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680-7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680-700(第28/35页)

倒是一直是观望态度,湖北人就不动如山。

    这里面原因是两湖当初在安置棚民的时候受到海棠和弘晖照顾,使得两地的工商业繁荣,如今很多百姓都心向这二位亲王,加上两湖子弟很多人去京城书院学造机器,学出来的已经在造办处当差,在民间看来,这是师父仁义,当几年学徒就出师了,别管是大工小工,已经开始拿俸禄了,这就是一辈子有了吃饭的手艺,这就是再造之恩。

    两湖地区的百姓自上而下更加积极地奔在吃工商繁荣红利的大路上,积极送子弟入京,他们发愁孩子考不上,从不怀疑是不是京里的贵人骗人,自那年在两湖安置百姓,两位亲王都没骗过大伙,自然不会向着弘历靠拢。

    山西人本钱厚,不会轻易下注。他们靠着和八旗权贵上百年权力金银互换的交情,甚至很多人是权贵们的白手套,自然不惧权力更迭,康熙末年斗争激烈,他们出没于名利场片叶不沾身,现在也不会把弘历和弘晖相争看在眼里。

    弘历还没意识到,不是所有的守旧势力此时都迫切的找个主子,有勇气脱胎换骨的地主都在寻求转个阵营,因为雍正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长,河南的大小地主又很积极,所以他还没察觉出来湖北和山西两地乡绅的态度。

    在这里待了五六天,众人又乘坐火车出行,这次火车停在了济南。

    济南是山东的治所,下车后火车站这里济济一堂,官员乡绅富商们连绵成片,三呼万岁,场面十分震撼。

    田文镜请安后上前来再次给雍正磕头,田文镜年纪大了,去年大病一场,今年年初才恢复出来做官,他是雍正的宠臣,雍正对他态度和颜悦色,露了些笑模样。

    田文镜请雍正上车,陪他进城。

    济南城比开封大得多,一来是开封有黄河在侧,很难发展,每次黄河发大水开封都被淹没,现在的开封城地面下埋葬着历朝历代的开封城,这些开封城垂直分布,如果向下挖,越是时间久远埋的越深。二来是济南商业在最近几十年靠着港口急速扩张,在城外已经形成了大片的居民区和商铺,吸引了大量人口在这里定居,各处生机勃勃。

    雍正的车队要穿行过这样的居民区进入城里,路两边挤满了人,看到车子进来三呼万岁的声音连绵不绝,车驾经过,两边的百姓插秧一样跪下见礼,远远看像是波浪在连绵起伏。

    田文镜就在车里对雍正说:“您看,这就是民心所向啊!这些百姓都是自愿来的,臣等绝没有让他们来这边儿见驾。”

    雍正遇到了这场景也要迷糊。

    他觉得自己矜矜业业十一年,今日看到这场景算是得到了回报。

    他跟田文镜说:“等会儿不要驱赶他们,让他们慢慢散了,万万不可引起踩踏之事。”

    田文镜立即答应下来。

    雍正以前来过济南,进入城里就感慨:“济南变化巨大!”

    山东在三年前和去年分别修了一处黄河大桥,三年前修的是铁路桥,这是超挺拨款修的,去年修的就是一座马车汽车行人通过的大桥。雍正听说这大桥是用石头修建,异常坚固,乃是山东富裕人家捐钱修建,心里好奇,就问起这座大桥,想要在几日后去看看。

    田文镜说起这大桥就说:“此乃是本地百姓久沐教化,有钱了不忘回报乡邻。”说完就开始介绍这桥,这桥可以并行通过六驾马车或汽车,是一座宽阔坚固的大桥,花费了三十万两银子,前后出动了一万山东匠人,动用了两万民夫。虽然修桥花的钱多,但是捐钱的人也多,最重要的是这桥很坚固。

    和工部这种官方大匠不一样,设计修建这座大桥的是民间工匠,桥墩设计成了圆形,减少阻力,让河水流得更顺畅。甚至为了防止黄河冰凌撞击大桥的桥墩,还特意设计专门的位置,在春季黄河化冻的时候用绳索绞盘控制巨大的石头从桥上垂落打碎大块冰凌,免得冰凌堆积,让大桥变大坝。他们甚至考虑到了黄河改道时候带来的大灾难,这座桥也有避难的作用,修建得很用心,很坚固。

