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70-80(第4/15页)

,叩头道:“太太保重身体为上。”贺夫人垂泪不言。老太太令人取来酒,命陈昌起身,道:“大丈夫莫做这些小家子气。此去好生念书,莫在大事上糊涂了。”陈昌应是,接过酒喝了。后多是嘱咐衣食之词,不再多叙。

    话别后,陈昌一行上轿登城,水舟车路而去。陈、李一行人行了十多日,终到了京里。才至城门,早有留在京中看宅子的管事抬了轿子并拉行礼的车来伺候。那管事垂手问:“二爷,几处宅子去那处安置?”

    陈家在京中有几处宅子,均是陈昌祖父早年在朝廷还未迁都置下的,连并着买了正阳大街大半条街的铺子,后头陈家迁去了梁州,做茶、盐营生,京里铺子大多租出去,称之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只是一则陈家不再京中,二则以陈昌祖父‘才不露白’遗训为先,在京中倒是少有人听闻。

    陈昌道:“去正阳门那处。”那管事应是,赶了车马往前。入了城,李婠等人往,纱窗外一望,只见此处人烟鼎盛,较之梁州几倍有余。穿过大街,进了三柳巷子,车马停在一三进宅院处,入了宅门,左侧一排倒座房,过了垂花门后是左右两侧厢房,沿着回廊行走,到了正院。因着陈家长辈未至,李婠因道:“且将正院洒扫一番,以备后事罢。”后头人领命。行至此,已是人极马疲,而后安置打点之事不必多说。

    如此过了三日,终地大事完备了。这日,陈昌于院子闲逛,点了两处命人推了墙盖成武场,而后去寻李婠。正逢李婠正看着几个婆子收拾仓房,打眼便见陈昌过了垂花门走来。

    李婠问:“打哪儿去?”陈昌回:“正寻你。”自入了京,李婠心中快活许多,笑问:“寻我做甚?”陈昌见此,凑近李婠耳边小声说了句昏话,李婠反应不及,立在当场。陈昌笑了笑,拿扇子拨了拨她的耳垂,道:“耳朵红了。”这般一说,李婉耳朵更红了,陈昌爱极,拿袖子掩了两人,凑过去亲了亲。

    还待再亲,却见李婠推拒道:“离远些,热得慌。”陈昌见仓房里几个婆子出屋往这边来请安,自是不肯叫人将李婠看轻去,一面摆手让几个婆子自去忙,一面打了扇子给她扇风,道:“这‘秋老虎’厉害,指个下人看着便是了,何苦站这儿受罪?”见李婠点头,便点了个人看着,领了李婠往亭子走。

    李婠拉着陈昌衣袖与陈昌一道,说:“改天命人凿个冰窟罢,用冰也便宜。”陈昌自是无有不应,道:“听你的就是。我今儿早送了帖子到尚书右丞罗家,定好后日去拜访,得备下厚礼。”

    李婠道:“还有这门亲?我怎没听过。”陈昌道:“说来话长。这罗家与我家在祖父那辈便有几分渊源,现任尚书右丞罗文鸿屡试不第、身无分文之际,得了我祖父周济,后日他高中,坐了右丞,便命来了陈家为府上二房嫡出次子求取一女。可偏巧府上祖母只生了我父亲与大伯二人,祖父便命庶出的姑姑记到了老太太名下出嫁。我祖母自是不高兴的,府上也没人触霉头提这遭。”

    李婠道:“倒与我说说这罗家,好备周全礼。”陈昌道:“这家人丁兴盛,尚书左丞罗家与前头夫人有二子一女,后头这夫人难产病逝,续娶了的中正家的夫人生有一子二女,如今也已仙逝,出自各姨娘的有一子三女,我姑姑嫁的便是这府上前头夫人的次子。

    如今与我同辈的,连带未及弱冠,还未出嫁的有十八人,六子十二女,又生了五个小辈,最大已是外傅之年。我那姑姑得了两个儿子与三个女儿,均未婚配。

    两位堂兄均长我些年岁,已娶妻生子,次子名唤罗英耀,前年还去梁州代姑姑看望祖母,三个堂姊妹还在家中。”

