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6、006(二合一)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6、006(二合一)(第3/4页)

一并归来的女人,王皇后还是下意识地咬了咬牙,也当即抹消了她对于过往的回忆。

    情分这种东西,既然已经是没有了,便不能希冀于它还会凭空长出。

    她没有单纯到这个地步。

    又见李治还看着她,似要等个答复,她连忙回道:“陛下既有嘱托,妾自当遵从。”

    去掉修复感情之说,举办亲蚕礼对她并无坏处。

    亲蚕礼需率领内外命妇一道举办典仪,虽实在繁琐劳累,却也最能在众人面前彰显自己的皇后身份,显示出自己大唐女主人的地位。

    若是寻常时候她也不在乎这个。但当今之时,萧淑妃宠爱分薄,只还仍有子嗣傍身,武昭仪后来居上,也先后育有子女,都使得她这个皇后的地位,真可以叫做摇摇欲坠。

    要能借助亲蚕礼在陛下心中洗脱几分不佳印象,并稳固住自己的地位,倒也未尝不可一试。

    眼见她答应下来后,在李治的脸上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王皇后可以确认,自己的这个选择真没有做错。

    李治又已上前来握住了她的手,“那么此事就有劳皇后操心了,倘若所遇杂事繁多,便令萧淑妃从旁协助,为你分忧。”

    他似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可惜武昭仪方生育不久,又要费神照看阿菟,前几日还闹出了些婴孩病弱的风闻,便无暇参与这亲蚕礼了。”

    王皇后脸上的神情僵硬了一瞬,“陛下大可放心,六宫二十四局宫人各有所长,妾为统领之人,不至因此劳损肌体。”

    所以什么要将杂务托付给萧淑妃,就大可不必了。她自己能解决各种麻烦。

    她也算听出来了,李治这话中还有些敲打之意。

    “费神照看阿菟”一说,不过是要让她少将小公主的折腾降罪到武昭仪身上。

    虽然今日她也确实没抓住什么把柄,还觉得小公主格外有趣,可将这话明晃晃地摆在台面上,还是让人……让人不快!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她早已习惯了李治这两年间的表现,她竟觉得此种一抬一贬的做派才是陛下的风范。

    也越发让她确定,自己是该趁机抓住亲蚕礼机会翻身的。

    这番思量并未表现在王皇后的脸上,她想了想补充道:“只是陛下需将有司官吏借我一用,才好令亲蚕礼办得妥当风光。”

    李治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是自然。不过还有一句话我要先同你明言,朕意在将籍田礼与亲蚕礼一同办理,只怕是并无多余精力顾及这边。六宫宫人如有不听皇后号令之人,自行惩处、肃正纪律就是!”

    王皇后讶然,“籍田礼?”

    李治:“有何不妥吗?”

    “不,”王皇后回道,“并无什么不妥。妾只是有些奇怪,陛下好像将这个时间延后了。本以为今年是不打算举办了。”

    但细想之下又没什么问题。

    李治口中所说的籍田礼,和亲蚕礼的情况有些相似,不过这是由天子带头耕一坺土,由公卿随同,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去岁大旱,不便行此礼,以防有堕天子威名,今年倒是可以了。

    自这春初开端,便已由雪转雨,想来是个落雨频频之年,当然得趁着此时亲历农耕告诫万民。想必是因春初天时极好,李治才有了这出算盘。

    一想到这里,王皇后不疑有他,“妾尊奉陛下诏令办事就是。”

    陛下行籍田礼,皇后行亲蚕礼,真可谓是——帝后各司其职。

    想到此番前来安仁殿,既在这小公主身上找到了几分慰藉,又在陛下这里得了个美差,她的神情松快不少。

    此地毕竟不是她的地盘,她只再同李治闲谈了二句,便告辞离开了。

    她这一走,安仁殿内此前因她到来而紧绷的氛围也随之一松。

    可算是逃过一劫了……

    这些宫人脸上的表现看似细微,却瞒不过李治和武媚娘的眼睛。

    两人相顾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休息,将这主殿留给他们二人交谈。

    这些宫女大约是因王皇后的到访受了不小的惊吓,不如让她们各自休整心情去。加之二人本就有些不当为外人听闻的话要说,就更不需有人在旁了。

    武媚娘小心地将怀中的小公主放回了床榻之上,见这不知愁苦的婴儿还转头对着她发笑,忍不住点了点她的眉心,“今天你算是立了个小功,没哭闹着把皇后殿下给得罪了。”

    武清月眼神无辜,在心中回道,她又不傻,当然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哭什么时候应该笑。

    此前的哭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是哭得越大声越好。

    现在的笑,则是为了防止母亲有被王皇后问责的风险,那笑得灿烂一点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可惜不能凭此向着母亲邀功就是了。

    但想到今日这一出,母亲还拉上了李治一并来此,还给王皇后分派了个差事分散注意力,大抵就是怕她在皇后手里出什么岔子,武清月顿时觉得自己这趟穿越,加上方才的演戏,都划算得不能再划算。

    偶像亲自来救哎!

    就是……有些遗憾。

    倘若她没有记错的话,在历史上唐高宗一朝,亲蚕礼由皇后出席的场合全部出自母亲之手,头一次,便是那显庆元年三月的北郊祭祀。

    突然加上了今日这出,则是王皇后拔得头筹了。

    然而就在此时,她忽听武媚娘转头朝着李治问道:“陛下今日这一出,卖得是什么药啊?”

    李治这人的脾性,武媚娘是清楚的。他如今的处境注定了他会在别人手上吃一点亏,但绝不会乐意吃亏太久,在真有不痛快的时候,或许在人前还会摆出个样子来,人后却会闹点脾气。

    倘若这亲蚕礼和籍田礼同时举办,抬举了王皇后的地位,李治可不会在此刻露出这等神态。

    青年神态若飞,眉目璨然,好一番计划达成的满足,甚至有点幼稚。

    还以邀功一般的口吻回问:“媚娘难道看不出来吗?”

    武媚娘是猜到了几分,但这种话,还是让李治自己说出来的好。

    见她但笑不语,总归只他们两人在此,李治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昨日你与我说,成人若想换一张床,和婴孩一般大哭是不成的,倒不如跳出去,无非便是在说,若在长安处处受制,还不如换个地方办事。”

    “我思前想后,觉得常用于避暑的麟游县万年宫便不错。历年消暑之时,有数月居于此地,诸多设施齐备,也不必担心耽误朝政正事。”3

    “至于如何迁居此地,话也好说。”

    李治一甩衣袖,语气果决,“便说皇后举办亲蚕,已有告劝关中东部庶民之意。然我李唐立足于关中,凡西往东千里之地,均为天子脚下,无有高低之分。故而……”

    “今次籍田礼,就设在岐州,以示关照西面之民,不在长安了!”

    岐州得名于岐山,岐山之前同属渭水流经之地的土地,确实是关中农耕田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自岐山至长安,已有三四百里之遥,与长安可算是两处地方。

    万年宫便在岐州山中。

    李治这话坦坦荡荡,却一眨眼就将权力中心临时挪出去了三百里,武媚娘都要被这“活学活用”和坑起皇后来不眨眼的表现给逗乐了。

    又听李治柔声说道:“届时,媚娘也与我同往吧。”

    方才在和王皇后的对话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