寡妇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宋大刚的小媳妇年纪小,跟他结婚的时间短,对宋大刚没有多少感情。宋大刚牺牲,她不愿意为宋大刚守寡,伺候宋大刚的瘸腿老娘非常的正常。
她想趁年轻改嫁,宋文城非常的能理解。但她想打胎,宋文城心里就挺难受。
那孩子都六个多月成型了,这时候打胎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更别说这个孩子宋大刚的遗腹子,是他留下来的唯一骨血。宋文城当然不希望巫丹儿打胎。宋大刚的老娘,同样反对巫丹儿打胎。但巫丹儿却铁了心的不想生。
孩子和宋大刚不一样,巫丹儿十月怀胎生下他,再要抛弃他,她做不到。把孩子生下来,她一个女人又养不活。带着孩子改嫁,先不说巫丹儿能不能找到好人家,宋大娘头一个就不会答应。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巫丹儿索性决定打胎。长痛不如短痛。巫丹儿今年才二十岁,她未来的人生还那么长,她做不到为了这个孩子,放弃自己的后半生。
宋文城去宋家送骨灰,正好赶上巫丹儿和宋大娘吵架,他虽然用宋大刚的骨灰还有他的抚恤金,暂时安抚住了巫丹儿,阻止了她打胎的脚步。但想到他离开时,巫丹儿那个决绝的眼神,宋文城心里还是十分不安。
抚恤金虽然不少,但对于巫丹儿还说,真的不够。失去了宋大刚,宋家就失去了经济来源。靠抚恤金坐吃山空,巫丹儿根本没办法养活孩子和老婆婆。
稍微想想,都可以预见巫丹儿不打胎的未来有多难。巫丹儿怕她以后会后悔。所以,别看她暂时妥协了,等宋大刚回家的头七过去,她肯定还会有所行动。
宋文城跟幸芳讲完宋家的事情,皱眉沉思了一会儿,还是不放心。他放下手里的杯子,没吃饭就要换衣服出门。
“这么晚了,你干嘛去?”幸芳拉住宋文城。
“我想去一趟政委家,跟周政委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给巫丹儿在云城安排一份工作。有工作当铁饭碗,也许她就不打胎了。”宋文城心情不太好的回答。“宋大刚是战斗英雄,他为祖国和人民牺牲,我们多拂照他家人一些,也是应该的。”
就是城里空闲的工作岗位并不多,并且竞争激烈
,一个萝卜一个坑。宋文城想安排山里的巫丹儿,并没有那么容易。
就算巫丹儿是烈士家属,她不认字,没有特长,也不好弄。
幸芳又想到另一层顾虑,拉住宋文城道:“等会,你先别去。这次牺牲的战士那么多,你安排了巫丹儿,就不能不管别人。”
而全部都管,宋文城根本做不到。
“你别好心办坏事。”幸芳把心急的宋文城按在椅子上,让他坐好。“先吃饭。吃完饭,咱俩一起想想办法。”
被幸芳这么一劝,宋文城也冷静了下来。
是啊,烈士家属就没有容易的。他今天管了巫丹儿,明天别人有困难来找他,他就不能不管。对军人来说,公平公正很重要。不能因为巫丹儿可怜还会作,他就特别照顾她。
这样做对其他人不公平。
宋文城才刚接任旅长,他不能让人觉得他偏心眼。整个南大军区,都是宋文城的兵。宋文城对他们应该一视同仁。他不能因为他认识宋大刚,就对他的家属特殊对待。这样别人会觉得他任人唯亲,处事不公。那样的话,宋文城以后就别想服众了。
这事处理不好,很容易动摇军心。军心散了,宋文城以后打仗就别想赢。
慢慢的宋文城越想越多,吃饭的动作也越来越慢。幸芳见宋文城的心思都不在吃饭上,等她把煮好的姜汤端过来,就对宋文城提议道:“要不,你们军区自己搞点小作坊,养活这些人吧。如今高考都恢复了,咱国家摆明了想要发展生产,你们军区带头改变,也许正响应了上边的号召。”
“搞生产?”宋文城疑惑。
“对。”幸芳点头。“这个事情我想挺久了。早在你写信跟我说,这次你们军区死伤惨重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事情。”
“首先烈士家属生活困难是事实,再有退伍兵,他们习惯了部队的生活。退伍回老家,也会有诸多的不适应。那不如你带头做些什么,创造出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
“比如像巫丹儿这样的烈士遗孀,你完全可以给她们开一家米线店,让她们自给自足。我尝过了,云省的米线非常好吃。这个是云省的特色,放到咱们北边去卖,肯定不愁卖。有你们军区给巫丹儿她们撑腰,她们也不怕背井离乡被外乡人欺负。”
做米线是云省人都会的手艺,只要给她们一个地方,她们就可以靠手艺吃饭。
“米线店也不用太大,就像混沌摊那样就行。一个小店,可以安排三到六个人忙活。地点也不用选的太远,就从云省往云省的周边辐射就可以。如果以后做大了,还可以全国发现。”
“除了米线店,那些退伍兵,你也可以组织起来干运输。帮别人押运,或者给你们自己送货都可以。未来国家高速发展经济,肯定离不开运输。有时候,赚钱争的就是先机。你有运输队,能够快速的实现南货北调,那你就肯定能赚钱。”
退伍兵基本都是练家子,他们不怕路匪,也能制服歹徒。等他们把安全送货的名气打出去,肯定不愁生意。
有生意就能赚钱,赚钱赚的多,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如此良性发现,于国于民都有利。
幸芳说的头头是道,宋文城听完,也明白了。幸芳这是让他创造岗位,自己养活自己。这样以后再多巫丹儿这样的人,他都可以放心安排。现在唯一的难题,就是国家不允许私人做买卖。可幸芳说的这个,是挂靠在宋文城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