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110-120(第12/17页)

曲辕犁的事,李承乾想起他好久没来小学堂了,这次休沐就跟着李承道一起来了。

    陈淑慧他们也来了,虽然现在成了朝廷命官,但几人很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无论如何,小学堂这边的课不能停!

    这回他们可以说是万众瞩目。

    在此之前,大部分学生只是觉得好玩才来学物化生,并没有指望能得到什么回报。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人研究出曲辕犁,还被授予官职了。

    那可是当官啊!

    九品小官对于朝中臣子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小学堂的学生来说就遥不可及了。多少人做梦都不敢这么梦!

    也难怪他们对陈淑慧几人行注目礼了。

    李承乾见状笑眯眯道:“如果你们能研究出好东西,说不定也能当官呢。”

    此言一出,众人的眼睛就像一排排灯泡,齐唰唰亮了——他们还有机会吗?

    “当然有机会了,只要你们确实做出好东西,阿耶肯定会论功行赏的。实在不行还有我呢,我肯定不能叫你们受委屈!”李承乾拍着胸脯道,“你们有什么问题就找我或者你们大李先生,我们会尽量解决的。”

    众人不由心生憧憬,在座的有几个不想当官呢?

    立刻有人举起手:“殿下,我一直想试着做肥料,最近对改善沤肥方式有一点想法,但是没有机会做试验。”

    这个学生家里并不富裕,平时还得想办法赚钱养家,没那么多金钱和精力尝试沤肥。

    李承乾立刻点头:“这个不难,我来帮你想办法。”

    有这个学生打头,又有很多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李承乾这才知道,原来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已经尝试着去做了,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出成果,有的是卡在某个地方,因为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无法突破,有的就是缺乏试验环境和资源。

    对于前者,李承乾用一个时辰的时间替他们解惑,后者则表示会帮他们解决。

    李承乾的解决方式就是找阿耶。

    本来只有一个两个的时候,他是想着直接塞到孔颖达那里的。但现在人这么多,需要的试验资源也比较大,况且也需要让李世民知道情况,干脆让他把问题也一起解决算了。

    该说不愧是父子俩,李世民的解决方式是让李承乾找裴矩。

    裴矩:“……”

    李承乾亲自引荐的人,李世民又叮嘱了要好好配合,裴矩能怎么办呢?只能安排地方和人手给这些学生做试验。

    安排完这件事,裴矩笑眯眯问李承乾:“殿下有没有想法来民部监管一些时日啊?”

    李承乾眨眨眼:“你也想要我帮忙?”

    裴矩见他直接,也就不拐弯抹角了,点头道:“殿下在农事上有那么多想法,不来民部实在可惜了。”

    “不可惜呀!”

    李承乾道:“我那些学生就很厉害了,足够民部忙一段时间的。而且就算我不在民部,也不会不管农事的。”

    他还盘算着多买些高产种子,等以后做出发动机了,他还要研究种地的机器,不可能脱离农业的。

    裴矩闻言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强求:“那下臣日后若有事,便来向殿下请教了?”

    李承乾咧开嘴:“嗯嗯!”

    第 117 章

    把小学堂的人安排好,李承乾以为这事就结束了。

    结果没过多久,国子监祭酒找到他,说平时来国子监询问物化生课堂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普通百姓,还有一些高门大户,家里子弟文不成武不就,想试试能不能在别的地方混出点名头。

    李承乾对这些人来者不拒,他现在的目的就是扩大物化生的影响,除了需要陈淑慧这样优秀的学生,数量上也需要尽量扩大,只要学生想学他就会教。

    况且学习是讲究天赋的,有的人学不会经史子集,但未必学不好物化生,偏见要不得。

    缘缘不断的新学生加入进来,之前那间大学堂很快就不够用了,国子监又腾出了几个学堂给他们。李承乾安排之前的学生……现在应该是学长学姐了,去帮忙授课。

    当初李承乾怕没人愿意留下来当先生,特意请李渊派了几个人来,结果现在根本不缺人用,大家都很乐意尽一份心力,况且给别人讲课,还能巩固自己的知识,算得上两全其美。

    这一批学生的上课时间也有变化,之前是统一每个休沐半天,这次却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分成了休沐和假期上课的班级的和每天都要上课的班级,相当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这样效率快一些,不用像之前那样,用好几年时间才培养出一批人才。

    因为可以当先生的人多,大家轮换着来,不会耽误太多时间。李承乾也没有亏待他们,每个人上课都会有补贴,家里不太富裕的学生就更乐意了。

    就是东宫的财务系统不太乐意。

    李承乾给先生的补贴不少,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东宫虽然不缺钱,但也经不住这样造啊。

    李承乾挠头:“那我想办法吧。”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李承乾就跟李世民提起此事,李世民漫不经心道:“这有什么难的,朕让民部给你拨笔钱就是了。”

    “那要是裴阿翁不乐意呢?”李承乾撅撅嘴,“裴阿翁天天喊着国库空虚,阿耶耳朵没起茧子,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李世民:“就算国库空虚,这点银子也拿得出来。”

    不过想到裴矩刚‘不情不愿’地帮忙安置了几十号学生,现在又让他给小学堂出钱,还真不一定能要出来,李世民的话顿了顿,若无其事道:“不行就从我的私库走账。”

    李承乾嘿嘿一笑:“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如果物化生学堂能并入国子监,成为六学之后的第七学,那裴阿翁就没有理由不答应了。”

    国子监下辖有六学,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这六学的学生念书不需要束脩,而且食宿全包,一切费用由朝廷承担。如果物化生学堂也能享受这个待遇,自然就不用担心待遇问题了。

    李世民:“……这才是你的目的吧?”

    什么承担不起花销都是幌子,最终目的还是物化生并入国子监。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承乾也不瞒着了,仰着脑袋“昂”了一声:“物化生这么有用,并入国子监不是应该的吗?说不定很快大唐的学堂都要教物化生了!”

    李世民差点没忍住对天翻个白眼:“你这哪里是帮我,分明是嫌我麻烦不够多。这和封几个小官不一样,这事儿闹不好要引起朝廷动荡的。我不可能答应你!”

    “咦?”李承乾不解,“不就是加一个科目吗,为什么会引起朝廷动荡?”

    这时候大家吃完饭了,在窗户边的塌上坐下,一人捧着一杯热茶(李承乾的是水),李世民轻轻抿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地解释:“此事看似是国子监内部的事,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令天下读书人不满。”

    文人治国。如果读书人怨气太大,朝廷也是会被反噬的。

    李承乾:“为什么他们会不满?”

    李世民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你觉得呢?”

    李承乾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是不是因为迂腐的读书人太多了?”

    从物化生小学堂开课以来,李承乾就没少听到批判的声音,很多人认为物化生是旁门左道,不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更不该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