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让外戚再次伟大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让外戚再次伟大》80-90(第12/24页)

,每每梁道玄与太后用膳,只要时节在春在夏,有新鲜莼菜生长,便能在桌上见此美食。

    梁道玄盛羹汤一碗,饮后赞不绝口:“真是白尝不腻,可惜七月荇菜过了季节,要吃就得明年了。”

    虽然食不言寝不语是教养,可兄妹俩关起门吃饭,并不忌讳虚礼,经常闲话家常,无比亲厚。

    梁珞迦听后好奇道:“上次哥哥不是想试试在冰窖里封一点荇菜,看看冬日能不能取用,怎么,不好么?”

    “别提了,冻过再化,味同嚼蜡。”梁道玄叹气。

    “上次哥哥用牛乳加蛋清,搅打后添蜜,洒在冰窖的冰上,再铲下来薄薄一片,霖儿爱吃的不行,我也觉得香甜软糯,他前两日还和我说,想见云儿与盈儿,我也想见嫂嫂了,哪日入宫来,咱们一家再同吃那个?”

    梁珞迦提起爱食之物,犹如孩童,忽得不必端着太后的架子,松弛得少女般鲜活自然,梁道玄也笑应:“他们两个一来就和霖儿闹在一处,怎么?你还是想和上次说的一样,让他们两个伴读不成?那今后这宫里就没消停日子了。”

    提起两个孩子,不管是哥哥还是妹妹,都让梁道玄有些头疼。

    要是再凑上小外甥,怕是姜家祖宗基业攒下的宫墙琉璃瓦,全得让三个小魔头给扬了。

    不过孩子们感情好,还是足以让他欣慰的。

    可是,有些事,不只是感情好就能解决,比如外甥的伴读,政事堂已经折腾了半年,还是没有个结果。

    两人说着也用毕膳,沐手漱口,再坐下添了一轮新茶,又要说些不那么轻松的话了。

    “方才我说的,还是那个意思,我也不想让乌泱泱谁家人都能进宫,我儿子的同窗,又不是什么膳食美酒,要均分以示天恩,总要适宜孩子读书成人,才算合适的伴读,这伴读读下来,便是一辈子的手足,混进旁的人,我如何放心?”

    梁珞迦说得是肺腑之言,梁道玄知道她的隐忧,也宽慰道:“我和你想得一样,但事实上,多了亲贵宗室的孩子,朝臣们自然觉得偏颇,多了臣下的孩子,宗室该为此愤愤不平了。所以你看,梅砚山那老狐狸也是在拖着不办,咱们急什么?反正孩子一天天长大,说不定拖着拖着就不用了。”

    “我还是过两年待云儿与盈儿都年纪长些,让他们入宫,两个孩子都随了哥哥和嫂嫂的聪慧,又与霖儿亲厚犹如亲手足,就算臣下议论,难道表兄弟表兄妹凑一处读书习字,也要置喙么?”在这件事上,梁珞迦有她作为母亲和太后自己的坚持,“所以去年我让政事堂议一议这事,也是想铺垫些,不然突然提及,有些人又要碎嘴。”

    梁道玄听罢笑出声:“那我们这些臣下,拿得就是嘴碎的俸禄,多管闲事的营生,又能怎么办?”但他也默认妹妹做的不算过分,按照实录里的先例,皇帝的堂表兄妹伴读简直再寻常不过,先试探试探大臣的意思也好。

    “国事这样正好,家事最好少管。”梁珞迦戏谑着佯装不满,“咱们家的孩子怎么聚,就咱们自己说了算才好。”

    她所说的云儿和盈儿,正是梁道玄的一子和一女,长子梁参云,六岁,小女梁九盈,三岁。

    梁道玄的一儿一女,分别在崇宁五年和崇宁七年降生,给一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幸福和快乐。

    但是起名字的问题上,梁道玄却煞费苦心,又想有意义,又想有好兆头,大概写费了一沓纸,研没了两截墨,梁道玄一日福灵心至,觉感打开,干脆,继续走孩子他爹命名的养生路线,取养生经典的典故。

