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穿越快穿 > 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42. 第 42 章 外头鞭炮噼里啪啦的……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42. 第 42 章 外头鞭炮噼里啪啦的……(第2/3页)

    “孩子睡了没?”孙永传贴好剪纸,才将折角抚平,就听到了张玉橘的脚步声。

    “这是……”张玉橘迟疑。

    今年是牛年,金牛报春的图案比较好卖,她记得这家里是没有留这份剪纸的。

    “这可不是你那里拿的。”孙永传连忙开口。

    虽然是卖剪纸的,他们家却没有贴剪纸的习惯,就像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汤淡,卖炭的冻死……

    无他,家贫而已。

    四方的红纸也是要用钱买的。

    分家这事,孙永传已经觉得很是对不住妻儿了,自然是能省的地方则省。

    他也怕张玉橘误会自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我知道,家里没这份剪纸。”张玉橘开口。

    正是因为家里没有,所以她才奇怪。

    “前几天时候,一个小姑娘送我的。”孙永传想起这事,还笑了一下,“刚才我在棉袄的口袋里摸到的,想着咱们也贴一张剪纸,添一份年味儿,来年也能更好。”

    孙永传拉住张玉橘的手,入手是粗糙的触感。

    操劳十数年,如今只得了个老宅。

    过了片刻,孙永传拍了拍张玉橘的手,轻声道。

    “会好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夜色愈发的黯淡,月牙儿似的月亮挂在天畔,投下熹微的月光。

    时针接近十二点,到处有鞭炮的声音响起,在十二点的时候,达到了最大声热闹的一刻。

    这是守岁的村民放的新年里的第一响鞭炮。

    玉鼠追冬去,金牛报春来。

    又是新的一年到来。

    ……

    “我来放,我来放。”潘垚手中拿着一根清香,点了鞭炮的炮芯。

    熹微的火光顺着炮芯,嘶嘶的朝炮竹爬去。

    “丢呀,丢呀,快丢!”旁边,潘三金瞧得着急。

    潘垚将炮竹丢开,正好在半空中炸开,噼里啪啦的一阵响,落下满地的红碎纸。

    “好好,”潘三金捧场,“这是满堂红,寓意着咱们家今年红红火火,盘盘好手气!”

    潘垚超大声,“红红火火!”

    周爱红:……

    打量谁家的鞭炮不是红色的呀。

    “好了好了,快把这鞭炮放了,然后都给我睡觉去!”

    潘垚和潘三金两人拉长了声音:“哦。”

    周爱红笑嗔,“又作怪!”

    后半夜时候,鞭炮声愈发了小了,只偶尔零星几声响起。

    伴随着鞭炮声,潘垚的呼吸渐渐绵长,远处的星光一闪一闪,映衬着她的呼吸,星光月华交缠流淌而下。

    “来。”睡梦中,只听一声声音响起。

    柔和且缓慢,犹如山间门的一汪清泉。

    潘垚睁开眼睛,撑着手坐了起来,只见床铺上,肉身睡得正憨甜。

    犹如一阵风,又像是一道光,意随心动,下一刻,潘垚落在了小庙的屋檐檐角。

    “府君,新年好呀。”

    瞧见月光星辉下的白影,潘垚笑得眉眼弯弯。

    “新年好。”玉镜府君也笑了笑。

    清风吹拂,他的长袍也跟着拂动,潘垚偷偷抓了抓,入手是凉凉的,玉镜府君低头看了看,也不介意。

    手一翻,他手上出现一物,递给了潘垚。

    “给你。”

    “这是……”潘垚接过。

    只见五枚钱币被一根彩线穿着,编制成龙形,钱币是黄铜制作,外圆内方。

    潘垚眯了眯眼睛,辨别着上头被磨得有些平的字样。

    “半两,五铢,开元通宝,宋元通宝,永乐通宝……这是五帝钱?”

    玉镜府君点头,“不错。”

    五帝钱,分别为秦朝的半两,汉朝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以及明朝的永乐通宝。

    铜钱流传数代,经过万人之手,汇聚百家阳气,可抵御邪祟,化煞保平安。1

    玉镜府君:“这是压胜之物。”

    顿了顿,他又道,“旧兮送往,新兮迎来,愿土土平安度岁,福气东来。”

    “谢谢府君。”潘垚眼睛很亮,“我很喜欢。”

    当然,要是能叫她盘盘的小名儿就更好了。

    不过,土土便土土吧。

    土可产黄金,地能生白玉,富贵又接地气儿。

    说着,潘垚便将这五帝钱缠在手腕上。

    “府君,过完年,我也有礼物要送给你!”

    收到礼物,这下是没有回礼,不过,这并不耽误潘垚先把话说出来。

    画一个大大的饼,香喷喷又诱人。

    “现在是还没有准备妥,等再过两日,你便知道了。”

    “好。”玉镜府君笑着应下。

    ……

    大年初一,外头又响起了鞭炮声,这是开门炮。

    一早,潘家饭桌上便摆了一锅的素菜。

    粉丝,腐竹,发菜,冬菇……这些昨儿拜地主的菜煮了一锅罗汉斋。

    就加了盐巴味精,清清淡淡,反倒衬出了食物原本的滋味。

    “今儿就吃这个呀。”

    潘垚瞅着隔壁的桌子,那儿特意打了一张八仙桌,搁的是年三十的大菜,一盆盆的炖鸭炖鸡炖大鱼,还有一些炸鱼炸年糕。

    冬天天冷,汤汁都凝结成果冻状,隐隐还有香味飘来。

    “你在长个子,还得添个蛋。”

    潘三金乐乐呵呵,将鸭蛋往桌上一磕,剥去外头的青壳。

    白嫩嫩的蛋白哧溜一下,滑进了潘垚面前的汤碗里。

    “就今早吃斋,也很香的。”周爱红也笑着开口,“味道是淡了一点,要是真不喜欢吃,咱们就意思的吃两口,一会儿啊,肚子饿了,妈妈再给你泡碗太平面吃。”

    “是啊,盘盘,吃一点意思下。”潘三金自己挑起一筷子的粉丝,尝了尝,“不赖不赖,吃斋吃灾,今年太平着呢。”

    潘垚恍然,原来是吃灾的意头。

    “没事,妈煮的我都爱吃!”

    吃过饭,潘垚准备去庙里寻老仙儿要红包,不对,是去拜年。

    “祝师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财源财运滚滚来。”

    “小滑头,是你财源财运滚滚来吧。”于大仙笑着打趣,还将手中的红包往潘垚的脑袋上拍了拍。

    “拿去拿去,是不是前几天就盘算着了?小财迷一个!”

    “知徒儿,师父也。”潘垚抱着红包,笑得欢快。

    大年初一没什么要忙的,也不能忙,这一忙,不就代表着一整年都很忙嘛。

    阳光暖暖的落下,小庙院子里的炭火煨着茶水和橘子花生,于大仙看看日头,颇为满意。

    “不错不错,初一便有好天气,今年别的不说,你耀祖叔的养鸡场应该是办得风风火火了。”

    潘垚想了想,便知道于大仙为何这样说了。

    《岁占》一书中说了,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2

    正月初始这几日的天气,对应的便是这些鸡犬猪羊,牛马人谷。

    要是天气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衍昌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