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40-50(第6/18页)

胡力和栓子都傻了。

    “念真小姨,这是真得吗?那我们也要吃,这个寓意好啊。”

    方念真捂着嘴笑,“嗯,那日都来小姨店里吃锅子,先写吧啊,按份数给你们算钱的。”

    栓子想事很是周全,“小姨,你这个有点太白话了,我们要不要给你润色一下。”

    “别,就要白话的才好呢,你润色后,只有念书的人能看懂了,这广告啊,就要越俗越好。”

    次日,新云州里就流传开了“立冬吃锅子”的说法。

    不得不佩服民众八卦的精神,这故事越传越离谱,方念真编出来的还只是寓意好。到了百姓嘴里,就成了“不吃锅子考不上学”。

    方念真忙在锅里捞门口竖了牌子,上书:“立冬吃锅子,暖胃又暖心。”

    又怕锅里捞招待不过来,在食铺门口也摆了小牌子:“麻辣烫,一个人的小火锅。”

    又紧急将店员加训了一番,教了好几句口号。

    嘿嘿,新云州城里正经的锅子店,就只有“方记锅里捞”一家呢,方念真搓搓手,迫不及待地期待立冬那日的到来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出去吃了一道很好吃的牛肉!这几天我就要写到我的文里和你们分享,哈哈哈~  话说,你们有什么想吃的、爱吃的可以告诉我诶,咱们“评论区点菜”是认真哒!我会根据剧情酌情写进去,正餐小食都可!

