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420-4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420-430(第13/18页)



    三阿哥这才赶紧走了几步和弟弟们拉开距离。

    八阿哥看了一眼三阿哥,这就是他一直看不上三阿哥的原因,整个人浅得跟那小水潭一样。

    此时康熙的御驾从正黄旗驻地转入了正红旗驻地,穿着一身镶蓝旗盔甲的雅尔江阿带着人骑马路过正白旗驻地,他去正黄旗驻地帮忙去了,这会要赶紧换衣服去太和殿。

    他遇上海棠,勒着缰绳说:“妹子,赶紧的,御驾快到了。”

    海棠说:“哥哥你们先去,我一会儿就来。”

    几位亲王郡王打马从海棠面前过去,海棠勒转缰绳到了一处胡同口,她也没下马,就坐在马上等。没一会朱尔哈岱跑来,海棠在马上弯腰问:“如何?”

    “您放心,都控制住了。”

    海棠说:“看好人,下午庆典结束了我再来。”

    “是,您放心吧。”

    海棠勒转缰绳向着皇宫方向去了,她要先去后宫换衣服,这流程安排得很紧张,极其紧凑,海棠都已经在心里把礼部的人问候无数遍了,甚至还想问问康熙:这生日就非庆祝不可吗?

    第428章 各成长

    海棠骑着马从什刹海的前湖进入神武门,把马放到了神武门后她就穿着盔甲一路狂奔,那套被让你戏称哭丧用的白盔甲可不是样子货,这重量很感人,然而海棠还是穿着盔甲从御花园一路奔到了宁寿宫花园,又从宁寿宫花园进入宁寿宫后门,这里有宫女抱着她的大礼服在等。

    海棠赶紧找个房间换衣服,宫女们一边帮她换礼服一边说:“您等会儿从最东边的巷子里出去,那儿没人,今儿这边都是些外命妇,这几条道挤的到处都是人。最东边那是太后娘娘特意吩咐过的,不让人走动,各处开着门,单方便您一个人。”

    海棠把帽子戴上,说了句知道了就跑出去,从东边的巷子里又是一路狂奔,奔到前面的时候,隔着几道墙就能听到外面的音乐声。

    这音乐声意味着康熙的仪仗已经回宫了。

    海棠只能从太医院前面绕经过坐翼门进入太和殿广场。

    整个太和殿广场人山人海,海棠挤进去完全不显眼。她奋力挤到太和殿前面,好多人赶紧给她让路。

    庄亲王说:“你可算来了,你不来叔叔就要打头进去了。”

    这话让代善一系的三位铁帽子王都对他翻白眼,按照规矩该代善这一系先进门,因为代善是嫡长子,也是长房。可是如今他们辈分低,说话不够分量,才轮到了皇太极一系先进殿,究其原因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没权力了。

    这次几位铁帽子王都冷眼看着,海棠先进去大家不好说什么,人家是真有功劳的,他庄亲王有什么功劳!所以前面几位铁帽子王都不搭理庄亲王。

    海棠还在吭哧哼哧出气,这一路跑得快,这完全是冲刺的速度啊!而且礼服也是很重的啊,别看就一件衣服,这一件衣服穿一会压得肩膀都使不上力气!想不稳重都难!

    雅尔江阿看海棠累得直喘气,就说:“我们喊你的时候你就该跟着一起来。”

    海棠说:“我是担心,又检查了一遍。”

    德昭说:“朗朗乾坤,没什么人敢闹事儿,姑姑你就是太小心了。”

    衍潢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多检查一遍没什么。这没开始呢,姑姑不用着急。”

    海棠就回忆了一下流程,这个时候康熙应该是在乾清宫换衣服顺带休息一下。她刚才来得及,没注意看皇孙们,根据礼部的安排,没有爵位的皇子带着皇孙们在大殿外跪拜,这时候弘阳应该也在排队。

