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30-40(第11/15页)

收都能排得上新云州前几了?

    来开会的这几位店主中,只有方念真是女子,其他人也不免好奇,不是没听说过“方厨娘”的好手艺,但是现在看来,她对于经营之道也是颇有心得。

    祥鹤楼的店主郑诚是个老者,约莫有五十多岁了,他以年长自居,还发表了一番“讲话”。

    “众位有志之士,今日齐聚于此,也代表着咱们新云州的主心骨……”,后面啰里八嗦又说了一堆,方念真不耐烦听,什么就“主心骨”了?还把自己看得挺高,真拿自己当盘菜。

    她也不惯他的臭毛病,站起身就说:“在下店里今日还有大事,必须得回去了,失陪。”

    说完也不顾郑诚的脸色,转身就出府衙回了店里。

    有了方念真起头,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推辞说有事,都离了场。

    那祥鹤楼生意也没见得有多好,怎么就有资格抢占“新云州商业头一把交椅”了?

    就凭他郑诚年纪大?

    郑诚气愤不已,他一向是个自诩清高的人,没想到这些人这么不卖他的面子,尤其是那个方念真!一介女流,还想分一杯羹?笑话!

    郑诚气冲冲地回到祥鹤楼,和手下吐嘈着:“就那个劳什子方厨娘,就凭她那投机取巧的三脚猫功夫,我看她能得意几时!大菜都做不成几道!”

    方念真可不管那么多,眼看就要冬日了,她的食铺也是时候该推出点特色了。

    不如正好借着“锅里捞”的热度,把麻辣烫抬上来吧!某种意义上,麻辣烫也算是“一个人的小火锅”了。

    说干就干,方念真连夜调了好几种麻辣烫汤底,最终还是定下了“浓郁芝麻酱骨汤底”。

    用猪大骨熬制,加入少许的辣锅底,汤里泛起几星红色的油花。

    麻辣烫,还得有“麻”!新云州这边对“麻”的接受度还是很好的,方念真都自愧不如,可能和这里过去的饮食习惯有关系。

    在辣椒没有被方念真普遍应用前,新云州的本地人主要就是靠吃“麻”来获取刺激,驱散严寒,所以方念真放了重一成的“麻油”。

    为了更有吃麻辣烫的氛围感,方念真找木匠搭了个木架子,上面摆上盆,里面装了各种菜和丸子,还有木夹子,如此就很完备了。

    但是关于麻辣烫的定价,方念真却犯了难,她本来是想选择“按斤称”的计算方式,但是这样,又要多加一个人工,用来专门称菜,毕竟古代没有电子秤,电子秤多方便呀,往上面一放,重量就显示出来了。

    又仔细想了一阵儿,方念真记起她曾见过另一种收费方式,就是制作固定的容器,按份收钱,食客能装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她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甚至营销方案她都想好了!

    说干就干,“方记食铺”的东南角就多了个放各种“没煮熟的菜”的架子。

    “诶,小二,那是什么?”

    “客官,这是我们店里即将上新的‘麻辣烫’,您要优先品尝一下吗?第一批食客有优惠呢!”

    作者有话说:

    做伴娘好累呀~不过婚礼真得好动人啊呜呜,一直强忍泪水(哭唧唧)~

    第38章 胡家的馒头铺

    食铺里原本是小五做跑堂, 如今新店“锅里捞”那边生意正好,方念真把小五调去了那边做“领班”,领着手底下一群服务员, 小五高兴得很。

    如今“方记食铺”店里的小二, 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叫阿青。

    听到小二介绍新菜式“麻辣烫”, 这名食客有些犹豫,他是一个书生, 这次是和同窗约好了,来方记共品美食的,二人都是爱好没事的老饕。

    今日轮到他请客,本意是想点三个炒菜。可“麻辣烫”这名字听着就吸引他,他平时也是嗜辣之人。

    此时,从后厨上来了一碗香气极为霸道的菜肴, 书生的鼻尖都不由得耸动了一下。

    麻麻辣辣的小味儿“嗖”地一下就窜进了他的鼻腔里, 连带着嘴巴里都生了口水, 想必这就是小二口中的“麻辣烫”了

    这名书生只见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儿把这碗麻辣烫端到角落里无人的桌子上,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这小胖子就是店里新来的小厨子——安子,他对方念真新研制出的麻辣烫简直爱到发狂, 如果不是这麻辣烫的锅底需要半日的熬制,安子恨不得早餐也吃麻辣烫。

    方念真一看,哟,这不是活广告嘛!

    反正安子现在也就是打打下手,并不十分忙碌,就让他午、晚用餐高峰的时候, 端一碗麻辣烫到前面吃, 一定要把麻辣烫尽快推给所有食客, 麻辣烫利润厚着呢,还省事。

    如今已经快要初冬时节,新云州天气已经快要从“凉飕飕”变换到“冷”了,这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是寒冷天气里最好的选择。

    阿青见面前的客人看了安子吃饭,似乎有些意动,就更加努力推销起来。

    “客官,您可听说过咱们这条街上的‘锅里捞’火锅店?咱们这麻辣烫就是一个人的小火锅,您瞧,这后厨前的小桌案,上面摆的就是和‘锅里捞’一样品质的火锅蘸料呢!”

    书生向小二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有,芝麻酱、辣椒油等等足有七八样,他是去“锅里捞”吃过的,也知道那家店和这里的方记食铺是同一个老板。

    “这麻辣烫一份多少钱?”书生开口问道。

    “一份十七文,客官您看这儿,这个小竹篓,您随便装,只要不洒不掉地上,能装多少装多少。”阿青拿着一个像舀白酒的细长勺子似的小竹篓,又拿了木夹子,递给了书生。

    书生一脸不敢相信,“竟还有这样的?真是新奇,那岂不是谁装得多,谁就能吃得多?”

    阿青咧着嘴:“客官您说得太对了!”

    这时,这位书生的同窗也来了,两人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儿,忽然爆发出一阵笑声,“行,今日就来比一比,学问上总是差你一截,吃饭我还比不过你吗?”

    二人就如同比赛一般,用尽浑身解数使劲儿往小竹篓里塞想吃的菜,甚至还用手往实了压了压。

    后厨传菜台前专门有几个写了编号小盆,阿青将小竹篓里的菜倒出来。

    “这位客官,您的菜是一号,那位客官就是二号啦。咱们要吃什么辣度?就请到调料台前自行加辣椒油。”

    二人搓搓手坐到桌子前等待,“这麻辣烫倒是新奇有趣,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方厨娘出品,应当不会不好吃吧。”

    煮麻辣烫可比做菜快多了,方念真专门开了个灶,锅边挂了几个铁篓煮菜,汤底沸腾片刻,麻辣烫就煮好了。

    阿青按照编号将菜端到了调料桌前,“二位客官,您们可以自行调整味道了。我们店里的麻辣烫不加任何调料也好吃,只是有人爱辣,有人喜酸,微调即可。”

    书生和他的同窗就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了些调味料,端回自己的位置上。

    盛麻辣烫的大碗是宽口窄底,底部加厚的,就是为了让食客端起来不烫手。

    阿青给二位上了筷子和勺子,这两位书生就开始品尝了。

    “唔,可真烫阿,不过这汤真醇厚,喝着不错。”

    “嘶,我好像辣椒油加多了,还挺辣,不过很是过瘾!”

    “看看,还是我装的菜多吧,你不行,”

    “下一次再来!我还不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