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太平歌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太平歌》80-90(第7/26页)

心,“你身体才调养几日,这几日看着好像才刚睡到安稳了,不可太过操劳。要不让大夫开药吧。”

    裴荀心里有事也没反驳,用过晚膳就去了书房。

    黄先生一看他的面色,就说:“大人没有遵从我的嘱咐,这样不利于养身体。”

    裴荀没办法遵循,太子的病,比传出来的更严重,若是太子有个闪失,后果不可想象。

    “先生不必担心。”

    黄先生却说:“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大人殚精竭虑也无济于事,不如顺其自然。还是养好身体为上。”

    裴荀盯着他问:“先生什么意思?”

    黄先生一边扎针,一边毫不在意他的目光,只是淡淡说:“无甚意思,某受人所托来为大人治病,自然不想徒劳一场,白费力气。至于其他事情与我并无干系,还望大人体谅某。”

    裴荀对他的话一句都不信,当年他能算尽大周气数已尽。

    这等谣言的威力有多大,他心知肚明。

    而眼下太子病危,要是再把当年的事情翻出来,要是闹出祸乱,那就更不好收场了,尤其是牵扯到太微宫。

    尤其是太子病重之际,销声匿迹几十年的人突然出现在这里,这本就不合常理。

    裴荀连带着对赵幼澄也起了疑心。

    黄先生将他的戒备看在眼里,也不解释。

    这与他都没有干系,他现在只想看看,太子是不是会死,陛下会不会驾崩,王朝会不会覆灭,他的卦到底准不准……

    他就是这样疯狂的一个人,没人能操控他。

    裴荀给赵幼澄带了一封信,信中指出明鹤的身份,并婉拒了往后继续治疗。

    黄先生并不知道自己被辞,赵幼澄握着信,很久都没有说话。

    裴荀怀疑她们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明鹤出现的太巧了,尤其是眼下太子病的时候。

    李嗣同带着吏部的名帖过来找她,他对吏部的考核不是很明白,因为他只是一个散官,而且是公主府的人,吏部居然会特意给他便利。

    赵幼澄知道这是那日周聿昭给的便利。

    “只管收着就是,此书编撰完成,舅舅就能去奔前程,何乐而不为。”

    李嗣同有些才气,但性格腼腆,待人真心,并不圆滑。

    听了后也只是笑笑:“我不过是得殿下照拂,得了差事,也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哪来什么前程。”

    赵幼澄摇头:“舅舅不要妄自菲薄,此书不是我的功劳,大半功劳都在舅舅。翰林院我们不敢肖想,但学士殿的藏书阁,舅舅还是可以去争一争的。”

    李嗣同听得笑起来,想一想,将来去那里也是愿意的,如今在太微宫中寂静无争,他就很喜欢。

    “先完成手中的工作再说吧。”

    等李嗣同走后,赵幼澄夜半觉得孤寂,盛夏蝉鸣,本是惬意的时候。却成了多事的时节。她心中烦闷,就开始给裴岘写信。

    京中烦扰,实在苦闷难当。

    不知师叔在西北,是否畅怀。

    夜梦江南雨,不知西北景致可否壮丽?

    ……

    对京中的事情她只字未提,只是一些抱怨牢骚之词,语气中有她自己都不曾察觉到撒娇语气。

    反倒是裴荀给裴岘的信中将京中的事情,以及赵幼澄寻到江南大夫为他问诊的事情都说清楚了。

    裴岘先收到兄长的信,太子重病,这一句就已经写明白了京中气氛的紧张。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而后看到赵幼澄寻到的明鹤先生为他疗养身体,让他眼睛眯了眯,明鹤销声匿迹几十年,怎么会突然出现?

    他倒不怀疑赵幼澄,只是怀疑明鹤的动机,虽然赵善易总说赵幼澄不简单,在他眼里赵幼澄只是机灵一些,远算不上心眼多。他对赵幼澄的信任从没有动摇过。

    过了两日接到赵幼澄的信,果然都是抱怨之言,倒是对其他的事只字未提。

    裴岘看得微微笑起来,眉目中少有的温柔之色。

    让跟在身边的裴安都有些惊讶。

    内阁连着几日议政都不见陛下,内阁拟旨必须要陛下过目,这么拖着不是办法。

    马廷庸等人请陛下坐镇,都要见陛下,杨寿山哪里肯接话,他们就去寻执笔的王弼。

    王弼这些年不问世事,但却不是不知道世事。这时候怎么可能跟着他们起哄。,高关澄推举吕大人去请陛下,吕大人也知道陛下这样不好,自古没有父哭子的道理。

    可太子殿下是国之根本,不能有闪失,吕大人心疼陛下,又气恨这帮人太过咄咄逼人。

    倒是周宪实最后解围,“眼下非常时刻,诸位大人心急,但非常时期自然不可事事循祖例。当务之急,六部各司其职,不可懈怠,更不可引起动荡。我等自然也要为太子殿下祈福。”

    高关澄冷笑:“周大人倒是说得轻巧,户部的人在江南开仓,张克定在江南罔顾王法,也不能闻讯一二吗?若是边将闻风而动,又该如何?”

    周先生不理睬他的急躁,只是淡淡说:“张克定的事情,自有陛下定夺,户部的人南下,是陛下下旨的,高大人觉得此政不通,可与陛下理论,高大人当真非要现在和陛下理论此事吗?”

    高关澄气哼一声不愿和周宪实争执。

    周宪实心里叹气,太猖狂的人,早晚会付出代价。

    陛下性情温和,但也是九五至尊。容不得别人挑衅,当初杨芳莲出尔反尔的教训,你们还是没记住。江南文官集团这些年实在越来越失了本分。

    他也不再劝阻,他知道高关澄为何这样急躁。这样夸大其词,非要拖其他人下水,户部的人在江南拿住了高家嫡支的宗主,高家操纵粮价,侵占田亩,私买官粮,这都是一查就能定下的事实。

    江南大族有几家是干净的?

    有几家的是经得住查的?

    高关澄在内阁太久了,事事盯着陛下,陛下让步的太多了。这次他们会受到教训的。

    太子的状况还是不好,赵晖听着杨寿山的报告,恨得咬牙切齿。

    朕的太子病危!他们却当无事发生,逼着朕出面为他们这帮贼子们主持公道!

    简直诛九族,都不足以平他的恨。

    眼下周宪实将人都挡回去了,所以六部各司其职,管好自己的事情。

    哪知道高关澄不死心,联合江南的夏鲁等人,一再的上折子弹劾张克定。

    已经临近中秋节,但因为太子病重,宫中所有的庆祝都取消了。

    八月十五那日,赵晖在养性殿见了孟廷元,并且直接下旨让孟廷元南下,务必做实证据,凡抗旨杀无赦。涉及贪赃枉法的一律严办,孟廷元皆可便宜行事。

    这就是给了孟廷元杀人的权力,只要证据确凿,但凡反抗直接诛杀。

    他的脾气已经在零界点了,整个宫中都噤声,养性殿更是寂静。杨寿山如同神出鬼没的鬼魅一般。

    赵善易进来的时候,孟廷元刚走,两人还在外面遇见了。

    赵晖面色极差,看着赵善易,似是有些力竭,紧紧抓着椅子的扶手,吩咐杨寿山:“拟旨,让裴蕴玉即日回京。用印后发出去。再拟旨辽东总兵丁远山,凉州肃王爷,大同总兵赵集进京。”

    赵善易听的惊骇,这时召集京畿将领回京,太子殿下……

    他头也不敢抬,赵晖则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