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550-5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550-560(第9/20页)

选秀却病了,下次是她最后一次机会了。十一阿哥打算把这位富察家的姑娘运作成弘历的嫡福晋,特意来找马齐商量。

    马齐经历过康熙末年诸子夺嫡,老皇帝翻云覆雨的手段他是领教过的,就有几分不情愿。

    赢了对他家来说是锦上添花,输了那就是令家族万劫不复,对女婿的提议兴趣不大。

    马齐的几个儿子也觉得这事儿难办,因为弘历没什么优势。

    论出身,他既非嫡又非长,比一比外祖家,大阿哥弘晖的外祖父费扬古尽管去世得早,人家早年是被太宗皇帝养在宫里的近臣,后来又做了九门提督,说出去有家世有功绩有名声。

    弘历的外祖凌柱是个小官,现在外孙子是皇子才被提拔成了四品官,而且看着也没机会往上走一走了,除了有钮祜禄这个姓外什么都没有,关键是他家也不是钮祜禄的嫡支啊,是旁系的旁系,家族的边缘人家。

    再说如今的实力,大阿哥有了自己的门人,而且跟着勇王做事,这位亲王在康熙朝都是独一份的大势力,现在大阿哥能调用,这说明什么,说明勇王支持的是他啊!就是弘历阿哥真的像康熙朝的大千岁一样能拉起一党来,也要看看马齐愿不愿意做明珠第一给弘历阿哥当踏脚石!

    富察家不乐意联姻,十一阿哥在岳父家里费了半天的唇舌并没有说动岳父和大小舅子,闷闷不乐地回家了。

    第一天一早,十阿哥来送九阿哥出门,九阿哥去南方,十阿哥留在京城整理他们这一路上的见闻,并整理地图交给雍正。

    九阿哥高兴地跟十阿哥说:“放心吧,哥哥会早早回来的。”

    十阿哥叹口气:“九妹的事儿不好办,弟弟就怕你们不会那么早回来。”

    九阿哥很乐观:“今年办不成还有明年呢,再不行过年也要回来,就是胖丫头不回来,你跟皇上说一声来看我们啊!南方几省虽然听着远,这总比咱们去奥斯曼近吧。”

    十阿哥看着他走远了,他就没法像九阿哥那样乐观。

    九阿哥上了车后突然发现有件事没办,他回来后没去祭拜老阿玛啊!

    老爷子会不会生气?

    应该不会吧,他人都没了。

    九阿哥愉快地把这件事放在了脑后,然而到了中午,他又想起这件事了,心里七上八下:“爷怎么又把这事儿想起来了,会不会就是老爷子在骂爷这不孝子?”

    越想越不对劲,他立即跟外面的人说:“改道,先去景陵。”

    此时海棠已经坐小船逆流而上,她要在湖北下船。一般说起湖广,说的都是湖南湖北,有的时候还会泛指两湖和江西广东一带。

    此时海棠站在甲板上看着两岸,两岸的景色是千里草木,没有工业化带来的痕迹,这是原汁原味的古代河流。偶尔看到在江上打渔的渔民,人家看到庞大的船队也会远远避开。

    船上的侍卫就会冲着这些渔船大喊:“你们有鲥鱼吗?我们给钱!”

    这么一路喊过去,果然有渔民打捞到了鲥鱼,侍卫拿一大块雪白的银锭换了三条鲥鱼。

    鲥鱼多刺但是味道极美,身为长江三鲜之一,明朝和清初的鲥贡让渔民苦不堪言,官员上下其手,对长江两岸的渔民不断勒索,对渔民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直到康熙一十一年,山东按察司参议张能鳞奏请免贡鲥鱼,把沿途百姓的困苦写在纸上,康熙看了才罢免了鲥贡。

    尽管免了鲥贡,但是这种鱼好吃的印象已经刻在了百姓的脑子里,凡是有点钱的人家都买来吃,这种鱼后来被吃灭绝了。

    三条鱼也没多大,鱼肉也就几两,三个大人两个孩子一起吃,大人们各夹了一筷子,剩下的让两个小孩子吃了。

    海棠问百岁:“好吃吗?”