    此时十五阿哥带着一群弟弟和侄儿们在一边等着,等有爵位的宗亲和大臣们进殿之后就是他们列队。

    在这里的皇孙要么是嫡出要么是长子,皇孙中打头的是大阿哥家的弘昱,弘昱本来就身体不好,他额娘生他前已经生了四个女儿,身体一直很差,几乎是拼命一样把他生下来,因此弘昱是经常卧床。

    在大阿哥被圈禁后,弘昱也一直有振兴家业的想法,想把自家这一支给撑起来,然而他体弱多病,出门的时候很少,纵然是心有不甘满心愤懑,最后也发现有心无力,而这样的大节日,他因为身体原因错过了很多,只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支撑着来参加,此时也必须摆出一副笑脸和大家说话。

    说到弘昱就不得不说他的老对头弘皙,弘皙虽然也遭遇了家庭困局,但是他是废太子的长子,身份特殊,现在被康熙带着去后面乾清宫了,哪怕是太子被废黜,弘皙的地位仍然很超然,比皇孙们强,甚至比那些有实权的叔叔们也要强上很多。

    这时候礼部开始唱礼,官员们赶紧整理衣冠,最前面的宗亲开始进殿,海棠深呼吸,和庄亲王一排,按照彩排时候的要求进殿。整个队伍因为经过彩排都知道自己该干吗,因此井然有序缓缓移动。

    十五阿哥看着眼前地方被腾出来了,就说:“都起来吧,按着年纪排队。”

    皇子们一队,皇孙们两队,皇子在前皇孙在后,根据礼部官员的指点,随着唱礼进行叩拜。

    这和以往的大年初一的朝拜差不多,宫外怎么热闹不知道,但是宫内是要在太和殿摆宴席的。

    太和殿上宗亲和大臣朝拜后,就是摆宴席的阶段了,宴席是整个庆典最要紧的一环,是康熙再三嘱咐过的流程,因此凡是参与者,此时都严阵以待。

    而外地赴宴的老人家也在此时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进入宫中。

    这些老人有一些是已经致仕的官员,有些是一些高官的父亲,再有就是一些大儒名流,也有富商,自然也有种田的百姓和做工的工匠,可谓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因为身份不一样,进来时候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些人很兴奋,有的人却是处处小心,事事谨慎。

    态度不一样座位也不一样,致仕的官员和一些高官的父亲自然在太和殿上饮宴,其他的人就要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座席吃饭。

    大殿上的宴席是康熙带着皇孙们参加,年纪大的皇孙和一些近支宗亲提着银酒壶给这些人斟酒,外面的老人就是侍卫们在招呼了。

    大殿上的气氛很热烈,这里面活跃的都是一些回去养老的老臣,知道怎么说话也知道该说什么,和康熙回忆起往昔真的是君臣不断感慨。

    在这关键时刻,自然是要吹一吹康熙的文治武功,从康熙除鳌拜开始讲到灭噶尔丹,这些事儿被这些大臣们讲得跌宕起伏,讲得康熙自己都开始追忆往昔,这些奉承让他龙心大悦,今天真的是很开心的一天。

    所以在这种高昂的气氛里,不能免俗地一起吟诗作赋,好在这里坐的都是读过书的,加上旁边侍奉的皇孙们都通笔墨,把这些喝了几杯酒后开始吹捧皇帝的颂圣诗给记录下来留着给日后给康熙欣赏。

    在宴席举行到一半,康熙带着几个宠爱的孙子出来,外面宴席上的老人们赶紧放下筷子见礼。

    康熙端着酒杯和他们交谈,问每个人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到京城的,家里几口人,日子过得好不好。这种场合自然是大家捡着好的说,一番笼络下来,康熙又回到太和殿继续饮酒。

    这顿饭从中午吃到了下午,下午撤了宴席后宫门口有杂耍,康熙携这些老人家看了大象骆驼表演,又看了一场戏,这才散了,嘱咐人送他们回到亲人身边,在宫门口百姓们万岁的呼喊声中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此时后宫里面的外命妇们也离开了,天黑后整个京城才算是安静下来,街上虽然宵禁,但是各处张灯结彩,处处火树银花,仿佛真的是一场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