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清穿之独揽君心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清穿之独揽君心》60-70(第6/33页)

对你好不好?】

    【是不是大清第一贤内助?】

    康熙帝展眉朗声大笑,抱紧怀里的乖宝贝:“还是阿璃懂朕!”

    安亲王跟康熙帝的关系很紧张,康熙帝一直想削他,但又碍于找不到好借口,还没来得及下手。

    毕竟安亲王功勋卓著,又是宗人府的掌印,削索额图和佟国维的那些理由落在安亲王身上也是不痛不痒。

    至于康熙帝为什么想削安亲王,青璃对此很是理解,谁叫安亲王太得顺治帝的信赖了呢?

    顺治帝去世前担心主少国疑,就动过念头——把皇位传给跟他政治理念一脉相承的堂兄岳乐。

    好在太皇太后强烈反对,群臣也不赞同,顺治帝这才把三儿子玄烨扒拉出来立为继承人。

    顺治帝倒是一身轻松地去了地下,留下的岳乐可就被坑了个惨——拉足了康熙帝的仇恨值。

    作为康熙帝的皇后,青璃自然跟他站一边,再加上安亲王的福晋确实讨厌,青璃就毫不犹豫地顺势扩大事态。

    康熙帝连亲了几口青璃的脸蛋:“朕的阿璃真是贴心,贤惠宽厚,母仪天下。”

    青璃故作嫌弃地拿出帕子擦了擦:“皇上打算怎么敲打安亲王呢?”

    康熙帝捏着左手无名指处的血玉戒子转了转:“先把他宗人府掌印一职拿掉吧!”

    微微有些遗憾:“可惜不是安亲王犯错,朕若是降爵显得太过。”

    青璃倒是看得很开:“安亲王是个老狐狸,滑不留手,但是他的福晋不聪明,儿子还小也年少意气。来日方长,皇上实在不必着急。”

    安亲王至今共生育二十个儿子,却已夭折十四子,如今庶长子不过二十二岁,嫡子玛尔珲十七岁。

    青璃口中的年少意气特指赫舍里氏所生的嫡子,毕竟以后是他继承爵位-

    赫舍里氏被拖出皇宫时还愤愤不平,认为皇后大题小做,公报私仇——因为她姓赫舍里,所以不容于皇后。

    赫舍里氏还等着安亲王回府好好诉诉委屈呢——赫舍里氏是安亲王的三继福晋,自嫁于安亲王岳乐至今,共生育了六子六女,一向受宠,被安亲王纵得不知眉眼高低。

    结果安亲王岳东回来就沉着脸色训斥她一通不说,太皇太后竟也赐下两个教导嬷嬷让她“好好磨一磨性子,学一学规矩”,别提康熙帝还以“教妻不善”为由革了安亲王“宗人府掌印”一职。

    赫舍里氏这才知道害怕,悔不当初却又无能为力。

    宫外安亲王府的一片沉郁并不影响宫里的喜气洋洋。

    坤宁宫早已传出消息,要在正月十五当晚举办“灯谜大赛”,夺得头筹的三人不仅有原定的彩头,皇后娘娘还另有华美的宫灯相赠。

    自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首次开展过“风筝大赛”后,六月的“毽子大赛”,八月的“骑马大赛”也都深受欢迎、完满举办。

    前三次摘得名次的宫妃们都希望再接再厉,至今没摸过奖牌的嫔妃更是摩拳擦掌,就等着此次一鸣惊人。

    作者有话说:

    *:摘自《劝学》

    *:摘自《无声的中国》,作者:鲁迅

    赫舍里氏的生育是真,查到资料我都傻眼了。

    历史上是六子七女(其中一对儿龙凤胎,最小的女儿是二十二年生的,此时还没有)。

    除了此时还没有的小女儿,其余12个孩子都是在康熙元年~十三年间生下的,这太可怕了,几乎不带歇的。

    而且这些孩子里面只有4个早夭,这个成活率已经很高了(类比康熙早年的孩子夭折情况,还有安亲王14/20的儿子夭折率)

