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71.071(二更+6w营养液加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71.071(二更+6w营养液加更)(第3/4页)



    甚至一左一右地将他钳制了起来。

    在这样的姿势下,哪还能看得出他高高在上的样子。

    长孙无忌可管不了那么多,他脚下依然带着几分前冲的架势,死死地盯着那宣旨之人,愤怒地喝道:“放开!我要面见陛下!”

    对方摇了摇头:“陛下仁善,生怕见到你后便会被你的言两语给重新诓骗住,以至于误了李唐江山社稷。所以你还是尽快接旨的好,别闹得大家都不痛快。”

    长孙无忌脸色一沉。

    不痛快?

    到底是谁更不痛快?

    任谁被以这等莫名其妙的方式扣上一个谋逆的罪名,他都不可能从容得起来!

    难道还要长孙无忌在此时谢谢李治没给他判处一个当街处斩,而只是流放吗?

    那也未免太过荒唐了。

    对于李治的“仁善”一字评价,在长孙无忌听来更是可笑至极。

    在这一瞬间愤怒的情绪彻底占据了他的理智,以至于他当即怒骂出声,“胡说八道!他到底是怕被我所诓骗,还是怕与我当面对峙?”

    “我到底有没有这个谋逆之心,他心中应该再清楚不过。他若真有这等委屈,便让先帝来惩戒于我好了,也算我对不起太宗皇帝……”

    “长孙无忌。”

    宣旨之人并未被他这一出疾言厉色的质问所吓到,反而在他情绪宣泄到顶峰之时打断了他的话。

    他朝着长孙无忌走近了两步,“陛下说,若你拒不接旨,还非要提到太宗皇帝的话,他也有一句话要回您。”

    长孙无忌的动作停住了。

    这人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当年陛下贬斥褚遂良之时曾经说过这句话,现在也不介意再用来问你一次。”

    “你等总将先帝放在口中,以贞观老臣自居,可你等当真无愧于先帝吗?”

    还是只想提醒陛下,他们是他的长辈,应当得来他对待长辈的礼节,而不是对待臣子的态度呢?

    “不过没事的,陛下说,他会在今年年末祭拜昭陵,将这些事情原原本本告知太宗的。就不劳你操心了。”

    “长孙无忌,现在你可以接旨了吗?”

    长孙无忌没有回答。

    而是慢慢地垂下了手。

    当面前这个传旨之人将圣旨塞到他的手中时,长孙无忌甚至觉得自己的手臂有千斤之重,无法抬起,将那封罪名不实的诏书给丢出去。

    褚遂良贪枉田地,愧对先帝,他呢?

    他恍惚间想起了他当年回应陛下那句“条式律令,固无遗阙”之时李治困惑且震惊的神情。

    想起这位年轻的天子宣召册立李忠为太子之时深沉的目光。

    想起……

    也想起他当年在与人宴饮作乐到酒兴正酣时,曾经将自己比作了前朝重臣杨素。

    可杨素得到了善终,到了他儿子杨玄感那一辈时才因在洛阳起兵被诛杀,他却要在烈火烹油的富贵之中走向毁灭了。

    哈,多可笑啊。

    自后方长孙泽的视角所见,当那两名禁军松开他父亲的时候,这位今年已有六十多岁的长者终究还是显示出了脊背佝偻的状态。

    他用很轻的声音朝着那宣旨之人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是什么人?”

    他要被流放离开京城了无妨,但总得知道,是谁在对他还要来上一出落井下石,也算是死个明白。

    听得对方回道:“我的名字你可以不必知道,但我可以告诉你,我父亲乃是莱州刺史郑仁恺,我母亲是房氏女。”

    他是房玄龄的外孙。

    高阳公主谋反案,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伏诛,房玄龄长子房遗直虽被特赦,也被除名为庶人。

    这么一算,与房家有关的人里,除了韩王李元嘉外,地位最高的确实是郑仁恺了。

    不只如此,他还是荥阳郑氏子弟,正是关东世家的要员。

    长孙无忌朝着对方最后看了眼,“那么告诉陛下吧,这个圣旨我接了。”

    他长孙无忌认栽。

    算来他这一辈子也算是有过风光至极的时候,更见证了李唐的开国,当过辅政大臣,坐过公高位,已比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要精彩太多。

    可惜他曾经得过“聪明鉴悟”的评价,却也输在一个自作聪明上。

    如今被押解流放,也算是给他这个仕途画上一个句号。

    李治在传递圣旨的时候没有见他,在他踏上前往黔州之路的时候也没有见他。

    只有一条特别的诏令,就是让沿途各州府兵依次相送,直到将他送到位于川蜀之地的黔州。

    长孙无忌回头朝着后方看去,只看见了朝阳之中的长安城城墙。

    那里还是他记忆之中的样子,其中却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所,也早不见了故人。

    “让府兵相送,难道还能显示出陛下的仁慈吗?”他自嘲地笑了笑,“说不定是他的残忍呢。”

    他这话居然还真没说错。

    因为仅仅在半个月后,李治就重新命令李勣和许敬宗复查长孙无忌的案子。

    但这并不是要为他翻案。

    而是要彻底清除后患。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将长孙无忌这最为权势膨胀的数年履历都给整理完毕。其中的越界举动,更被记载得清清楚楚。

    前来黔州的中书舍人袁公瑜名义上是来黔州审讯,实际上则是将这一份卷宗带到了长孙无忌的面前。

    他还同时带来了另一个消息。

    永徽六年被贬官潭州的褚遂良,在显庆一年受到了韩瑗的连累再度被贬,这一次被贬到了爱州(越南境内)。

    那地方何止是民众教化不兴,气候也不是等闲之人所能忍受的,所以就在今年,六十岁的褚遂良在爱州病逝,消息在不久前传到的长安。

    袁公瑜平静地说道:“陛下说,你应该能明白他的意思。”

    话外之意,请长孙无忌自尽吧。就当是和褚遂良同路了。

    或许就算没有这条单独的授意,被驱逐出权力中心的长孙无忌也活不了多久了。

    在他的头上已生出了好些白发,将早年间富贵享乐之中保养出的结果毁伤殆尽。

    袁公瑜也清清楚楚地看到,在他和长孙无忌碰面的时候,在对方的眼中已有死志,不过是想要得到一个最后的结果而已。

    现在,这个结果已不会变更了。

    “可以容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吗?”长孙无忌缓缓地挺直了腰背,竟重见了几分从容。

    他问道:“陛下现在在何处?”

    袁公瑜回他:“皇后生产在即,陛下已在洛阳。”

    他本以为长孙无忌在听到这话的时候,会想起来李治凭借着废王立武拉拢同盟的那一幕,对武皇后破口大骂,却只见他缓缓颔首,“那很好啊。旧日的桎梏除去,新的生命到来。明年元月初一的昭陵拜祭,他有话可说了。”

    他朝着袁公瑜的脸上看去,不难从对方有些诧异的神情中猜出对方所想。

    他笑了一声,“我都要死了,难道还要再给自己多留一个晚年疯癫的印象吗?”

    当年的雉奴,终究还是一个合格的天子了。

    就是不知道,今日对他发起攻势最为猛烈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又会落一个什么结局。

    以他对李治的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