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480-490(第12/19页)
找弟弟来给自己挡着点,一转头发现弘时和两个弟弟勾肩搭背。忍不住问:“你们在说什么?”
穆禄听见姐姐说话,转身回头说:“弘时哥哥说要送给虎头一只小狗。”
虎头说:“我想要黑狗!”
弘时开始狡辩:“弟弟,你听哥哥的,黑狗晚上看不见,而且黑狗笨,大黄才是最聪明的!等会儿哥哥带你去看看,保准你看了就喜欢。哥哥跟你说,我们家狗子那脑袋那腰那屁股那尾巴,从耳朵尖到尾巴尖都是可可爱爱伶伶俐俐,凡是看到的没有不夸的。一般人来求我阿玛压根不给,也就是表弟你是亲戚才让你抱走一只,要不然都不给人家看,走走走,现在就去看。”
秀英隔着弘历和穆禄听见了弘时的话,只觉得眼前一黑。弘时连招呼都不打,拉着虎头出去了,穆禄赶紧跟上。弘昼一看有热闹,也跟着跑出去了。
此时四阿哥和桂枝还在拉着弘昐弘昀说话,弘晖小跑着追了出去。看到弘晖出去秀英才算是松口气。
她气得想跺脚,埋怨穆禄怎么就不拦着点,家里已经有一只狗了啊!
她这边气得蹙眉,旁边的弘历看表姐生气也很可爱,笑得更灿烂了。
秀英问他:“他们都走了,你怎么不走?”
“我陪表姐说话。”
谁要你陪!
秀英直接来到了桂枝身边站着,拉了拉桂枝的衣服,想让额娘赶紧走。
桂枝发现女儿拉自己,就问:“怎么了?”
桂枝没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闹着回家,特别是舅妈还没回来,不能没见人就走,只能说:“他们拉着虎头去挑小狗了。”
桂枝的脸瞬间僵住,把眼神放到了二哈身上,正专心躺着啃脚踏的二哈突然感受到了桂枝的视线,翻身起来看着她:“汪?”
四阿哥知道弘时干的好事!他对桂枝笑笑:“放心,这一窝都是大黄狗,很乖巧。”
连弘昐和弘昀都赔笑起来。
桂枝就说:“四哥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什么?罢了,再养一只吧。”
秀英看到弘历又站在自己身边,就说了一句:“我陪着舅舅坐。”
说着就坐在了四阿哥身边,四阿哥高兴的跟桂枝说:“英儿这孩子跟我亲近。”转头跟秀英说:“英儿,等会舅舅带你看看你椿妹妹,她这阵子咳嗽,不好抱出来。你楠楠姐等会就和你舅妈回来了,你们姊妹多亲近。”
弘历没敢往四阿哥身边凑。
第487章 生疑虑
新的一年很快过去,罗斯的使者在正月赶到了京城。
对方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除了在京城设立大使馆外,还要在各省设立领事馆,同时要求在京城传播东正教。
理藩院这里提出要先确立国境,这一条谈不妥一切都不用提了,对方要求先设立大使馆,必须让他们传播东正教。
两方各执己见,甚至可以把准噶尔贵族交出来,因为罗斯知道康熙很想把准噶尔部的贵族抓回来。然而理藩院坚持必须确立国境才能谈。
来回拉扯了很长时间,罗斯的要求已经是在京城传播东正教了,他们觉得退步了那么多,理藩院还坚持就是不识好歹。九阿哥和十阿哥觉得没必要再谈下去,至于传教的事情想都不要想,只有中原这里是皇权凌驾于宗教之上,东正教是不会老老实实地入乡随俗听从皇权的吩咐,到时候就是祸乱的根源。
除了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双方谈不妥之外,就是各国的传教士也在里面里挑外撅。这些人利用和京城权贵接触的机会,不停地散播斯拉夫人言而无信的品行,简直个个茹毛饮血,各种意义上的吃人不吐骨头。
