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太平歌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太平歌》100-110(第7/14页)

允许了,这几日有些咳血,仿佛是整宿的睡不着,眼底青灰。

    赵诚大约有了计较。越发低调。周太后中秋宴请城中的勋贵家眷们,大家也都猜到了意思。

    庆王妃这段时间也不再闭门不出了。

    庆王有了次子,在江南过的太平。临近中秋,她领着儿子到宗亲中送中秋礼,意思不言而喻。

    几次递消息想去西苑看娘娘,但是都没能得准许。

    但庆王妃一点都不气馁她太清楚儿子的机会了。

    眼下陛下嫡亲的侄子,就三个,赵诚,她的儿子,还有庆王刚出生不久的次子。

    周太后这么强势笼络姻亲,朝中更有周宪实、周聿昭这等后族的中坚力量。

    但是她赌的是,陛下和周太后不合。陛下和庆王自小的情谊,庆王向来听话,陛下择嗣子,最终的权力在陛下手中。

    不到最后,谁也不敢说保证。

    朝中的人,不站队,也渐渐站队了。

    何静生的帖子来的很快,何静生怪不得是一把锋利的刀,每日的折子还是一样进京,但从江南的乱状,变成了江南官场中,眼下都有巴结庆王的意思。

    赵晖看着折子中,那些原本追随江南文官集团的世家大族,送给庆王的别院,送给庆王的园子,游船……

    他眯着眼睛看了许久,都没有出声。

    朝中择嗣的事情已经是定局了。赵晖甚至问过吕大人:“您觉得呢?”

    吕大人老眼昏花,哭的泪涕涟涟:“陛下不可如此,何至于此。”

    赵晖已经过了隐而不发的时刻,他到底是帝王,权力的传递是本能。对择嗣这件事已经冷静了。

    或者说,他在冷静地审视着每一个人。

    朝中也已经有了不同的声音,他有心放出消息,让那些盼着他死的人去争去抢。

    周太后还是坐的稳稳的,周宪实更是闭门不出,仿佛不知道这回事。

    倒是庆王一脉的宗亲都开始奔走。庆王妃带着儿子四处联络感情。

    赵晖不信周太后,他等着周太后急不可耐的将孙儿过继给他,他等着周太后两眼放光的盯着他这把椅子。只是还没到时候。

    康亲王还在调遣北上的军饷和蓟州兵马支援丁远山。

    奏折给赵晖递了一次又一次,赵晖都没有批复。

    康亲王忍不住了,只能追到西苑来。

    赵晖见赵沧满头大汗,已经中秋了,他还能急成这样,“皇叔作吧。”

    赵沧匆匆谢了声,开门见山:“臣的折子,陛下看了吗?”

    赵晖问:“辽东这次丢了沈州,拿回来的胜算有几成?”

    赵沧被他问住了,可若是不调兵,就不可能拿回来。

    赵晖慢条斯理:“辽东想必也是算准了朝廷会有援军,要是草原部落南下直奔热河一带,兵力补给能挡得住吗?”

    赵沧也想过这个可能:“到时候宽城、隆化的兵马互为犄角,再不济丁远山到时候回援,京畿兵马也可以随时北上。”

    赵晖摇摇头:“所以蓟州的兵马更不能出关。关外的已经失利,让他们自省吧,外松内紧,各部兵马时刻防备草原南下,草原才是大患,建奴不足为虑。”

    康亲王还想说什么,但张张嘴,最后也没说出来。

    赵晖将折子合上,这件事就算是结束了。

    他面色开始泛黄,已经是精力不济,抓紧时间问赵沧:“皇叔以为,择嗣,该怎么选?”

    赵沧垂首赶紧起身,并不敢乱说。

    “陛下的意思呢?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赵晖笑眯眯的,不言不语。

    看了他片刻,将话挑明:“择嗣无非就一个文敬皇兄一脉,一个庆王一脉。皇叔觉得哪个合适?”

    赵沧知道,今天绕不过去,陛下就等着他自投罗网。

    闭了闭眼,才说:“臣以为,文敬太子一脉,尚有争议,毕竟只有赵诚一人,不好承嗣陛下这一脉。”

    赵晖听得笑起来,点点头:“皇叔说的有道理。”

    康亲王听后,就明白了,陛下不想择赵诚。

    但赵晖接下来又说:“庆王同我差了十几岁,他也只有一个嫡子。”

    这话说的模棱两可,赵沧也拿不准他的意思。

    “此事还需慢慢商议,不急在一时。”

    赵晖却说:“可一日无太子,朝中就不太平,暗涛汹涌,闹的人不得安生。要么这样吧,朕不偏不倚,将赵诚和赵旭一同召进来,养在朕身边,如何?”

    赵沧心里一紧,但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陛下可让礼部督办此事。”

    赵晖见他没有反对,点点头说:“皇叔督办此事吧。朕累了。”

    赵沧从西苑出来,就带着旨意。

    赵幼澄也没想到,陛下一道旨意,将阿弟召进西苑去了。

    与他一同去的还有庆王的嫡子。

    朝中择嗣自此来开序幕,放在了桌面上任人讨论。

    赵幼澄打发冬凌去打听消息,一边和吴顺嘱咐:“进了西苑只听只看,但是不要多说话。庆王府不论说什么,都不要搭理。我把阿弟交给你了。”

    吴顺知道轻重,和赵幼澄保证:“殿下放心,奴一定守好小殿下。”

    赵诚见赵幼澄紧张成这样,笑着说:“阿姐放心,陛下待九皇叔亲厚,召我进西苑,不过是掩人耳目。赵旭也很聪明的。”

    他嘴里安慰的赵幼澄,心里却对择嗣的事情有很多想法,陛下厌恶周太后,必然也不会选他,所以他要有陛下选他的理由。

    他要名正言顺拿到这个机会。

    赵幼澄心里慌里慌张的,一边给他整理行李,见他还在笑,就一边嘱咐:“收起的你的小聪明吧。”

    这时殿外报周太后召小殿下。

    赵诚微微皱眉:“我这就过去。”

    他哄赵幼澄:“阿姐不用担心,等阿姐大婚的时候,我肯定回来的。”

    赵幼澄叹气:“去吧。”

    她需要出宫一趟,去见裴岘一面。

    第106章 赵诚

    ◎见陛下◎

    关于这次择嗣, 看样子朝中的呼声也有些遮遮掩掩,赵幼澄怕赵诚被选上,但是她大约能猜到, 那日康亲王府的态度, 宗亲是中意赵诚,所以她心里又没那么慌张,只是很矛盾。

    毕竟现在和从前不一样。

    九月初三, 她出宫到永嘉寺祭拜父母,宝珍带着儿子来看她。

    后来京中气氛紧张, 京中宴会都少了很多。

    宝珍的儿子还小,前世他们是没有孩子的, 赵幼澄抱着孩子, 笑着说:“我是姑姑啊。”

    胖小子闭着眼睛只管睡觉。

    宝珍胖了一些, 看着面容和气吗, 像是过得不错。

    “这个月大婚,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你五哥也整日的忙碌。”

    赵幼澄:“大婚的事宜,自有礼部去操劳。你只管养好身体,养好他就是了。”

    她说完又问:“五哥在忙什么?”

    宝珍觉得有些难以启齿, 因为傅容正在忙的事, 对他们姐弟并不友好。他不同意陛下择赵诚为嗣。至于理由,宋宝珍也只是含糊知道,不外乎祖宗先例云云。

    “谁知道呢,公公也是,整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