    百岁点头:“好吃。”

    海棠说:“咱们去了湖广一带,会有人请咱们吃这个,还有人给你送,你要怎么做呢?”

    他摇头:“不吃,百岁跟他们说不爱吃。”

    海棠点头说:“这才对,鱼虽然好吃,但是天下好吃的多着呢,浅尝就好,就怕过犹不及。”

    百岁点头如捣蒜。

    此时弘晖含笑着看百岁,他是知道百岁贪吃的毛病,他一直想着找个法子治治他,就看百岁愿不愿意给这个机会了。

    第556章 洞庭湖

    船到了湖北,九位最高封疆大吏之一的湖广总督孙嘉淦带两湖官员迎接海棠。

    随后把海棠请到了安排的一处富商别院,席间果然有鲥鱼。和弘晖坐在一起的百岁看看端上来的鲥鱼再看看这些官员,在官员们劝着动筷子的时候百岁就说:“爷不爱吃鲥鱼。”

    弘晖搂着他笑了笑没说话,席上的一个官员立即说:“小爷不爱吃是不是因为鱼刺多,这就给小爷换成鱼丸汤。”他以为是小孩子不会吐鱼刺,被扎着过嘴,立即叫人去做一份鱼丸送来,务必把鱼刺给剔干净了。

    随从立即去厨房吩咐,百岁眨巴着眼睛,没人跟他说遇到这种事儿该怎么回答啊!他看着弘晖,弘晖说:“让他们把鱼刺给去了,给你做成鱼丸尝尝。”

    百岁小小的脑袋大大地疑惑,这到底是让吃还是不让吃啊!

    一顿饭吃完,下面的官员就开始跟海棠倒苦水:“湖广一带民风彪悍,外来的棚民更是不服管教,打架斗殴都是小场面,他们械斗的时候那是成百上千人,旁人都不敢狠管。”

    湖广一带的土司已经销声匿迹,这里还是江南的产粮要地,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在康熙头几次南巡的时候,那阵子还没有开始进口粮食,湖广每年往外调拨的粮食都有五百万石。除了说这里气候好适宜农作物生长之外,只能说这里的百姓非常勤劳。

    因为这里紧靠长江,水运发达,加上能吃得上饭,各地来这里讨生活的百姓很多,有抱团来做生意的,也有没了土地的流民来到这里留下不走的,还有很多山民从山里出来给人做工混口饭的。

    总之形形色色的人在湖广逗留,他们没有土地,摊丁入亩这事儿也轮不到他们。所以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安置他们势在必行。

    海棠在第一日就骑马带人巡视两湖,这些地方的地理环境整体呈现出一种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东部有大片的土地,也是大量人口聚集的地方。

    海棠早就安排人来两湖查看地形,根据下面探查的结果,她打算在宝庆府(邵阳)建立一处水泥厂。

    水泥还没有大面积用过,好不好用朝廷不知道,火器营用过一些,但那不是大场面,因此需要在南方试一试。机器已经做好了,这是一组巨大的机器,通过海运再换河运来到了洞庭湖,比海棠晚了十来天。

    在洞庭湖后拆解成小部件,再换更小的船从资水来到宝庆。宝庆这里聚集了很多棚民,但是和洞庭湖周边相比还是少了。这里的棚民都是山上的百姓,宝庆也不是大地方,没法和长沙岳阳等地方比,因此这里是个很适合起步的地方。

    随着设备一起来的还有大量火药,造办处的大师傅上岸后查看地形,选好了厂址,接下来就是招工。只要有吃的就有很多人来干活,招工只看身体是否健康,无论男女这里都收,女人做饭干些轻体力活儿,男人们则是跟着火器营的人去山里爆破一些石头,来往运送石头。

    起初本地人反对开挖石头,说是会惊扰了土地爷,又说这是挖山,山神爷爷会发怒。反对都是些读书人,特意求见海棠,把很多书拿出来举例子,指出历朝历代都是敬天爱民,海棠这种开山指使民工做苦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