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110-120(第9/19页)



    随后德妃扯着十四告辞回永和宫,刚回去坐着,德妃就跟双喜说:“去把海棠叫来,我要问问她这费扬古是何方神圣。”

    海棠都吃过饭了,被叫来坐在额娘跟前。

    德妃连声叹气:“我看了那么多闺秀,真没想到会这样。你汗阿玛说费扬古的时候,我以为是正白旗那位给你守草场的费扬古呢。别的不说,我对他们家的家世是满意的,先帝的董鄂妃就是他们家的姑奶奶。

    后来听说是前九门提督费扬古,关键是他都去世了,你汗阿玛还惦记人家,还要给他闺女一个体面,可是我看了这么多高官,没听说过有这一家,这那拉家后来还有什么要紧人物吗?”

    海棠摇摇头,自从那拉费扬古去世,他的儿子都不争气,现在没混出头。

    海棠说:“我最近正在捋顺宗族的族谱,毕竟过年的时候我出花没出去拜年,虽然情愿可原,大家也都理解,可是在这封爵后的第一年没去各位长辈家里拜年到底是有些不美气,我觉得失礼,现在正在补。因此对宗室关注的多了,您说的这家人,我还真知道一些。”

    德妃问:“那拉家和宗室有什么关系?”

    海棠盘腿跟德妃说:“咱们先说那拉氏这个姓氏,分为乌拉那拉氏,哈达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叶赫那拉氏……”

    一听这个开头,德妃就头痛,这要从多少年前开始讲啊!她现在根本没这个耐心去听。

    德妃打断她:“这还用你给我讲?我能不知道吗?讲费扬古这个人!”

    海棠赶紧切入主题:“咱们就讲这个人,讲他要从他少年时候开始讲。那拉费扬古少年时候正好是太宗皇帝坐朝,他因为是那拉家的嫡系子孙被养育在内廷,同时领包衣佐领,授予三等侍卫。

    后来跟随太宗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一路南征北战,参加过的打战我就不讲了,这人军功卓著,因功授骑都尉,领护军统领。

    后来做内务府总管、步军统领,一路官运亨通,到了汗阿玛当家的时候,他就是九门提督了,这个职位非亲近信任的人不可任职。

    除了官运亨通,他还被授予一等云骑尉,后来又成了内大臣。就是在内大臣九门提督这些职位上辞官隐退的,理由是因老迈请辞,汗阿玛批了。

    他当九门提督的时候,据说兢兢业业,抓捕盗贼从不松懈,这城内治安有显著的提升,汗阿玛对他是赞了又赞,辞官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从此人一辈子的履历您看看:御前侍卫、护军统领、步军统领、内务府总管、侍卫内大臣。明珠索额图这些人也就是这个路子,要是活着,这会也是索额图明珠之流了。”

    重要的是这人是天聪,顺治,康熙三朝皇帝的心腹。

    德妃叹气:“你也说了这是活着,他活着当然是一流的人物,也是威风八面,这不是去世了吗!去世了还能剩下多少香火?落在你四哥身上能沾多少光?”

    说到这里德妃又问:“你说他少年时期在太宗皇帝跟前长大,那他的这个幼女是续弦生的?”

    “我就要跟您说说这个续弦了,正经的说,这个续弦,也就是我未来嫂子的额娘,跟我一个姓,是宗室女。她祖宗是褚英!”

    努尔哈赤生褚英,褚英和皇太极是兄弟。褚英生杜度,杜度和顺治皇帝是堂兄弟。杜度生穆尔祜,穆尔祜和康熙是一辈人。穆尔祜的女儿觉罗氏和海棠是一辈人,觉罗氏生的女儿应该叫四阿哥远房表舅,现在他们两个要做一对夫妻。

    这关系让德妃掰着指头算半天,褚英这一支如今已经没落了,混的好的也就是个贝子的爵位,实际上已经是远支宗室,和皇太极这一支的关系要出五服了,没资格用爱新觉罗的姓氏,只能用觉罗这个姓了。

