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5.025(三合一)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25.025(三合一)(第4/5页)

   杨夫人想了想,答道:“是御史中丞袁公瑜。因同住一个里坊的缘故,他的夫人时常上门来与我做个伴。”

    武媚娘道:“那么劳烦母亲替我转达一条消息给他。”

    她随即附耳低语了两句。

    杨夫人面色遽然一惊,迟疑问道:“当真要如此做?”

    武媚娘语态从容,“此事乃是陛下授意,若不然我敢擅做这样的决断吗?”

    她继续解释道:“方今局势,正处此消彼长之时。陛下已先贬柳奭,后禁足皇后与太子,再有过激举动,反而容易令有些人意图拼个鱼死网破,倒不如以点破面,令愿意声援陛下之人再看清楚一次陛下的态度。”

    杨夫人咬了咬牙,“好,我去做此事。”

    或许是因身负重任的缘故,她今日便没这个心情在宫中长留用膳了。

    只在离开前,她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媚娘的三个孩子,低声自语道:“是该拼一把才好……”

    连带着尚不能言语的六郎都被她抱起了一回后,她这才告辞出宫。

    在小半个月后,这长安城中便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长安令裴行俭认为,陛下若要立武昭仪为皇后必是灾祸之始,于此事上多有妄言。

    甚至意图召集几名同样有此想法之人,一并求见褚遂良,为反驳陛下建议的一方多加筹码。

    御史中丞袁公瑜“不知”在有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于朝中主宰意见的情况下,该当如何将谏言传达圣听。

    于是将此事通过夫人的门路潜报给了杨氏。

    杨氏匆匆进宫告知了武昭仪,又由武昭仪将此事汇报给了陛下。

    随后的发展便很合乎常理了。

    按照天子该当有的脾气,李治可以允许众人在朝堂上发表意见,却绝不允许有人在反对于他举措的同时,还在暗地里做出这等举动。

    褚遂良等人高低也是个宰相,尚有对着陛下直言劝谏的底气,可裴行俭便没这等保障了!

    被检举揭发的裴行俭直接被从长安令贬斥为了西州都督府长史。

    西州西州,顾名思义,自然是在边地西疆了。

    “裴行俭是个人才,可惜是个有点认死理的人才,眼下先将他贬官出去,倒能起到一番杀鸡儆猴的作用。”李治看着面前正在教阿菟认地图的武媚娘,问道,“不过为何媚娘建议将他贬往西州?”

    以大唐疆域之广,东南西北无处不可贬。

    他虽隐约猜出了武媚娘的用意,却还是想要亲自听听她的想法。

    “陛下这是要考校于我了。”武媚娘笑了笑。“那我便好好答上一答。”

    “其一,正如陛下所说,裴行俭乃是个人才,既是人才,便应当先放去最缺人的地方。西北边地各族杂居,混乱多时,现如今将领的数量已不在少数了,却缺几个能在此地吃得开的文官。裴行俭明经科出身,又做过长安令,不正是个得用的人才吗?”

    “其二,我听闻贞观年间苏定方苏将军便对裴行俭的军事天赋有所看重,对其多加传授。苏将军正在西域,倒不如再成全这番师徒名分。以妾看来,裴行俭这体格是没本事变成第二个裴行俨了,但若能为陛下培养出个儒将,不失为一件妙事。”

    “至于其三嘛……陛下是要让人看到个态度,又不是真要失了百官之心。现如今这份处置便恰如其分。我想陛下近来,应当能听到好消息了。”

    这三条理由足以看出,媚娘或许早年间没有这个条件接触到朝堂事务,但她洞穿全局的眼力已随着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出众。

    只是让李治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发表意见呢,坐在媚娘前头的阿菟已是卖力地鼓起了掌。

    李治好气又好笑,“你听得懂你阿娘说了些什么吗?”

    清月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

    她就算听得懂,以她的年纪这会儿也该当说自己听不懂。

    但有一句话,她是可以在现在回复的,“阿娘说的肯定对。”

    李治:“……”

    算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儿说的也不算错。

    西州这地方,确实是裴行俭目前最好的去处。

    正如媚娘所说,若是能让裴行俭因为这趟贬官而有所得,那便是赚了。

    老一辈的将领里,尉迟敬德和李勣已退下战场,程知节年岁渐大总有力不从心之处,苏定方到底也已年过五旬。

    年轻一辈的将领里,李治数了个遍,发觉其中竟有大半都是外族将领,这听起来着实有点不像话。

    不过暂时还能压制得住他们,不到急需解决这问题的时候。

    反倒是在将裴行俭自长安贬官丢出去后,这漩涡之中的下一步变化,对于李治来说才更为重要。

    敌方的势力削了一步,该我方前进了。

    李治揉了揉额角,“媚娘,那你觉得,我们这一方的援助,会在何时登场呢?”

    武媚娘答道:“最迟半个月后吧。”

    反正在此期间,李治也不愁没事情做。

    今年的关中雨季,还是太过漫长了些,让人总有些回到了去年的错觉,又该排查水患了。

    清月望了望窗外,遗憾地叹了口气,她今天也得窝在殿里了。

    ------

    同在长安城之中,李义府也正在望着窗外的雨丝出神。

    去年的雨季,当万年宫中众臣随同陛下一道受困于山中的时候,他主动请缨,和薛仁贵一道下山处理洪灾后续。算是在来济等人的围追堵截之中,得以在陛下面前露了一回脸。

    但这份功劳,也仅仅是让他顺利地摆脱了中书舍人的官职,晋升到右谏议大夫的位置上。

    在中书省内部的晋升流程里,这是从正五品上阶,达到正四品下阶而已。

    右谏议大夫这个位置,在中书省内部也足足有四人之数。

    想想与他本事相仿、起步资历也相似的来济此刻在什么位置上,李义府便不免在心中大觉悲愤。

    只恨自己没能如对方一般抱上个合适的靠山,以至于处处受制。

    但还没等他就着雨幕喝完这壶酒,就忽听门房通传,说是有人到访。

    他刚要令人放行,就见一道熟悉的身影一边同门外的扈从推搡着,一边朝着他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李义府认出了对方的身份,连忙让人退开。

    没两步的功夫,那身着便服的精瘦男子便已走到了他的面前。

    他的目光在桌案上一扫而过,当即冷笑了一声,“您还有空在这儿喝酒呢?”

    李义府回道:“你这是何意?”

    来人名唤王德俭,与李义府同在中书省做事,担任的也是李义府早先那中书舍人的官职。因这家伙脖子上长了个肉瘤,还给自己美其名曰取了个智囊的称号。

    但要说此人是个智囊倒也不错,毕竟他是礼部尚书许敬宗的亲戚,比起寻常人那自然是多出不少消息的门路。

    这人也不跟李义府客套,“你还不知道吧?这京城之中即将遭到贬官的,可并不只裴行俭一个人。”

    李义府见对方话说到了一半便牢牢地盯着自己,就算他再怎么因为饮酒有些反应迟钝,也马上反应了过来。

    他眼皮一跳,“你说我?”

    王德俭一脸同情地看向他,“上头斗法,下头遭殃,长孙太尉的意思,将你贬官去壁州做个司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