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让外戚再次伟大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让外戚再次伟大》30-40(第10/25页)

室宜家的桃花,姑母梁惜月却觉得此花有荷花的风骨清婉,像柯家四小姐这样的闺秀定然喜欢。

    “这可能是我之前送她的山踯躅吧……”

    梁道玄的一句话终结了热闹的讨论。

    大概,可能,或许……柯小姐并不擅长刺绣。

    不过梁道玄却觉得新奇,这还是第一次有亲人以外的女子送自己信物,他说出想法后,姑母摇头直笑:“什么叫亲人以外,她往后才是你最亲的人。”

    在本朝已经算是大龄男青年的梁道玄听罢难得老脸一红。

    三月三省试当日,梁道玄就骄傲地围着他鲜艳的新棉围领,站在了贡院门前。

    家人照旧来送,鸣鼓后,他连连挥手告别,才领了千字文坐间号,站在应当的位置上等候贡院开门。

    这个流程他之前走过一遍,今日再看却觉更加壮观:整个大宣朝国土之上山川之间,设十五道两府一京,各地学子千余人浩浩荡荡,皆是已证明过自己的国士之才。

    年少者风华正茂,年老者双鬓斑花,同在一众当中,各自壮怀存志,预备鸢飞戾天鱼跃龙门。

    梁道玄暗中观察,果真这次安排寺庙给各人居住,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几个同乡今时今日才见了面,见面只讲僧人好客山居清净舒适,几个月下来读书奋进,又有心得。但可惜相熟识之人隔开太远,不便相见切磋探讨,只好与同住的考生共同研读。也是恰巧如此缘分使然,又认识了些天南海北的同道。

    目光逡巡下来,考生大多精气神不错,除去个别人本身消瘦,其余也无有神色委顿或过于面黄肌瘦形销骨立之人。

    而周遭更没有因各地解试题目不同而口出怨怼之人。

    这就对了,梁道玄心想,大家还是在考试前别抱团为上,不然聚在一起群议鼎沸,还怎么好好读书?

    如今他真要默念阿弥陀佛,此次不同题榜的道议风波还不算过去,但没有任何继续发酵的线索,基本可以算是暂且平稳落地。

    这时七七四十九通开院鼓敲过,梁道玄无奈笑想自己到这时候了,竟不是在操心学业,看来是真的已经进入国舅的身份当中,找到外戚干政的状态。

    “宣圣旨。”

    负责省试贡院的不再是中京府戍卫,而是南衙禁卫十六卫之一的左威卫,这是皇家御用禁军,规格更上一层楼,仪仗齐整犹如圣驾出巡——事实上他们在此地所代表的,正是“如朕亲临”。

    今时今日的贡院与解试之时犹如脱胎换骨,明明同样的大门同样的匾额,此刻气势腾云起,威压如天低。

    而现身宣读圣旨的二人,梁道玄却是再熟悉不过。

    沈宜作为皇帝的传旨太监,双手奉旨,高举过头,众人齐齐跪迎,最先站起身的乃是当朝宰辅第一人梅砚山,他双手毕恭毕敬接过圣旨,悬于头上,置于太【】祖所书“为国求贤”匾额之下,领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再展开敬读。

    这与那日和梁道玄在御街之上“闲话家常”的老人判若两人。

    眼前的梅砚山渊渟岳峙盛服威仪,银发不显老迈,直身有若苍松。

    他所念旨意——当然自己外甥还写不了这个,是由中书省代写后,自己妹妹加盖太后印玺和皇帝玉玺,代表懿旨与圣旨。

    圣旨简短,通篇便是天子求贤,为国抡才,当竭尽全力,彰文显德,无愧江山。念毕,大门敞开,沈宜与梅砚山还不能离去,他们要等待考生都进入贡院后,二人亲自帖上代表中书省与皇帝的封条,才算差事圆满。