    她最后叹口气:“算啦,我这个儿媳妇也是命苦的,早早的没了爹,她额娘是个续弦,她兄弟姐妹的年龄比她大了那么多,日子未必好过,我好好的对待她也就够了。”

    海棠就说:“他们乌拉那拉氏的家世是绝对能和我四哥匹配的,要知道多尔衮他们的额娘,也就是阿巴亥大妃就是这个家族的人,只是我那嫂子的阿玛没了,他们那个小家虽然是嫡系,如今没了当家人看着不显贵罢了。”

    德妃叹口气:“罢了,我也只能舍了让你四哥沾岳父光的打算,她不容易,进了咱们家的门和我做婆媳也是前世修来的缘份,我对她好些就够了。

    我嫁出去两个闺女,迎进门三个儿媳妇,我是尽量把儿媳妇当闺女养着,就看她们和我有没有这母女缘份了,要是能点拨的我就点拨一番,要是遇上个笨的,说两遍还是没进步的,那就算了。”

    前面还说当闺女样,后面就说点拨两遍算了,海棠哭笑不得:“您说要把儿媳妇当闺女养的!”

    “我那是客气的说法,你怎么就信了,再好的婆婆不是娘,我尽量对她们好,她们要是领了情,我就加倍对她好,要是不领情就算了。我这点耐心全给桂枝那笨丫头了,别的女孩我真的没那个耐心去教。”

    说到这儿她看看外面的天色,立即说:“得了,咱们母女说的时间够久的了,眼看着各处要落锁,你赶紧回去吧。”

    康熙和德妃说了这件事的几日之后,就下旨将乌拉那拉氏指给皇四子做嫡福晋。

    和三阿哥收到旨意的开心不一样,四阿哥收到旨意的时候没感觉,他完全想象不出来一个不认识的人会跟他过几十年的日子。

    他觉得娶媳妇还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在大家祝贺他的时候,他的表情很平静。

    就是:哦。

    德妃看他那模样就发愁,这别看长了个大高个子,就还是个孩子心性,这可怎么办啊!

    然而这婚事还要接着往下办,幸好前面有三阿哥顶着,三阿哥的事儿办好了才能轮到四阿哥。荣妃为了让儿子的婚事体面,也在不停的跟内务府沟通,荣妃母子还想打听康熙把三阿哥的宅子放在哪儿,一直问内务府手中的房源,而且因为康熙亲自过问海棠的郡王府修缮进度,整个内务府所有的重心都在盖房子上,加上三阿哥的婚事,被催的鸡飞狗跳,所以这会希望四阿哥的事儿往后推一推,德妃就顺势把四阿哥成婚的日子推到了后年。

    四阿哥的事儿结束后,她开始操心六阿哥,要说四阿哥还是个孩子心性,六阿哥没好到哪儿去,这还是一副没长大的样子。

    看着这两个儿子德妃愁的睡不着。

    德妃除了发愁两个儿子,这半月最忙碌的事儿就是给海棠打包行李。因为海棠每次出门回来比逃难的都不如,德妃一直想让康熙同意海棠带宫女出门。

    现在康熙终于同意了,然而青海什么都没有,连房子都没有,只能住帐篷,德妃是在京城长大的,没出过远门,也没住过帐篷,只能找那些蒙妃们打听,于是她给海棠准备的行李越来越多。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德妃担忧说的过去,太后养了海棠那么大,也担忧她对草原生活不习惯,于是就想跟着去。

    康熙当然不同意,太后就装病,康熙为这事儿对着太后陪尽了笑脸还不能打消太后的主意。

    康熙就说:“明年去木兰围场,朕送您回科尔沁住几天。”

    太后说:“不去,我要去小花骨朵的草场。”

    康熙头疼:“青海太远了,而且什么都没有,您去了很多事儿上不方便。”

    太后说:“我能忍,我又不是不知道草原上什么样子,我也不住在哪儿,我就去看看,看完我再回来。”

    康熙不同意,青海南接川藏北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