    田文镜这样说让雍正更好奇了,打算看过桥之后给大桥亲笔题字。

    雍正的字写的很好,然而他和康熙都很吝啬自己的题字,能主动给这座大桥题字,对他来说,这就是对这座大桥最大的敬意。

    车子进入临时居住的园子,莹莹在车外请安后笑着伸手:“舅舅,您可来了,我日夜盼着您和外祖母来呢。”

    雍正也很高兴,扶着她的手下车,笑着问:“什么时候来的?在这里等了多久?怎么不见安康?”

    说完旁边跑来个小男孩打扮的半大孩子,高兴地凑来大喊了一声:“舅爷!”

    雍正差点被吓一跳,嘴上说:“这孩子嗓门真大!怎么晒得这么黑?这跟个假小子一样,可没以前白嫩可爱了。去吧,老祖宗和你祖母在后面呢。”

    安康听了退后几步对雍正身后的百岁眨眨眼,然后撒丫子跑了。扎拉丰阿在一边给雍正见礼,雍正点点头,让他退下,扎拉丰阿就跟着孙女去后面的车队,看看能不能和海棠说话。

    海棠很忙,下车后就立即去了雍正休息的院子。大家是要先在堂上和本地人说一会儿话才会散的,扎拉丰阿也没纠结现在和海棠说话,因为安康把她弟弟百寿带来了。

    扎拉丰阿几个月没见到孙子,看到孙子也很高兴,拉着他问东问西。

    百寿看到玛法和姐姐也很高兴,说到这一路的见闻,在玛法跟前还快乐地蹦跶了几下。

    太后跟前传话,让安康过去,太后要看看她。安康就抛下玛法和弟弟跑去见乌雅氏。

    乌雅氏见面惊讶地说:“这是谁家的黑小子,怎么钻到我院子里来了?”

    安康高兴地说:“是我阿玛家的假小子,来给老祖宗请安,您这一路可好?”

    乌雅氏笑着搂她在怀里:“好,好着呢,待会儿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吃饭,别出去了。”说完捧着她的脸左看右看:“从京城出去的时候还不是这样子呢。这么看着现在又黑又瘦,是怎么晒这么黑的?”

    “跟我玛法天天去海边赶海捡小鱼小贝壳晒黑的。老祖宗,去海边玩可有意思了,等过几天我带你们去啊。我姑姑的院子就在海边不远处,咱们到时候一起赶海。”

    乌雅氏高兴地说:“好好好。”松开手让她给皇后等人请安见礼,安康又被皇家女眷拉着稀罕了一会。

    这种团聚带来的欢快气氛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皇后要带着几个儿媳妇儿出去见诰命和当地一些太太们。

    不过这倒是给乌雅氏留下了休息时间,就搂着安康一起说话。

    乌雅氏就问:“你们祖孙三代人这几个月是怎么过的?”

    安康回答:“玛法和我两个人吃完找事儿做,我姑姑忙得脚不沾地,都是天不亮出去,天黑了好久才回来。”

    乌雅氏说:“阿弥陀佛,这母女两个都是受苦受累的命,你祖母也是这样,你姑姑身体好吗?”

    “哦,说起这个,前几日请了大夫来,她舌苔又白又厚,大夫说要吃药调理一下,一下子给她开了一个月的药,让每天喝一副。”

    “哦,”乌雅氏皱眉:“民间的大夫到底不如太医,正巧这次也带着太医来,等今晚上给你姑姑把脉,看看太医怎么说?”

    这时候百寿跑来请安,被桂枝抱着揉搓了一顿,百寿就怕这些女性长辈和自己太亲昵,每次都觉得受不了,他就不愿意久待,拉着安康说:“姐姐,去找大哥啊。”

    乌雅氏巴不得他们小辈们相处得融洽,她就害怕因为血脉越来越远,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