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710-7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成为雍正妹妹之后》710-720(第12/19页)

长年二大人在这里。”

    “年羹尧?”

    “是。”

    佟家兄弟挥了挥手,下人退下了。车窗玻璃摇上去,庆泰说:“看来让年羹尧捷足先登了!”

    庆复想了想说:“走,告诉补熙去,让补熙着急出手,咱们只管坐山观虎斗。”

    车子行驶在路上,西郊这里都是园林,无论是街巷还是胡同两边都是高高的围墙,最中心的这几圈儿园林因为当初建造的时候没有考虑过汽车,所以街道有点窄。最怕的事情就是狭窄的空间里会车。

    怕什么来什么,这个时候对面一辆车进来,佟家的车只能紧贴着墙面留出位置给对方过去。

    对方的车慢慢过去,并没有剐蹭。但是这辆车过去之后后面又跟着过去了马队。

    庆恒说:“这辆车我认识,是弘皙的车。”

    庆复则是看着过去的马队:“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人带着些彪悍之气。”这不像是随从,更像是亲军。自从雍正解除了旗主和八旗之间的关系后,亲军都转化成随从了,这带着彪悍之气的亲军可真是少见了。

    庆恒说:“早先弘皙贝勒差点被刺,所以带的人多些,强壮了些并不意外。”

    庆复一想觉得有道理,也没再放心上。

    第717章 知乏力

    鄂伦岱是老臣,对于这些老臣又没有犯过什么大错,皇帝都会派人代表自己去一趟葬礼,赏赐些东西安抚家属。有些大臣甚至要在生前绘制蓝色跪像,一旦皇帝亲自驾临葬礼,家属要赶紧把跪像摆出来接驾。

    雍正作为一个老宅男轻易不出门,而且就是该出门了也不想去,都是派遣大臣或者是皇子代表自己。

    这一次他就让弘晖代自己过去,而且在心里想:朕让弘晖去够给佟家颜面了!

    所以当弘晖身负皇命来到佟家,大家都不意外,因为皇帝除了他亲兄弟的葬礼外没参加过大臣们的葬礼。就算是亲兄弟,也就是参加过十三阿哥和老五阿哥的葬礼,老一老三的葬礼他都没去。

    弘晖对佟家的人极尽安抚,因为雍正已经把拆分方案告诉过佟家了,给佟家半年的时间考虑他们保留哪一部分,如今葬礼上很忙,佟家的人还没商量出结果。不过佟家对弘阳接手火器营松口气,只是朝廷没宣布,他们自然一个字都不会对外透露。

    补熙带着佟家的男丁送弘晖离开,弘晖在大门口对补熙说:“表叔,节哀吧。”

    补熙带着全家送弘晖上车。

    弘晖的车从京城出来就遇到了十四家的车,弘晖的司机立即避开让路,结果十四家的车就停了下来,两辆车把路堵严实了。

    弘晖就吩咐司机:“把车往后倒,靠边停,让出路来。爷去一趟对面车上。”

    弘晖下了车,到了十四的车门口:“十四叔,侄儿给您请安。”

    十四在车里示意弘晖上来。

    弘晖上车后十四问:“火器营统领的差事你们打算给谁?”

    弘晖笑着回答:“这是朝廷上闹得挺大的,不过侄儿不参与,一切听皇阿玛吩咐。”

    十四说:“岂止是闹得很大,简直是闹得军中沸沸扬扬。”

    十四早年就在兵部,在军中很有人脉,现在他儿子在广东南洋折腾,和步军水军牵扯着,军中的消息他很关注。

    十四就说:“法海是我和你十三叔的师傅,早年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我们两个就跟着他。他不是没孩子吗,鄂伦岱以前经常欺负他,今年松口要过继给他一个儿子,老兄弟算是达成一致,就等着年底开祠堂宣布这事儿顺便改家谱,结果鄂伦岱没了,法海担心这事儿变卦,就叫我和夸岱做中间人问问补熙他们兄弟的意思,我这几天往佟家跑得勤快,听说有些武官要推荐年羹尧。”

    “年羹尧?”