比起傲慢的使团,这些在京城很多年的传教士更明白朝廷里的权贵厌恶的是什么,这些权贵越是讨厌什么他们就说什么。
在这种环境中,就是主张建交的九阿哥和十阿哥都觉得对方太傲慢了,最终双方什么都没谈下来。使团气急败坏威胁了一下九阿哥走的那条商路,九阿哥就不吃那硬的人,说了句:“南边不是有英吉利人吗?听说他们号称有一支无敌舰队,护送商船应该能做到的吧。”
罗斯使团的人立即发现这愚昧的地方并非对欧洲的形势一无所知,和一直奉行离岸平衡的英国佬有联系,联想到英格兰人那到处搅屎的作风,极有可能联手坑人。瞬间客气了起来,还主动提出来愿意帮康熙带一封信给他们的皇帝。
康熙懒得搭理,他觉得谁先写信就是谁先怂,这封信是不会写的,除非是对方先送信来,就轻描淡写地让对方把准噶尔部的王公送回草原,并且让鄂伦岱带着这些人去看看了火炮。
鄂伦岱心想有好东西不能直接让他们看,就让人把几十年前铸造的神威无敌大将军拉了出来,这种是铜管炮,如今已经开始用合金炮管道了,这种炮开始慢慢淘汰。因为国内铜少,户部一直打这批老炮的主意,想融化了铸币,也幸亏是鄂伦岱不讲理,要不然早让四阿哥给弄走了。当年罗斯人在雅克萨吃了这种火炮的亏,使团看到了神威无敌大将军觉得是示威,气得青筋直冒要求立即离开。
理藩院安排他们坐火车离开,一路上由理藩院护送出草原,坐火车的目的是想显摆一下。这也确实显摆到了,罗斯国内还没有火车。到了太原下车后,看着铁轨向着远处延伸,使团已经没了当初的傲慢。
这时候第二条铁路开始铺设,从太原到西安,目的是辐射西南几省,只是眼下没通车,负责这段铁路施工的官员就是李卫。
罗斯使团走了之后,九阿哥打算从天山附近前往中亚,他想重走一遍丝绸之路,预备着和罗斯翻脸后货物从中亚中转。
康熙听了心有不忍,他跟九阿哥说:“朕一把年纪了,老话说父母在不远游,你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朕不想朕弥留之际你不在。”
这话说出来九阿哥当时就抱着康熙的腿号啕大哭起来。康熙就说:“你要是有想法,不妨让你的心腹去探路,朕不吝啬爵位金银,还能让他做张骞一样的人物青史留名,但是朕不想看着你去受罪,你要是想去,等朕驾崩了再去吧。”
九阿哥还能说什么,哭完后出去安排心腹出去探路。
康熙不让九阿哥出门也不打算让十阿哥和舒宜尔哈出去。舒宜尔哈很不安,她感觉自己只要一旦闲下来就有无数是非等着她。于是来找海棠商量,海棠想了想就说:“你也是有经验的人,不如替我坐镇进出口商行吧,这商行如今已经是庞然大物了,我正想着要不要拆分,做的生意太大了,进账也很多,总让我心里不踏实,担心他们垄断了一些行业。”
舒宜尔哈想着进账多是多,也没多到哪儿去,等到看了账本瞬间惊呆了!
西北的商路没法和这海运比啊!
自从当年放开广州口岸之后,沿海百姓就积极出海,海上确实很挣钱,也让沿海富庶了起来。如今有三处地方的财主,以晋商为首挣的是草原和罗斯生意,其中茶叶和丝绸是拳头产品,北方的蒙古人对茶叶的渴望是无限的。
再有就是江南富商,这些人主要是盐商,江南贩卖私盐特别猖獗。除了盐之外,还有其他行业也很兴盛,比如丝绸和瓷器。和晋商的装穷相比,江南就是温柔乡销金窟,要是不显摆就显不出阔气,连带着当地的普通百姓也讲究体面,哪怕是两顿没吃了也要体面地出门。
沿海的富商又是另外一个画风,这地方都是从海上挣钱,风险高收益高,挣了钱也要回乡,宗族观念很浓厚,挣钱了也不藏着掖着也不显摆,而是回乡拉起一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