    真是奇女子啊,不会是有生子系统吧(后仰)~

    写48章的时候忘记当时隆禧已经噶了,写成了“康熙帝如今尚有三个亲兄弟还在人世”,已经更正,抱歉(鞠躬)。

    第63章

    正月十五灯节, 夜色融融,低垂的天幕染上浓稠的墨汁,一片暗沉。

    御花园却明亮如昼,点缀着各色花灯, 绚烂耀眼、明艳多彩。

    皇太后主持着宫妃们的“灯谜大赛”——依次取率先猜对十个灯谜的嫔妃为前三名。

    青璃却悄悄拉着康熙帝去了御花园东北角的浮碧亭, 背着手抬了抬下巴:

    “皇上, 敢不敢赌一把?”

    康熙帝看了眼浮碧亭里挂起的三盏走马灯,点点灯光如水幕般洒在亭中,随着轮轴的转动, 光影交错、乐趣横生,映在地面的图案你追我赶, 好不热闹。

    “阿璃是打算跟朕比猜灯谜么?”

    青璃摇摇否认:“不是。”

    又继续说明规则:“皇上你来猜灯谜, 我赌你没法三次全中。”

    微扬的嘴角, 拉长的语调, 无一不在诉说着她的满腔自信。

    康熙帝挑起眉稍, 毫不相让:“看来阿璃对你准备的灯谜寄予厚望啊,恰好朕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青璃移开眼神哼了哼, 开始加注:“若是我赢, 接下来一个月,在床上都听我的!”

    【你就给我等着清心寡欲吧!】

    康熙帝镇定自若, 不慌不忙:“若是朕赢了呢,是不是也有如此待遇?”

    青璃咬牙点头:“当然!我最是公平!”

    【我这可不是常规的灯谜,任你学富五车也没半点优势。】

    康熙帝忽然勾唇,露出个神秘的微笑:“那就好, 咱们开始吧。”

    小阿璃啊小阿璃, 你就等着跟朕夜夜笙歌吧!

    青璃被康熙帝笑得心里一阵打鼓, 细细思量一番还是觉得自己有优势, 靠近一盏嫦娥奔月走马灯,摘下谜面递给康熙帝。

    康熙帝双眼一扫:“大清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大清入关之前皆是满人,最早以水草丰盛的地方为中心,形成不同的部落,往往以地名河流的名字来命名,如叶赫、哈达、乌拉、辉发等。这些部落名,就是满族姓氏的雏形。*

    可阿璃这么信心十足,可见谜题并不好猜。

    康熙帝不动声色,反而放下纸笺看向青璃的头顶。

    是的,这就是康熙帝的依仗。

    金色气泡也没有辜负康熙帝的期待,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青璃的头顶:

    【你定是打算追根溯源,跟我科普满族姓氏的发展。】

    【那样你就掉进陷阱了,嘻嘻嘻~】

    【人之初,性本善啊!】

    康熙帝看着这个浑然不知,反而自鸣得意的小笨蛋,嘴角的笑容扩大:“当然是姓‘善’了!”

    话毕,康熙帝修长的手指夹着纸笺微微摇了摇,好整以暇地欣赏小笨蛋目瞪口呆的表情。

    【你怎么知道?这种脑筋急转弯你不应该猜得到啊!】

    原来阿璃把这类谜题称呼为“脑筋急转弯”?倒是贴切!

    青璃收敛起惊诧的神情,冲着康熙帝哼了一声又递过另一张谜面。

    【你刚才定是瞎猫碰着死耗子。】

    【我不着急,咱们走着瞧!】

    康熙帝不紧不慢地展开:“孔子如果还在世的话,大清会怎么样?”

    大清会文风更甚?儒学更深入人心?百姓更知礼守节?

    康熙帝正欲继续作弊,可青璃此时有点惴惴不安,心声竟没有更新。

    康熙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