    这次梁道玄找了《灵宝五符经》,按照书中所述藏有仙药的“导九天之气,下引九泉之流芳”与“驾三角之麟……下和三气之陶馆”,给一儿一女,分别取名参云和九盈。

    这名字不大符合士大夫给孩子取名引用四书五经的规范,却特别得可爱,也饱含了父母对子女长命百岁、岁岁无忧的期许,于是除了自己略有些古板的岳父柯学士短暂质疑外,其余人皆觉好名。

    尤其妹妹,十分疼爱她自己的侄子和侄女,简直视若珍宝,甚至在宫中清出一名为凝馨堂旧宫,让孩子入宫时有可居之所,可仰之家。

    “对了,昨日我让人去凝馨堂换了夏用的家设,哥哥一会儿看看有什么要添的,下次孩子来前我命人添上。”

    梁道玄笑道:“算了算了,那里布置得比家都快舒坦,他们来了就不想走,一哭一闹,又要劳烦沈大人哄着,真是……”

    说曹操,曹操就到。

    沈宜正好入内,听到太后和国舅的话神色无动,只道:“洛王殿下请求面见太后。”

    梁道玄和梁珞迦对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梁珞迦道:“快快请来。”

    沈宜答了个是,便躬身而退。

    趁这个机会,梁珞迦也传来外殿侍奉的宫女,为她整理仪容衣冠。

    梁道玄退到屏风外等候。

    其实,他和妹妹这时候不用沟通,也知晓洛王姜熙目的——他定然是为了自己那仍旧悬而未决的婚事而来。

    第86章 君子好逑

    洛王姜熙永远是笑面盈人, 比和煦多一份热烈,比活泼少一分跳脱,恰到好处的友善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臣,拜见太后, 太后千岁。”

    他先向梁珞迦行礼, 得到平身赐座的恩典后, 再笑着看向梁道玄,边笑边落座:“我可是来得不巧?刚好兄妹在说体己话。见过国舅。”

    “什么体己话。”梁道玄回礼也回话,“王爷不知, 是陛下课业上不恭,惹王师傅生了大气,这不,给我也带上挨训, 才完事儿呢。”

    “王师傅?”姜熙想了一下恍然大悟, “他啊……早当年我就觉得他古板得很, 还不如梅宰执变通多, 可苦了陛下了。”

    姜熙排揎起政事堂旧日同僚,话就多了,见太后和梁道玄都有笑意,说开来道:“陛下是心宽意爽的豁朗脾气, 能耐得下性子和这些老磨盘读书,也真是好心性了。”

    “咱们一家关起门来说这个行,到外面,哥哥你和洛王还是都要小心的。”笑归笑, 作为太后和大嫂,梁珞迦还是先拉进关系,再温和提醒, 梁道玄属于被捎带的,不然只说洛王的不是,看起来就没那么温和了。

    梁珞迦这些年语言艺术的修为,也颇有长进。

    “多谢太后提点。”二人齐声道。

    “太后这样劝,是好心的,可是我就算客气又有什么用呢?”

    寒暄结束,洛王开始奔向今日的主题。

    “一个婚事,竟也惹梅宰执不快,听说太后也宽抚过他老人家,可他说什么,我想也想得到。”

    洛王有些自伤地叹气。这番抱怨虽有目的性,可梁道玄与梁珞迦也觉得此事怪不得洛王有意见。

    本来,他这个年纪,按理说孩子年纪都足够满地跑,加入小皇帝带领的儿童大军,在皇宫四处乱窜。

    但洛王的亲事不成,不是他自己不想,而是因为多方角力,确确实实耽误了下来。

    早年先帝遗诏,命洛王入京辅政,其意不言自明:那时小皇帝还在襁褓,诛心的话都落在人的心里,那便是谁也不能保证幼主平安顺遂长大,大位继承需要一个备案,洛王是先帝唯一的手足,小皇帝的亲叔叔,从血缘亲厚和年纪上都适合继幼主之殇,承社稷之重。

    想必先帝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帝京没有一个合适的王爷做预备,帝胄突绝,岂不任由辅政商选品择下一任皇帝?出来一个霍光还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