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430-440(第16/18页)
从欧罗巴带回来的蒸汽机,咱们的蒸汽机并不差,而且你们用蒸汽机拉矿石,一个车头能拉二十多车厢矿石,动力是够的,就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个船壳造出来,并且让红衣大将军上船。”
鄂伦岱皱眉:“格格,这虽然是一个壳,但是这个壳子也不好做啊!毕竟要在海水里泡着,防着盐水腐蚀很重要啊。海战的时候炮弹横飞,这壳子要足够厚才行,在转弯的时候要迅速不能太笨重,这种壳子不好做啊!”
海棠不管,她就问:“能不能做?不能做把你们的工坊拆出去,谁能做谁当家!”
鄂伦岱急了:“能做能做!必定能做!”必须能做,这位是说到做到的主啊。
海棠冷着脸说:“这可不是开玩笑,”她把广州口岸的折子放在鄂伦岱前面:“再不会做你就给洋人当奴才吧!我也没那么多的时间等你们,要是你们不能做,我就要向着天下问询谁可做,别管是北面的还是欧罗巴的,是能人我就用。”
海棠接着跟鄂伦岱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再不动起来咱们说不定连关外都回不去了,关外那边靠着海呢!”
鄂伦岱放下折子点头说:“您放心,奴才这就回去盯着。其实早先您说过铁甲舰,奴才也是听了的,有些眉目了,但是需要实验,这次实验要去海里,京城附近的水不行。”
海棠点头:“好了你说一声,我批准你们去胶澳。”
鄂伦岱出去后,广州口岸的事儿已经传开了,毕竟京城的权贵们也知道广州口岸油水大,不少人家和出海的船队有关系,因此海棠召见上三旗帜的都统和参领,说了遴选福建港口水军的事儿。同时胶澳港把初期战报送来了,这是驱逐对手的战报,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没第一时间上报,因为要核实战果和统计损失,目前舰队没有回来,胶澳港口派出了补给船队和新的战舰去支援,最终消息得到核实后会及时上报。海棠姑且信了,觉得这消息传递太慢也是个事儿,看来必须想把办法加快通信了。
一时间这消息传遍京城,下五旗的王爷贝勒们瞬间聚在一起求见康熙:为什么这好事儿给上三旗?是,我们知道好事儿都是先给上三旗,不能上三旗吃肉喝汤不让我们舔盘子啊!就让我们这么干看着!
还有正白旗的人偷偷来海棠跟前推荐镶白旗,这些人也有理由:格格啊,两白旗才是一家啊!咱们和两黄旗没那么亲,您就是手下的人手不够用,镶白旗闲着的人多得是啊!
甚至还有人偷偷给海棠出谋划策:上三旗内无王,您早晚要从正白旗离开的,到时候您去镶白旗,咱们两旗还听您吩咐。
康熙就不是那好说话的人,他压根没搭理这些人,除了庄亲王年纪大一点之外其他的都是小辈,别说跟皇帝拍桌子了,大点声说话的都没有。早先那些宗室王聚在一起压的皇帝不敢大声喘气的局面再不会有了,因此康熙一句解释都没有,端茶送客了。
海棠这边就给他们扔下一句话:“把眼光放长远点,将来国运昌隆蒸蒸日上,有你们当差的时候。”
下面结结巴巴地表示:那不是早当差早好吗?
但是不敢多说,赔笑着退下了。
无论是宗室王还是两白旗的人都在心里打定主意,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过几日想好了主意再来。
因为这件事,京中夺嫡掀起的阴云瞬间消散,除了文官还执着夺嫡之外,宗室权贵和武官们都想挤进福建港口喝一口汤,毕竟胶澳港那是实打实地见到了真金白银。
六阿哥把他和四阿哥的人手名单拿来,详细跟海棠讲了讲这些人为什么海棠用得上,于是海棠给予了他们职位顺利安排了。十四阿哥也找上海棠,海棠看了看他递上的名单,把十四的人也安排了,实际上十四也没几个心腹,这三个兄弟的人手都不多,安排起来也不容易。
十四嘿嘿笑笑:“还是姐姐了解弟弟。”
海棠问:“这些人什么时候成了你的人了?我记得都是八哥的人啊!”