    于是,当梁道玄经过贡院正门那气势恢宏的匾额下时,必要经过二人面前。

    这两位,一个天官一个权宦,加上自己这个外戚,今日的贡院门前,顿时有种诡异的微妙。

    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如今天一样和睦安静相处。

    此乃梁道玄走过二人面前时,心中唯一所想。

    三人的目光其实并未接触,然而却胜于先前全部寒暄。考生中也有人知晓梁道玄来历,不由多看两眼,但很快便开始忧心自己前程,目不斜视。

    要说忧心,考试他半点也不担心,唯独挨饿,实在不能不吃下前车之鉴。

    有了解试饿至昏厥的经验,梁道玄这次带足了干粮:这是件有技巧的事,因为朝廷规定,科举考试所带考篮行裹不能超过一个规定的大小见方。入贡院时,会有一个标准的木箱,每个考生所提篮箱都要尝试放入,可以入者合格,继续后面的检查,超出大小不得放入,要么临时找到替换,要么只能谢绝入内。

    想将三天食物、文房四宝以及春闱最重要的御寒用具放在这个规定大小的提篮内是一个技术活。

    梁道玄比解试其实只多带了一些吃食,但这些糕饼全部经过油炸,热量爆炸。他过去四处行走,曾听同住行脚商讲过一句他家乡河西道的谚语: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面条饿断腰。②

    河西道脚商出门,只带一种过油黄米方糕,可凉食,一小块足以顶饿一天。这次梁道玄准备了够三四天的油炸糕饼,腻是腻了些,然而功能性极佳。

    他绝不允许自己在同一个问题上犯第二次错误。

    毕竟——谁饿谁难受,谁饿谁知道。

    第35章 高步通衢

    鸣锣噤声, 禁卫站定,贡院每道考间排屋两侧,各站两名南衙禁卫,执槊执戟佩刀挂环, 监视考生一举一动。

    分卷的官吏出自礼部, 青袍翠襟, 精神不敢说一顶一的好,各个端正扬眉,身姿笔挺, 看不出在贡院被关了两个月。

    从来各管输衙门中礼部挑人比别的都不大一样,此处不单看才略品性,身高长相都是重要考量标准。这并不是卷出来的标准,而是因礼部主管礼乐、教育考试、祭祀和外交, 都是要面子的行当。

    此时各位礼部司的典议郎每个人身后再跟两名禁军, 双手捧着封蜡试卷沿号房排屋夹道走来, 禁军相随为的是防止分卷官吏与考生勾连, 帮忙夹带传递亦或肢体暗示。

    士子要双手接题,闭口不言,不能与分卷官有任何眼神交流,颔首抬手, 待人走后,仍是不能即刻打开,静心等待所有考生拿到试卷后,听取再鸣锣一声, 方可答题。

    而此时天色过破晓也刚刚半个时辰,冬日夜长昼短,却仍是解试的规矩, 晨钟暮鼓,以旭日为令,太阳下山时分便是交卷之时,严禁燃烛继烛。也就是说,省试的答题时间比秋闱解试要短上许多。

    合理安排审题、腹稿、草拟、斟酌、审改、定稿与誊写的时间变得极为重要。

    偏偏梁道玄的号间把靠西山墙,采光并不很好,他需要更加珍惜答题时间。

    开卷鸣锣声响,惊飞冬雀阵阵。

    崇宁二年省试开考。

    梁道玄启蜡拆封,展开试卷。

    这次他可记得边磨墨便审题了。

    这题目……解试与之相较当真差若天渊。

    解试考得是海内民生雨露同沾的政策性引导与策略,也是难得宏博题目和远瞻长策,但远不及本次省试题目宇量深广、闳远微妙。

    户部王希元王尚书自己也是科举出身,资历丰厚老辣,怎会轻易高抬贵手以易题而酬士子?

    想都不要想。

    一方试卷之上,是笔吏犹如雕版的小字:

    “盖闻仰祖敬宗,法也,道也,仁义德钦。法尧善舜,以守弘业,开武继文,得正盛创,训迪之方当立纲陈纪,立纲陈纪,亦有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