    说罢,陈昌又道:“长辈得礼我已备下。余下也不拘个人,还在家中的姊妹送几个珠钗、戒指、扇坠,同辈便送些笔墨书画,小辈给些如意坠子,平安锁,这些带了不少来,都堆在库房头。”李婠问:“姑姑那边可要增些?”陈昌想了想道:“数目莫出格,只捡些出众的装盒子送去罢。”

    第74章

    却说尚书右丞罗文鸿下了朝, 正与书房中与门客清谈,便有管事来报:“梁州陈家送来拜帖。”罗文鸿接了帖子看过后,道:“故友幼子远道而来,府上后日备好宴席, 莫怠慢。”那管事忙点头去了。

    一门客抚须笑道:“可是陈公长孙?以备秋闱而来?”罗文鸿道:“正是陈家, 不过来人是陈家二房独子, 唤作陈昌, 往些年随他父亲入京来见过, 拜了王启为师, 到和我眼缘。”

    那门客知晓罗文鸿与陈昌祖父渊源,又见罗文鸿面待几分喜色, 道:“竟是王启弟子,明年必是榜上有名。”另一门客也忙笑道:“榜上有名的何止数十人, 和罗公眼缘的倒是凤毛麟角阿。”

    罗文鸿哈哈一笑, 道:“后日你们一见便知, 此子虽在四书五经缺几分灵气,但行事颇有文章。”说罢, 顿了顿,又道:“恨不能他是我罗家子阿, 定后继有人。”

    几个门客知罗文鸿嫌家中虽子嗣颇多,却无人承其志, 于经济学问一道也多是中庸,因而有此言, 只他们身为门客,却不能言及此, 全避而不谈,拱手道:“有罗公这句话, 到时我们定要一见。”说罢,岔开话,说起其他来。

    这边那管事出了书房,忙将信儿递给了大房中。因这罗文鸿前后两位夫人均已仙逝,罗文鸿便循着旧礼,定下大房长媳打点府上诸事。

    此时这大房太太听了那管事言语,只当罗尚书碍于以往陈家祖父之恩,点头应下,一面命人按旧例照办,一面命底下管事媳妇去知会各院。

    那管事媳妇绕了府上一圈,进到府上罗家二房的院子里。

    陈昌姑姑所出的姑娘名唤英妙,听了这信儿只问这传话人:“上回去大太太那说话,太太命我姊妹从下头送来的花样子里头挑拣些个,让匠人融了旧的打些新珠钗。这一晃眼便是一月过去了,新的还没送来?”

    那管事媳妇陪笑道:“早打上了,陆陆续续都送进了府上,姑娘的我明日就送过来,正好后日宴会能穿戴。”

    罗英妙冷笑道:“多亏了那不晓得是来‘打哪门子秋风’的亲戚了,要是不来府上,还不晓得哪年月能穿戴上。”那管事媳妇面上讪讪。

    正说着,罗英妙丫鬟绿儿哭哭啼啼进来,罗英妙见了便骂开口:“不长眼的死货!平日里要你做事指不上你,只晓得推脱。没瞧见贵客在?”

    那管事媳妇听了指桑骂槐的话,面上不好,赶紧说:“欸,我哪称得上声贵客,姑娘才称得上贵字。”罗英妙斜睨了她一眼,转头问绿儿:“还不快说哪样事,正好妈妈也在,给你做主。”

    绿儿哭道:“姑娘前天丢了个坠子,我今儿见着四姑娘头上,便去问,四姑娘好不讲理,不过提了这么一嘴,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阴阳怪气起来,后头我一说,便要去找大太太做主。”

    罗英妙听后,起身冷笑道:“要去找大太太做主?贼喊捉贼?好阿,一个姨娘生的,半个奴才秧子,却要告起主子来了。平日里一处屋子隔成三处用,给她一处还不知足?到贪起别的来了?”

    又与一旁立着的管事媳妇道:“这儿事也是妈妈亲眼所见了,还请到时候与我说句公道话。”

    那管事媳妇心中叫苦连天,口内道:“姑娘明鉴,怕是又什么误会。”罗英妙冷笑不言。

    因着左丞罗文鸿素有“清廉”美名,得过当今圣上称赞,面上便无铺张之举,加之姑娘公子众多,因而这一间大屋隔了三个套间,中间住了罗英妙,左右各住了二房两个姨娘出的姑娘,平日说句话也需低声些,这时罗英妙说了通,左侧屋里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