十四说:“弟弟脸皮薄,他们来求,没法子只好写上了。”
海棠知道他那算盘,就是拿自己当挡箭牌,哼了一句,劝他:“你别为这些人来跟我闹,别最后给人做了嫁衣裳。”
“放心,弟弟就是拿来在您跟前过一遍,谁想真心给他们谋好处。”从李煦的例子就能看出来,八哥的心腹拉不到手,只能从边缘人群动手。
海棠看他的模样就知道他是什么打算,就说:“别什么垃圾都捡,正经像四哥和六哥那样找几个能用的,人贵在精不是多!”
“嗯嗯!”
这点头的模样显得很乖巧,海棠也不说什么了。
十四就问:“姐,十五弟的婚事很急,您到时候参加吗?”
“参加啊!这是亲弟弟的婚礼,为什么不参加?就是再忙也要去。你不去?”
“去,”十四还惦记着从宫里搬出去的事儿呢,皱眉说:“也不知道十五弟成婚了我们能不能搬出去?”
海棠在心里冷笑:做梦吧你!你越是蹦跶老爷子越是不会让你搬家的!
第440章 盼美人
海棠让人去寻找郑和下西洋时候乘坐宝船的具体数据,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事情给正规化,将作战船只和运输商船分开,建造大海船参与到大航海时代,抓着时代的尾巴让漕运衙门彻底把海运这一项打开局面。
同时她还需要把水军的船只根据作用分成作战船只和辅助船只,作战船只那种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的概念也该拿出来了。
因此她白天忙完之后还要回家去忙,随时把一些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半个月后收到了战报,这场大战是胜利了,水军追到了南半球,直到打光了炮弹后才拖着俘虏船只回程。要不是遇到了支援船队,俘虏的战舰差点沉没,后来上去修了一下才拖回了广州港。
康熙很高兴,因为三月是他生日,他让参与这次作战的水军军官进京给他贺寿,在这种环境下,进京给皇帝贺寿确实是一件荣耀的事儿,并且康熙打算封赏他们,得胜的军官们自然用最快的速度往京城里赶。
海棠想趁着这个机会梳理一下水军的事儿,加紧准备自己手头的工作,把大概需要的工种分门别类地列举出来。并且在京城里面加大对这场大战胜利的宣传,然而京城内外从还是那种天朝上国的姿态,洋人在他们心里和番邦划等号,而且因为历史传统,从庙堂到江湖都觉得大敌在北方,自始至终是那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才是生存劲敌。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三阿哥,他在公开场合就说:“汉时匈奴、唐时突厥,年年岁岁都要南下打草谷。”
他这人糊涂惯了,虽然没明说草原上的蒙古人才是心腹大患,却忘了京城里面还有很多草原人。大部分王府里面的女主子都是蒙古来的,更别提有些蒙古王公常年在京城住着,比如是十公主的驸马策凌,陪着十公主住两年了。这言辞一出,康熙不等下面的人哭诉告状,头一个把三阿哥叫到畅春园骂了一顿,康熙问耷拉着脑袋的三阿哥:“这话是能说的吗?”
康熙也确实更忌惮蒙古人,但还是这句话,心里的话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吗?
三阿哥进畅春园的时候就知道这话说错了,此时跟康熙说:“儿子喝了点酒,糊涂了,这下怎么办?”
康熙看着他:你也知道这话不能说啊!
康熙头一次对这儿子失望,当初他在敏妃的孝期剃头都没让他这么失望过,再后来干了那么多蠢事也没失望过。看着这儿子一把年纪了,眼看着要奔四十了还是这个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