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140-150(第9/12页)

  李承乾轻哼一声:“权万纪和魏伯父不一样,魏伯父劝谏阿耶是真心为了天下和阿耶好,权万纪却是为了他的名声和权势,奸佞小人罢了,阿耶,就算你要广开言路,也不要什么话都听啊。”

    李世民上位后,十分善于纳言反思,对于言官御史非常优容,甚至可以说看重。典型的例子就是魏征,身为前太子一党,魏征在贞观一朝不仅没有遭到清算,反而愈发受到重用,就是因为其性情耿直,敢于直言劝谏的缘故,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

    魏征在朝堂上如鱼得水,在外名声也极好。御史们看在眼里,也就有样学样,越来越“耿直”了,朝堂劝谏之风大盛。

    言路通达自然是好事,但事有两面,有忠心为国,真心希望大唐和圣上越来越好的言官,自然也有人只想借此刷名声,以图谋求利益或者名留青史。

    在李承乾看来,权万纪就属于第二种。踩着权贵刷名声也就罢了,从权万纪今天的表现来看,他胡乱攀扯、给人扣帽子信手拈来,只怕私底下亦不修得,他的那些弹劾几分真几分假实在有待商榷,如果李世民将他当成忠正之臣,把他的话当成耿直之言,那朝堂风气就要乱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我知道了。”

    李承乾说完就蹦蹦跳跳往立政殿找阿娘去了,回过神来的李世民尔康手:……

    他还有事要说来着!

    第 148 章

    李承乾蹦蹦跳跳进了立政殿,正好奶嬷嬷抱着李治也在,难得李治这会儿醒着,李承乾拿着玉佩在他眼前晃来晃去。

    见小婴儿不为所动,李承乾有些担忧:“阿娘,宝宝是不是眼睛不好啊?”

    “胡说什么!”长孙氏在他额头点了点,“小孩子都是这样,再过几l个月就能看东西了。”

    李承乾惊奇道:“宝宝现在看不清东西吗?那他知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子?”

    长孙氏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系统:【他现在只能看到15~30厘米的东西,而且不是很清楚,三个月左右才能看清楚东西。】

    李承乾闻言低下头,离李治更近了一些。

    长孙氏无奈:“你干什么呢?”

    “我要离小弟弟15厘米之内,这样他就能看清楚我,然后记住我了。”李承乾道。

    长孙氏也不拦住,由着李承乾玩。直到李治又闭上眼睛睡过去了,才捶着发酸的腰站起来。

    长孙氏让人把李治抱回去睡,拉着李承乾坐下来:“今日早朝是不是被弹劾了?”

    “只有两个人说了几l句,有叔伯们给我撑腰,一点也没受委屈!”李承乾晃晃小脑袋,绘声绘色讲起早朝的事。

    长孙氏笑着听了,却并不发表什么意见,直到听说令女子入国子监的事成了,才露出一个笑来。

    她惯常是温和从容的,笑也是浅浅的笑,头一次笑得这么灿烂,恰如阳春三月盛放的桃花。

    “阿娘笑起来好看!”李承乾托着腮帮子道,“这次的事多亏了阿娘!”

    长孙氏对女子入学的事很上心,这次帮忙出了很多主意,这也是李承乾第一时间来告诉她消息的原因。

    长孙氏叹了一声:“这不算什么,我能做的有限,之后如何还得看她们自己。”

    李承乾捻起一块点心啃着,像是一只小松鼠。

    长孙氏又让人拿了些点心来:“最近怎么这么容易饿,是不是早饭没吃好的缘故?”

    “我早饭吃得很好,吃得多是因为我在长高呀!”李承乾骄傲地挺起胸膛,“我最近长了好多!阿娘没看出来吗?”

    说完后就眼巴巴地看着长孙氏。

    长孙氏忍笑点头:“看出来了!”

    想到李承乾虚岁都十岁了,也是该长个头的年纪,李恪和李承乾同岁,前两天还听杨妃抱怨李恪的衣裳换得快。

    想到李恪,长孙氏眉心微蹙:“你近日似乎和恪儿有些生疏,可是吵嘴了?”

    李承乾咬着点心摇头,含糊道:“没有啊。”

    “那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前番投毒之事?”

    那件事不小,纵然李世民有心隐瞒,长孙氏出了月子也知道了。李世民查出了一些人,也顺藤摸瓜把宫里再修理了一遍,但信息斑杂,不能确定真的把幕后黑手挖出来了。

    杨氏终究不能完全摆脱嫌疑,但长孙氏很了解杨氏,并不认为此事与她有关,也不想李承乾为此与兄弟生了隔阂,故而有心相劝。

    李承乾摇头:“我没有和三弟生疏,阿娘不用担心了。”

    长孙氏:“……你就哄阿娘吧!”

    这么明显的疏远,难道她还能看错?不只是她,几l乎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私底下没少议论。自然,因为李承乾盛名在外,大部分人都觉得是李恪不对在先。

    李承乾嘿嘿一笑:“反正我和三弟没有生疏,阿娘不用操心了。我还要去上课,先走啦!”

    说完往荷包里装了几l块点心,飞快溜走了。

    长孙氏:“……”

    *

    长安城外的路上,一辆牛车缓缓走来。赶车的是一位老者,后面的车架上放着几l筐农产品,其间见缝插针挤着一对父子。

    正是得到李承乾的消息,准备进京参加国子监选拔考核的陈长生父子二人。

    陈父稀奇地左右张望,陈家河村距离长安不算远,但坐牛车也要小半天,陈家又没有马车,陈父也许久没有来过了。

    这次出来一趟,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和几l年前大为不同。

    别的不说,只这路就平整得很,他们来之前下了场雨,出村的土路泥泞难行,这路倒是不受影响,还是这么好走。

    赶车的陈四伯听了他的话,解释道:“这是用水泥铺的,跟石板路差不多,当然好走了。”

    石板路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是传说中的东西,几l年前他们用青砖建房子尚且舍不得,更别说用来铺路。那都是大户人家才能享受的,如今他们也享受到了。

    难怪有钱人家喜欢,果然不错。

    陈四伯:“能不好吗?这可是小皇孙弄出来的东西!”

    陈父:“小皇孙……是说太子吗?”

    “可不就是吗,叫小皇孙习惯了,不好改喽!”陈四伯嘿嘿笑,“自从小皇孙出现,咱们的日子可好过多了!”

    陈父点头,他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李承乾弄出了高产种子和新式农具,前几l年来长安,还有很多乞丐沿街乞讨,大家都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也不在少数,如今再看,来往行人却大多肌肤莹润,衣裳不能说多好,但也足够驱寒蔽体。

    再看看牛车上的东西,以前吃饭都吃不饱,哪想过会有余粮售卖的一天?

    陈父看向陈长生,见他一直盯着书本,就暗自叹了一声。

    这么认真有什么用,那消息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那国子监也不是他们这种人家能进去的地方。就算考进去了又怎么样,他们家也拿不出银子给孩子读书啊。李承乾传来的消息中倒是说了,在国子监读书不需要花钱,但陈父他们不敢相信。

    哪有读书不用花钱,学院还管吃管住的?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但因为这句话,他们到底不好太过强硬地拒绝陈长生,只能带着他来试试。

    进了城,陈四伯去西市卖东西,陈父带着陈长生打听着到了国子监,见是一座颇为富贵的大宅子,来来往往的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