    十四阿哥点头:“是啊,这奴才早年很傲气,别说我了,连你阿玛和你九姑姑都不放在眼里。

    但是这奴才运气好,早年娶了明珠的孙女,明珠后来落魄,两个儿子揆叙和揆方一个康熙五十几年的时候死了,一个是你八叔的死忠,后来不也是倒霉了。明珠家里再怎么落魄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里的好处被年羹尧和你九叔分了。你九叔因此对年羹尧恨得痒痒,所以这奴才别看表面,手黑着呢。”

    九阿哥的女儿嫁给了明珠的孙子永福,明珠的孙女嫁给了年羹尧生下了年熙。

    九阿哥和年羹尧都凭借着亲戚关系大肆攫取明珠的遗产,两人直接对上当然是分外眼红谁都不肯退让。九阿哥虽然不可一世,然而年羹尧也不是吃素的,暗自交手了几次互有胜负,当时情况不明,年贵妃得宠,十阿哥就劝九阿哥:“年家是皇上的门人,家里有贵人侍奉在皇帝左右,这钱拿了就行,别闹出来,要不然人家戳你脊梁骨,还是算了吧。”

    九阿哥当时嚷嚷这钱是给外孙收着的,到底如何外人也不管不问,但是九阿哥的外孙女到了婚配年龄九阿哥跑前跑后,大外孙女嫁到平王府和英儿做了妯娌,九阿哥也确实处处提携外孙。

    也因为这样,年羹尧和九阿哥的梁子就是这么结下的。

    十四阿哥接着说:“他原配去了之后,他续娶的是宗室格格,让他和宗室搭上了关系,他来往的人家都是京城贵人,所以这时候出来谋划火器营统领这个位置还是有很多人推荐的。”

    十四阿哥担心弘晖不放在心上,就说:“你可不能小瞧了他!”

    弘晖问:“侄儿怎么会小看他呢,人家宦海沉浮这些年,就是个榆木疙瘩也要成精了。侄儿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十四叔,推举他的人多吗?”

    十四说:“多,很多!”

    弘晖笑着问:“比起当年群臣推荐八叔做太子如何?”

    “自然没法比!那时候官场里面小猫小狗都要跳出来推荐你八叔……好小子,你这是笑话你十四叔没见过世面,为这一点小事着急上火是不是?我这是为了谁啊?我还不是为了你!”

    “叔,您是我亲叔!侄儿没别的意思,您别生气啊!”

    推荐年羹尧的折子送到了雍正跟前,秀丽跟雍正汇报:“一共有一百一十五位官员推荐年羹尧,是目前人数最多的。这个折子都整理好了,全放在一个箱子里,您要看吗?”

    雍正说:“不看了,都是些吹捧年羹尧的折子。都是谁上书推荐的啊!”

    “哦,有很多,宗室里面阿济格一脉的人举荐得多。”

    雍正冷哼了一声,并没有说话,因为年羹尧现在的妻子就是阿济格一脉的姑娘,有姻亲关系自然为他说话。

    “还有一些军中的人。”

    秀丽把一串名字读下来,都是些军中的中层军官,这些人如果非要归类的话,这些人都是降将之后。

    雍正对降将并没有别的看法,早年海棠稳定北方的时候用的大部分都是降将。早在康熙年间,汉将们已经慢慢显露出中流砥柱的作用,满人勋贵渐渐不如以往,平定噶尔丹的战斗中,冲锋在前的武将里面汉将占大多数。后来康熙把一个女儿嫁给了降将的儿子,就是孙承运,孙承运的父亲孙思克是河西四汉将之一。

    现在的军中的格局是满将一股脑儿想进入水军,水军除了粮饷足额,吃喝不愁外,还有个好处就是晋升快,好拿军功。所以步军这里,慢慢是汉将在挑大梁,也就是这上书的这些武将都是来自步军。

    和庞大的步军武官相比,这区区十几个人不算什么,雍正就没放在心上。

    接下来一百多个都是文官,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