    第44章 送锅上门

    立冬的前一日, 方念真进了知州府,给郭知州上门做锅子。

    她从“锅里捞”店里挑了个性子稳妥的人带着,又带了两口鸳鸯小锅, 四种底料都带齐了。

    知州老爷好不容易能吃一次她店里的锅子, 可不是得一次多尝点口味嘛。

    这日定的是午餐吃锅子,方念真直接拿来了店里备好的菜, 到知州府后厨一装盘就行了。

    为了美观,她还特意削了几个紫萝卜, 用自制牙签扎成花朵的形状进行摆盘。

    纯肉丸子、香菜肉丸、雪白色的鱼丸;猪肉片、调过味的排骨块、猪耳朵、猪蹄;素菜是萝卜、白菜芯、南瓜、各式菜干、豆腐、土豆片和长长的土豆丝。

    没错,她终于设计出了简易转笔刀一样的刀具,拜托石大哥打制出来,虽然削出来的土豆丝还不够细,但总算是像面条一样长长的了,涮在辣锅里好吃极了。

    还有两种鱼片, 方念真将鱼片得薄薄的, 这两种鱼都是没什么小刺的, 再将大刺剔除,这样几乎入锅两秒就熟了。

    在后厨准备的间隙,方念真还做了一道炸酥肉, 这也是她打算在立冬当日上新的菜品。

    刚出锅的小酥肉很是酥脆,入口还有些烫,旁边还摆了一小碟用孜然粉和辣椒粉混合的调料。

    因为今日府上的两位小公子也一同吃锅子,怕他们吃不得辣,方念真又上了一碟番茄酱,蘸着酥肉也是好吃的。

    知州一家人把酥肉吃了一半, 方念真这边就开始招呼后厨上锅底和菜了, 琳琅满目摆了整整一桌子。

    方念真带来的小二机灵地上前给几位贵人都盛了一碗“猪肉松番茄汤”, 肉松是方念真自己炒的,用不了几斤肉就能炒出一大锅,只是颇费些功夫。

    为了防止吃太热,方念真特意跟严氏提了,屋子里炭不要燃太多,不然吃出汗了,得了风寒就不好了。

    吃锅子之前先喝一碗热乎乎的酸甜番茄汤,郭知州只感觉身子一下子就暖起来了,胃口也打开了。

    方念真没办法把店里一长条的调料桌都搬过来,就依着她的了解,调了几种不同口味的蘸料。

    郭知州当然是主攻辣锅,严氏虽然平时爱吃酸甜口,但是这火锅,她确是偏爱稍稍有些辣味但又不呛的酸菜鱼锅。

    两位小公子尝了一口辣锅里的肉片,辣得眼泪汪汪,喝了银耳羹才觉得好多了,于是二人不再惦记爹娘爱吃的,就主要吃番茄锅和大骨汤锅了。

    吃太多肉有些腻了,还有店里的爽口小咸菜——泡菜可以解腻,一家人大快朵颐,吃到中途,外面居然飘起了雪花。

    “下雪啦,这是今年新云州的第一场雪,好啊,瑞雪兆丰年。”郭知州笑容满面,索性叫人开了一扇窗用来赏雪景。

    窗外恰有红梅含苞待放,再配上漫天飘扬的鹅毛大雪。

    “美景配佳肴,甚好,夫人,可否小酌一杯?”郭知州小心翼翼地提着要求。

    前些日他不小心宿醉了一回,吐在卧房里,惹得严氏大怒,赶出去睡了好几日不说,酒更是已有半月都未沾一口了。

    严氏轻抬明眸,“看在老天爷下雪的面子上,就给你喝一小杯吧。”

    于是,郭知州得了最小的一个杯子,若是大口喝,怕是一口就能喝完杯中酒了,可他舍不得,只用嘴唇一点点地抿。

    严氏又看向方念真,“念真,你也坐下一同吃吧,咱们都不是外人,看你站着我都吃不好了。”

    方念真便在离桌一丈远的距离,坐了下来。“我便不一起吃了,在店里试菜我都试饱了。”

    郭知州喝了酒,心情美得不得了,话也多了起来,“我在府衙都听说锅子的故事了,你呀,鬼点子真多。”

    方念真忙站起身行礼,“让大人见笑了,没想到,这随口编的故事都传这么远了。”

    “你坐下,坐下,我知道的,为商之道嘛,但是你也得适度,像这种故事,千万不要套到具体的人身上,也要提防别人的手段,别让故事越传越离谱了。”

    方念真听了郭知州的话语恍然大悟,是了,若是有恶人借此生事,责任倒都是在她身上了,果然还是得当官的深谙此道。

    “多谢大人教诲,民女谨记在心。”

    一家人吃完火锅,方念真给郭知州和严氏上了酸甜适口的果茶,给两位小公子上了两碗研磨得极细的香甜南瓜羹。

    “看两位小公子没有吃主食,这火锅饱腹挺快,但是也很快就会饿的,吃碗南瓜羹便好了。”

    严氏就握住方念真的手,“你真是个最体贴的了。”

    “今后‘锅里捞’店里就出了外送服务了,有店员专门送一应吃锅子的用品,您们吃完之后店员再收回去,如此,不用去店里也能吃上锅子了。”

    郭知州挑了挑眉头,“是嘛,如此甚好!”

    方念真这也是从郭知州这儿得到的启发,她店里的包间毕竟是有限的。

    而且,日后天气就越来越冷了,想来有些富贵人家也不爱出门了,那便可以遣了人来店里点单,定好时间便可以送货上门。

    这样也费不了多少人力,还省去了店里翻桌的烦恼。

    …… ……

    方念真回了店里已过了午时了,拍一拍身上的雪,莫大姐就来和她说话,“念真,有一户姓黄的人家来找你,带了不少的山货,说是谢礼,现在正在后院呢。”

    方念真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桃竹村的老黄一家来了!

    她急匆匆去了后院,推开门,果然见老黄一家四口都在。

    四口人一见了她便“扑通”一下跪下了,老黄眼眶都红了,“我们黄家叩谢方掌柜的大恩大德!”,说完就“砰砰”嗑起了头。

    方念真哪儿见过这种场面啊,赶忙躲到一旁,不肯受他们的礼。

    店里的店员也扶着、劝着,好歹是把老黄一家扶起来了。

    稳了稳心绪,一屋子人都落座,慢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